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微博網友稱,浦江第一幼兒園翡翠分園“十一”期間鋪建完工的塑膠操場,散發嗆人的異味。據統計,該園至少有61名學生出現過敏和炎癥,主要集中在最靠近操場的一樓的學生。由于家長反映集中,翡翠分園已經關園停課,所有學生已轉至總園上課。浦江鎮教委目前已經委托第三方機構到學校進行檢測,檢測項目較多,大概需要十個工作日才能得出數據報告。
關園停課是必要的應急措施,但假如在十個工作日之后,人們等來的是一個檢測合格的數據報告,學生及家長們又當如何?這不是沒有可能。此前不久江蘇4所學校出現“毒塑膠跑道”導致學生出現流鼻血、頭暈等癥狀,結果在事后的檢測結果中,有3所學校跑道質檢結果合格,1所學校操場的塑膠揮發性物質對空氣的影響未現不合格指標。
對于塑膠跑道,按照我國《合成材料跑道面層》的規定,對合成材料跑道面層有害物質的檢測,僅涉及極小范圍的有毒物質,更多的有毒物質并沒有寫進標準中。沒寫進標準,并不意味著它們不存在于毒跑道中。
當然急需重新擬定檢測標準,以應對越來越多的“毒跑道”,但這是后話。“前話”是什么?是沒有科學的檢測標準,其實意味著所有的都合格,也可能都不合格。可能存在有毒風險的塑膠跑道,為何可以大張旗鼓地跑進校園?
此前有媒體報道,相關專家呼吁“必須盡快終止學校體育場地鋪設塑膠跑道的做法”。塑膠會釋放對人體有害的氣體,這一隱患已被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室內環境監測中心確認。據稱,國際運動跑道技術協會曾明確表示,由于該材料中含有單體TDI成分,很早就已禁止使用于鋪設跑道。我國臺灣地區在發生學生中毒事件后,建議學校體育場地恢復傳統的沙土跑道。
同樣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政協委員劉子華也曾在2005年的一份提案中提出了自己的擔憂:即使“環保無毒”的天然塑膠場地真的“無毒”,但未必“環保”,無法避免產生的“熱污染”,會對孩子構成健康威脅。
這是不是意味著,塑膠跑道根本沒有合格與否的區別,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毒源”?無論如何,上述舊聞至少表明,在塑膠跑道大肆跑進校園之前,曾經有人有過這樣的提醒。不知道為什么這種吁呼未引起重視。
10年前許多決策的真實與隱蔽,已不可細究,但是顯然,時間并沒有讓一些有問題的做法自動變好起來,當“毒跑道”現象越來越多地出現,我們也不可能全然指望靠運氣讓孩子們獲得安全。塑膠跑道的問題不可能只是交給時間與運氣,今天我們是不是有必要重新審視“必須盡快終止學校體育場地鋪設塑膠跑道的做法”這個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