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是講話稿的主旨和主線,是領導干部想表達的基本思想,是領導意圖的集中體現,在講話中起著統帥的作用。沒有主題,文章不過是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領導講話稿的質量好差,關鍵是看主題是否正確、集中、鮮明、深刻。
講話肯定什么,反對什么,提倡什么,批評什么,都必須服從服務和充分體現主題,不能模棱兩可,更不能多頭并重,讓人摸不到頭腦。
年輕的機關干部有時禁不住誘惑,總想提議領導多講點。一篇講話的容量有限,不要希冀在一篇講話里說明或解決許多問題。只能圍繞著一個主題,把它說深說透。如果在講話中東拉西扯,另出叉枝,就會使講話稿頭緒繁多,受眾如墜霧中,不知所云。
“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可以一言蔽之。擴之則為千萬言,約之則為一言,所謂主腦者是也。”
“撰稿范圍大了,你一定講得不深入,不透徹。”
初學者常犯的毛病,是追求領導講話講得全面,講得系統,好像不這樣寫就體現不出領導的身份和水平。這是一個認識誤區。一定要根據闡述主題的需要來決定框架的大小和篇幅的長短,只要主題突出了,短文章也是一篇好講話;只要主題講透了,話不多也能打烙印。
古人有所謂“小題大做”法,就是提倡從小事情中發掘出深刻的道理;還有所謂“寬題狹做”法,就是從寬泛的范圍中選取一個方面立意。不這樣做,領導講話的篇幅就短不下來。
服從服務于主題,最終要落實到謀篇布局上。主題是講話稿的“綱”,綱舉才能目張。具體地說,圍繞主題布局應注意:
構成講話稿框架的觀點,必須都是烘托主題“紅花”的綠葉。紅花只能是一朵,不能讓過多的綠葉遮住了紅花的光彩,也不能讓過少的綠葉單薄了對紅花的扶持。如果中間夾了少許紫葉、藍葉等雜葉,即使漂亮,但分散了對“紅花”的注意力,應毫不留情地除去。
根據主題表達的需要,確定各個材料的取舍、詳略程度和表達次序。不符主題的材料再生動、再經典,也得忍痛割愛。如果主次不明、文理不順、行文無序,或雜亂堆砌,就會造成主題不突出,以至淹沒主題。
選用材料要做到實中有理,將典型事例、統計數據中隱含的道理點岀來,不搞空洞說教。
“作文,以主意為將軍,轉換開闔,如行軍之必由將軍號命。”
“轉換開闔”指的就是結構布局,就是“行軍”的路線。文章怎樣在開頭點題、破題,怎樣在中段論題、述題,怎樣在結尾時收題、耀題,以及各層次之間怎樣起承轉合等,一切都要聽從主題的調遣。
語言文字是用來傳達、表現主題的,只有根據主題需要來遣詞造句,才不至于流散雜亂、主次不明。
主題像“主人”,文辭只是“奴婢”“兵衛”,不能“主弱奴強”,那樣它就不聽指揮了。只有把詞語變成主題手中的“精兵”,用的時候才能做到“指揮若定,心到字從,文筆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