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組織的彌漫性炎癥, 為臨床常見病、多發病。慢性咽炎好發
于成年人且病程較長、 癥狀頑固、 不易治愈、 復發率高。患者常有咽部不適感, 如異物感、咽癢、灼熱、刺痛、干燥等。咽部黏膜彌漫充血、增厚, 咽后壁散在的淋巴濾泡。
淺談中醫治療慢性咽炎
對照組患者服用銀黃含片, 常規用量。治療組采用中藥加減增液湯治療, 并隨癥加減。
方藥組成: 玄參20g, 麥冬20g, 生地20g , 百合20g, 射干15g, 桔梗15g , 浙貝母10g , 紅花6g, 生甘草10 g 。咽喉腫痛甚者加金銀花15g , 蒲公英15g , 胖大海15g ; 咽后壁濾泡增生者加當歸15g, 郁金15g, 陳皮15g, 半夏10g。用法: 每日1劑, 每劑水煎2次,取汁1000mL, 分3次口服。10d 為1個療程, 治療2個療程后觀察療效。治療期間, 禁食煙酒及辛辣之品, 防止疲勞, 預防感冒咳嗽, 避免誘發因素。
劉某某, 女, 41 歲, 2006 年11 月3 日就診。患者咽痛、咽干、咽后部有異物感1 年余, 每遇勞累及
感冒加重。多處就診, 服中西藥無效, 來我院就診。查其咽腔充血水腫, 咽后壁有大片淋巴濾泡, 舌質
紅, 苔薄白, 脈細數。辨證為陰虛肺燥、津不上承。
方藥: 玄參20g, 麥冬20g, 生地20g , 百合20g , 射干15g, 桔梗15g, 浙貝母10g, 紅花6g, 生甘草10g, 當歸15g , 郁金15g, 陳皮15g, 半夏10g。6劑后, 諸癥明顯減輕。守原方20劑后, 諸癥消除。查咽后壁淋巴濾泡消失, 病癥痊愈。隨訪至今未再復發。
慢性咽炎屬中醫'虛火喉痹'、' 珠簾喉痹'范疇, 其原因均系外邪直中, 營血不和, 邪郁不能外
達, 壅結于咽而成痹, 痹結久則傷陰血, 陰虛血虧,多以肺腎陰虛、虛火上炎、消爍津液為主。治療宜
滋陰降火、清熱化痰、軟堅散結、活血化瘀。增液湯原為5溫病條辨6 治療陽明溫病、熱邪傷津、無水
行舟所致之大便秘結而設。我們取該方滋陰潤燥之意, 去大黃、芒硝之傷陰瀉藥, 加清熱化痰、軟堅
散結、活血化瘀之浙貝母、桔梗、紅花等藥, 取得較好療效。方中玄參咸寒養陰、麥冬甘寒潤肺、生地
滋陰壯水, 百合、射干、桔梗、甘草清熱利咽, 浙貝母化痰散結, 紅花活血化瘀, 全方共顯滋陰降火、清
熱化痰、軟堅散結、活血化瘀之功效, 使之津有所升, 熱有所清, 痰有所清, 瘀有所除。
本研究表明,采用加減增液湯治療慢性咽炎, 療效顯著, 值得推廣應用。
[1] 胡熙明. 中國中醫秘方大全[ M] . 上海: 文匯出版社,1989: 673.
[2] 廣州中醫學院主編. 方劑學[ M] . 上海: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79: 205- 206.
[3]劉堅. 全國醫藥期刊驗方精選[ M] . 廣西: 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9: 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