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上盆 播種苗經過移植后長出3至4片真葉或扦插苗已生根成活,需移栽于花分盆中繼續栽培,叫做上盆。棕櫚科植物幼苗上盆時所使用的混合培養土不應含有過多的化肥或未腐熟的有機糞。肥量一般為正常施肥量的1/2至1/4。在幼苗生長過程中,當植株出現需肥癥狀時,可進行施肥。最好施用低濃度地葉面吸收肥,因為過多的土壤施肥會損害根部,抑制根系的正常生長。
選擇
花盆應與幼苗大小相稱。實踐表明,在不影響幼苗生長的情況下,
花盆越小越好。因為在較小的空間內,幼苗的根系可以在短時間內織結在一起。另外,要對剛上盆的幼苗每天進行澆水。上盆后的幼苗要進行精細的養護管理,避免風吹日曬,必要時應進行搭棚遮擋。
6.填土或換盆
盆栽時期較長的
花卉,由于盆土皺縮減小,植物根系生長受到影響,需要增加盆土,叫做填土。隨著盆栽
花卉的生長,需將小盆更換成大盆,稱做換盆。填土或換盆應使用全營養混合培養土。填土并不是簡單的將盆土填滿,具體操作過程是:使盆體倒轉,將植株帶土取出,除去土坨四周部分散土、老根和枯根。然后在盆底填上一些新的高度為準。將植株土坨重新放進
花盆,并在四周填入新的培養土,稍加壓實即可。填土后可以施用一些持效性土壤肥料,并要澆一次透水。
換盆時,使用
花盆的尺寸最大為原盆的2倍。因為在大的
花盆中,幼小的株體并非生長的更快。只有當植株根系在盆土中完全織結后,株體才開始增長。鑒于此,在實際操作中,當發現
花盆空隙中出現根系時,才允許換盆。 換盆時通常先確定出株體根部土坨應放置的深度,然后據此在新盆底部裝置所需要的培養土,將株體土坨放在上面,最后在
花盆四周填裝培養土并壓實。另一種換盆的方法是:從株體土坨底部中央開始向四周,用雙手抓碎并去掉根部土壤,使根系露出。然后將其栽植于所換盆的新培養土中。在某些情況下,尤其是當移栽于周沿矮且寬的
花盆中時,后一種方法會更實用一些。如果株體土坨不是很大,應在新的培養土表層施用一些持效性肥料,當換盆操作完成后,要澆一次透水。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