每天在雜志里寫如何嫁得好,如何過得好的文章,寫多了自己也犯糊涂:如何才算嫁得好。
曾幾何時,我的身邊總是出現一些“嫁得好”的楷模。她們有的通過婚姻改變了命運,有的通過婚姻改善了生活。但我還是發現,這種“嫁得好”只是相對的,隨著婚齡的增加,婚內矛盾的增加,曾經被艷羨的婚姻開始漏洞百出,但有些當時不被看好的婚姻,卻開始生機勃勃,顯示出了厚積勃發的生命力。
所以,對于“嫁得好”,又不得不重新理解一番。
要我說,嫁得塌實就是好。
一日,遇到一位真正的“富二代”男士,聊起他那位相處多年的同是“富二代”的女友,我說:“結了婚準備讓她做全職太太嗎?”他答:“不,要我來養她壓力太大,我希望她能找個輕松點的工作,養活自己?!鼻∏?,他的小女友走上車來,聽到了我們的對話。我以為她會有點傷心,還不知道怎么挽回,她卻先開口了,說自己的想法也是這樣,不愿意做全職太太,要自己賺錢買花戴。
說起他們的感情,還是在合租房里建立起來的,當時兩人可不知道對方的父親一個是房地產商,一個是商界大鱷。他們當時一個邊做記者邊炒著期貨,另一個做的是白酒推銷員。正是這樣的身份,讓他們在彼此的身上看到了希望。經過努力,二人買房置車,感情一天比一天穩固。
我也見過這樣的女孩,他們似乎很害怕自己在婚姻里吃虧,把對方的付出看成幸福的唯一標準。所以,她們總是帶著點害怕過苦日子的彷徨開始好日子的,對生活有點憂心忡忡。可是,越是想在婚姻中收獲利益的人,越容易受到傷害,因為她們恰恰顛倒了自己與家庭的位置,在婚姻中家庭的利益高過某一方利益時,婚姻的最大利益才能顯現出來。
為啥結婚了還這么不塌實?其中可能有兩點原因:一是對配偶不夠了解,特別是對配偶的性格、道德底線、婚姻觀不了解,互相留著心眼,等著婚后慢慢磨合。二是在婚前自己沒有安排好自己,女孩或是沒有工作,或是工作崗位沒什么競爭力,裁員時首當其沖裁掉的職位。在婚后,急需安定的生活,可沒有安排好自己的女孩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對方的身上,丈夫愿意付出則安全感大些,至于丈夫不愿意付出那部分,則讓她們很沒安全感。
幾乎所有女性書籍都在寫,安全感是女人自己給自己的,不能寄托在丈夫、家庭身上。但在出嫁之前,充分地了解對方,及完善自己,使嫁人變成一件踏實的事,其實是擇偶的關鍵。
公眾號:王朝的玫瑰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