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彼茁者葭,壹發五豝,于嗟乎騶虞!
彼茁者蓬,壹發五豵,于嗟乎騶虞!
[簡注]
茁,壯盛。葭,蘆葦。
發,發矢(我意解為,通“撥”,撥開,發現)
豝,(音叭),牡豕。
騶虞,獸名,白虎黑紋,不食生物者也。(古牧獵官?)
[簡析]
普遍的說法是,夸贊獵人的本領高強,一發箭就射死了五頭母(小)野豬。也有解成射殺野豬,又夸騶虞仁愛的,自相矛盾的。
我不贊同上述說法,因為春天哪是打獵的季節啊?更何況打的是母野豬、小野豬,這不合情理吧!一般都是秋天狩獵,那時動物也肥嘛。再說,一發(據說12支箭)射殺五頭,夠殘忍的啊。把騶虞(牧獵官,司掌鳥獸的官員)解成一般獵人,更是牽強。
這是一首贊美自然生息繁盛的小詩,對神獸深懷感恩之心的詩。
春夏之交,蘆葦茁壯繁茂,蓬蒿綠意蔥蘢,行走在這草木深密的山野之間,隨手撥開密密匝匝的草叢,發現一窩一窩的母野豬、小野豬,三五成群。天啊,深山野林里怎有如此多的禽獸啊?感謝騶虞這個神獸吧,因為它的不食生物仁心護佑,,使得眾生靈得以繁衍生息。
可能詩人想借此以歌國家統治者的神圣與仁政吧。試想,因為管理者的仁政,百姓得以休養生息,這不和大自然是一個道理嗎?
當然,理解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豈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