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父母無法理解電腦游戲的樂趣。他們總是覺得電腦游戲百害而無一利。但下面的研究結果對電腦游戲迷而言無疑是個好消息:有研究顯示,快節奏的動作游戲有助于人們更快更好得做出決定。
25%的迅猛提高 紐約羅切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Rochester)的研究者們召集了一批18-25歲之間不常玩游戲的年輕人,將他們分成兩組,第一組玩那種激烈的、使人腎上腺素飆升的游戲,比如《使命召喚Ⅱ》和《虛幻錦標賽》;第二組玩那種溫和的、節奏較慢的,比如《模擬人生Ⅱ》。
50個小時后,研究人員對受試者進行了測試,結果發現,第一組做決定的速度比第二組快了25%,而準確率并未下降。對于一個外科醫生或者戰場上的士兵而言,這25%可意味著生死之別。
游戲提高反應力與敏感性 電腦游戲在人們眼里的形象往往是負面的,它們使人懶惰、封閉,不理世事。而這項研究的意義就在于,它指出電腦游戲其實可以提高人們對周圍環境的敏感性。
現在的人們常需要一心多用,比如開車,閱讀繁瑣的信息,以及在一堆人中和朋友保持聯系,而對環境的敏感性無疑是對我們有益的。
在行動前,我們的大腦會綜合所有的視覺和聽覺信息,進行評估、計算和優化,最終做出它認為正確的決定。這個過程被科學家們稱作概率推斷(probabilistic inference)。
在做決定時,大腦面對的環境從來不是簡單的黑與白,是與非,而是需要綜合利弊、評估優劣。比如開車時,當你看見旁邊有物體靠近時,你的大腦會迅速評估是否有撞車的危險,然后做出剎車或不剎的決定。動作游戲需要我們在極短時間內做出決定,因而有效地鍛煉了我們的大腦。
利弊摻雜,謹防成癮 當然,這不是第一個電腦游戲對人有益的研究結論。去年,同樣這組研究人員還發現動作游戲可以提高眼睛在暗處分辨反差的能力。另外,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表明,電腦游戲可提高手和眼的協調能力。比如剛玩過任天堂的外科醫生在手術室里的表現就會稍好一些。
現在的主流研究仍著重于電腦游戲的負面影響,比如成癮和阻礙孩子社交能力。不過,下一次有人指責你玩游戲時,你可以理直氣壯地反駁說:“嘿,我這是在鍛煉我的大腦呢!”
p.s. 鍛煉敏感性和反應力的電腦游戲 First Personal Shooters第一人稱視角射擊游戲,代表有《反恐精英》。這種游戲可縮短大腦反應時間,提高視覺敏感性。
Role-play games (RPGs)角色扮演游戲,代表有《英雄傳說》。盡管這類游戲使人放松并沉浸其中,但它們并不能提高我們的反應能力。
Brain-training games益智游戲。盡管被宣稱具有鍛煉大腦的功能,但今年一項上萬人的調查發現,玩過這種游戲后并沒有顯著的智力提高。
其實如果不成癮,電腦游戲玩著挺好,但成癮就一切都兩說了,老舍講“戀什么就死在什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