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楚莊王賞賜群臣飲酒,他的寵姬作陪。日暮時正當酒喝得酣暢之際,燈燭被風吹滅了,這時有一個人因垂涎于楚莊王美姬的美貌,加之飲酒過多,難以自控,便趁燭滅混亂之機,抓住了美姬的衣袖。美姬一驚,奮力掙脫,并順勢扯斷了那人頭上的系纓,私下對楚王說要查明些事,并嚴懲此人。莊王聽后沉思片刻,心想:“賞賜大家喝酒,讓他們喝酒失禮,這是我的過錯,怎么能為女人的貞節而辱沒將軍呢?”于是命令左右的人說:“今天大家和我一起喝酒,如果不扯了帽子上的系纓,說明他沒有盡歡。”于是群臣百多人都扯斷了帽子上的系纓,待掌燈之后,大家繼續熱情高漲地飲酒,一直飲到盡歡而散。
過了三年,楚國與晉國打仗,有一個臣子常常沖在前邊,最后打退了敵人,取得了勝利。莊王感到驚奇,忍不住問他:“我平時對你并沒有特別的恩惠,你打仗時為何那樣賣力呢?”他回答說:“我就是那天夜里被扯了帽子上系纓的人。”
正因為楚王給臣子留下余地,才換來了下屬的患耿耿。留三分余地給別人,就是留三分余地給自己。
留余地,其實包含兩方面意思,給別人留余地,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也不要把別人推向絕路,萬不可逼人于死地,迫使對方做出極端的反抗,這樣一來,事情的結果對彼此都沒有好處。另一方面,給自己留余地,讓自己行不至絕處,言不至于極端,有進有退,以便日后更能機動靈活地處理事務,解決復雜多變的問題。
不給別人留余地,就等于伸手打別人耳光的同時,也在打自己的耳光。人生就是這樣,不讓別人為難,不讓自己為難,讓別人活得輕松,讓自己活得自在,這就是留余地的妙處。給別人留有余地,他一定會感激你,協助你,這也就等于給了自己一次成功的機會。所以,要培養自己的這種美德,切記如下“四絕”:權力不可使絕;金錢不可用絕;言語不可說絕;事情不可做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