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龍析商業(yè)的第 3 篇文章
第一種: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就是覺得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是一種自以為是的認知狀態(tài),也就是一種處于無明的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tài)。95%的人處于這種狀態(tài)。
第二種:知道自己不知道。
有敬畏之心,開始保持空杯心態(tài),可以看到和覺察到自己與高手之間的差距,準備提升自己的認知。4%的人處于這種狀態(tài)。
第三種:知道自己知道。
已經(jīng)通過學習提升了自己的認知,掌握了一些事情的規(guī)律,并提升了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0.9%的人處于這種狀態(tài)。
第四種:不知道自己知道。
凡事都是一種敬畏的心態(tài),時刻保持空杯心態(tài),面對問題無招勝有招,已經(jīng)將認知融入到自己的肌肉里,成為自己的內(nèi)核能力,也是認知的最高境界。0.1%的人處于這種狀態(tài)。
//////
下面我們就用一個案例來說明一下這四種認知的狀態(tài),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認知升級的打怪過程。
我們就以《倚天屠龍記》里主人公張無忌的成長過程說一下這四種狀態(tài):
第一種: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這是張無忌的人生第一階段,張無忌出生在冰火島,冰火島是一座遠在海外的無人荒島。也就是從小無忌出生以后,他的生活圈里只有父親張翠山、母親殷素素和義父謝遜。無忌五歲就開始學武,張翠山教導他扎根基的武當心法,到了張無忌八歲之時,由謝遜教導他高深武功。雖然無忌學武很早,但因為無忌在一個小圈子里,根本接觸不到外界的社會,也就失去了衡量的標尺,無忌只是在完成父親交給自己的功課,這一階段,無忌處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狀態(tài)。
第二種:知道自己不知道。
到了無忌十歲的時候,父母帶無忌回到了中原,緊接著就是好多事情的發(fā)生,對于無忌來說簡直是人生大變故。無忌的父親和母親雙雙殉情在武當山下,而無忌自己又中了十分陰毒的玄冥神掌,三豐真人帶著無忌上少林尋找治病良方。然后就是無忌的江湖經(jīng)歷,無忌也有幸見到了各路高手,這個階段,對于無忌來說越來越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也就是處于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狀態(tài)。
第三種:知道自己知道。
然后這個階段就是武俠小說里常見的橋段,因為特殊的機緣,無忌得到了九陽神功的秘籍,然后苦苦修煉。后面又在小昭的幫助下學到了明教的不傳秘籍乾坤大挪移,當這些神功在手的時候,無忌自己在武學上的修為已經(jīng)獨步天下,在光明頂可以一人獨扛六大門派諸多高手,在這個階段,無忌已經(jīng)神功在身,處于一種知道自己知道的狀態(tài)。
第四種:不知道自己知道。
李連杰拍過一部電影版的《倚天屠龍記》,高潮部分的橋段將這個階段演繹的淋漓盡致。當時的場景是無忌需要在不能用九陽神功和乾坤大挪移的情況下,要跟玄冥二老比武。然后張三豐張真人現(xiàn)場教授了無忌一套太極拳,然后經(jīng)典對話出現(xiàn)了,三豐真人問無忌,還記的多少招式,無忌說忘的差不多了。三豐真人說當你忘記所有的招式,也就練成太極拳了。這是一種真正的高手境界,將招式已經(jīng)融入到自己的身體里,這種境界已經(jīng)達到了無招勝有招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