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研究現狀,特點及發展趨勢探析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研究現狀,特點及發展趨勢探析

2010-08-19 23:43 來源: 作者: 網友評論 0 條 瀏覽次數 364
 [摘要] 通過對思想政治教育第一批學者研究方法的個案研究、《思想教育研究》雜志15年發表論文和中國學術期刊網發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論文的文獻計量學研究,可以描述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現狀,總結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經驗思辨性特點以及實證研究和多學科研究的不足,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思辨研究與實證研究并重,傳統研究、量化研究與質性研究相整合,對象研究、實務研究與自身研究相統一以及學術研究與行動研究相結合的發展要求。
  [關鍵詞] 思想政治教育;科學研究;現狀;特點;發展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528(2009)10-0083-07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過程中積累起來的處理人民內部思想政治問題的方法和藝術,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過程中發揮著“生命線”的重要作用。改革開放以后,伴隨著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和學科化的進程,思想政治教育逐漸從實務工作演變成一門專業和學科,向科學化邁進了堅實的一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也取得了長足發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科學研究的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和學科化的進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得到了空前發展。從思想政治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情況來看,據我們從中國學術期刊網以“思想政治教育”為關鍵詞索引,1979年至2008年共收錄論文16434篇,其中,1979年僅發表思想政治教育論文10篇,而到2008年就發表論文2828篇,呈現出急劇增長的態勢。從思想政治教育類著作出版情況來看,據有關研究者不完全統計,從1984年至2008年,以“思想政治教育”為題名的各類著作,僅原理類著作就達115部,并且呈現出專題化和精細化的發展態勢,表現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整體繁榮。為了進一步探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現狀,筆者對思想政治教育科學研究狀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1 思想政治教育第一批學者的個案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批學者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倡導者,也是積極研究者,他們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研究方法和學科建構的方法,目前仍然主導著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基本取向。為此,我們從全國10所早期創辦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高校選取了10名參與創辦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目前仍然活躍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專家進行了個案研究,發現以下一些特點。
  第一,經驗和人生感悟是他們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知識的重要來源
  被研究的學者在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研究之前,大多都有過宣傳工作、學生工作或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經驗,其中大部分既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同時也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實務工作。相對于新生代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學者而言,他們的經歷比較復雜、人生閱歷豐富。“經驗”在他們的學術研究中曾經起著重要作用,這從他們早期所撰寫的論文中可以看出,從某種程度上說經驗是其知識生產的一個重要來源,經驗影響到他們知識的建構;同時,他們成長的獨特的政治環境以及所接受的教育也造就他們對“意識形態”的敏感性,在其早期的學術中對政治現象有較多的關注,對國內外政治形勢的變化有較快的反映,比較關注和強調思想政治學科的意識形態性。
  第二,跨學科研究視角是他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主要特色
  被研究的學者大多數第一學歷的專業主要來自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之外的其他相關的人文社會學科,如政治、黨史、哲學、歷史;有部分還具有理工科背景。這種知識背景的多樣性必然影響到他們的學術研究。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學術研究視域的廣泛性。他們的主要研究領域既有對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研究,也有對與思想政治教育相關領域的研究,如倫理學、人才學、領導學、女性主義等;既有對微觀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如對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研究,也有對宏觀思想政治教育的關注,如學科發展的研究。視域的廣泛性一方面給予研究以活力,但同時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過寬,也造成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領域的模糊。
  學術研究的跨學科性。被研究的學者從事學術研究之時,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尚未誕生。由于時代發展的需要,他們承擔起創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歷史使命,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其內涵、基本理論、方法等還沒有既成的觀點,他們從其各自的學科出發去理解、解釋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種現象,從不同的角度去建構思想政治學科的知識結構,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許多概念、術語從其他學科借鑒而來,學術研究的跨學科性的特點比較鮮明。
  第三,傳統研究范式是他們進行研究的主要方式
  被研究的學者主要采用哲學思辨法、經典文獻法、經驗總結、歷史研究、比較研究、跨學科研究等研究方式進行研究。只有個別學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使用過實證研究,通過問卷和訪談等方式來獲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幾乎沒有學者對思想政治教育現象進行規范的實驗研究,也很少見到學者們采取多種不同的方法進行交叉研究。從總體上看,被研究的學者研究方法總體處于傳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范式。
  
  2 《思想教育研究》雜志1994—2008年文章的文獻計量學分析
  我們之所以選擇《思想教育研究》,是因為《思想教育研究》是全國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的會刊,也是全國為數不多專門以思想政治教育為研究對象的刊物。我們選取了《思想教育研究》1994—2008年所發表的文章作為研究對象,除去會議綜述、新書評介、機構介紹外,據統計,1994—2008年15年間《思想教育研究》共發表論文2383篇。研究方法按照傳統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和質性方法劃分。傳統研究方法包括思辨法、經典文獻法、經驗總結、歷史研究、比較研究等:量化研究方法是以實證研究為基礎的研究方法,包括實驗法、問卷法、測量法等;質性研究是以研究者為工具對思想政治教育現象進行解釋、建構的研究方法,包括民族志、敘事研究、訪談研究和個案研究等。按照以上分類,《思想教育研究》發表論文研究方法的使用情況總體如表l。
  
  由表1可見,《思想教育研究》發表論文從研究方法上,傳統研究方法占絕對主導地位,而以實證方式,通過實證研究來獲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文章較為缺少,而采用質性研究方法的更為少見。為了進一步分析各種具體方法使用情況,我們作了進一步分析,見表2:如表2所示,在《思想教育研究》刊物發表的文章中,經驗總結類文章位居于首位,超過半數,思辨性文章其次,占文章的1/3左右;經典權威方法文章排在第3位,調查法的文章排列第4位,這兩者所占的比重都相對較少。表明《思想教育研究》發表論文偏重于實踐經驗總結類文章和理論分析文章,同時也從另外一個層面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經驗和思辨研究占主導地位的現狀。  3 中國學術期刊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計量分析
  為了從更大范圍探討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研究方法現狀,我們以中國學術期刊網為工具,以“思想政治教育”和“研究”為主題詞,對1979年到2008年的中國學生期刊網收錄論文進行文獻檢索,除去部分重復的文章和非學術類文章以外,符合條件的有796篇。根據上述傳統、量化和質性方法三大范式的劃分,中國學術期刊網中以“研究”為第二次索引的思想政治教育文章中研究方法使用的情況如表3:
  
  由表3可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面的文章從總體上處于傳統研究范式,較少使用量化和質性研究來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為了進一步分析不同時間段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情況,我們做了進一步分析,如表4。
  
  由表4,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早期,較少出現“研究”這樣的詞語,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在他們的論文中冠以研究的名義,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種各樣類型的研究方法都呈現出明顯趨勢,表明科學研究的問題越來越得到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研究者認同,但從總體上說,思想政治教育領域主要的研究范式依然采用傳統的研究范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應實現范式的轉變。
  
  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本特點
  
  上述三個方面的研究雖然不能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研究的全貌,但從上述三個方面的研究情況,我們可以歸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些特點。
  
  1 經驗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占據著重要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是在總結和提煉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指導下,充分吸收借鑒現代人文社會科學理論成果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新型應用性學科。因此,經驗在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對實踐經驗的提煉,不僅使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智慧進一步提升,轉化為指導人們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理論,而且突顯了思想政治教育應用學科的研究特色。這個特色無論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第一代學者的研究中,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的文章中都可以得到體現和證明,在《思想教育研究》15年來發表的論文中,經驗總結占據著主要的地位,這一方面反映了該刊物的實踐取向,但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重視經驗研究恰恰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應用性特色。在中國學術期刊網的研究文章中,雖然經驗研究的論文并不占據重要的地位,但思辨研究文章中包含諸多經驗的成份。從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研究的總體狀況來說,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一方面經驗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非常重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應用性的基本體現。但另一個方面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整體研究還處于經驗狀態,還沒有把經驗研究作為一種科學研究的基礎進行探討,還沒有把經驗研究納入科學研究的視野,通過科學的程序和方法對經驗進行研究,需要對思想政治教育經驗進行科學研究。
  
  2 思辨研究依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主流
  思辨研究是通過邏輯推理來獲取知識的研究方式,是哲學和其他思維科學獲取知識的基本方式。古代思辨哲學家認為,經驗是不可靠的,它反映事物的表象,而真理是超越感覺經驗的,只有通過邏輯推理,才能獲得比感性知識更可靠的知識。由于思辨所提供的知識是靠邏輯推理來證明的,只要“公理”是真實的,那么由它推論出的知識也是真實的。但思辨法的缺陷恰恰在于,它無法證明“公理”是超驗的,無法被經驗證實。正是為了克服上述缺陷,現代科學研究方法在實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成為現代科學研究的主導性研究方法。但從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現狀來看,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代研究者由于其知識背景的局限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礎的缺乏,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知識的構建過程中,除了以思想政治教育經驗和個人人生感悟作為理論構建的基礎以外,更多采取思辨的方法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知識體系的構建,在他們的努力下,經過系統的理論構建,他們基本上建立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概念和范疇,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知識體系。從《思想教育研究》雜志15年發表的論文和中國學術期刊網上發表的文章來看,中國學術期刊網上以“研究”為第二次檢索,75%以上的論文為思辨性研究論文,在《思想教育研究》雜志發表論文中位居第二的就是思辨性論文,占1/3左右。如果我們進一步把經驗總結的論文進行細分,在經驗總結的論文中對經驗進行提升的主要方式應為通過邏輯進行理性提升,具有思辨研究的成份。如此推論,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論文中,思辨研究論文的比重還會提升,思辨性研究占據著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主流。
  
  3 實證研究開始逐漸進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領域
  如前所述,實證研究是科學研究的基礎,科學研究特別是近代自然科學研究就是在實證研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當前雖然實證研究在社會科學研究領域運用中遇到越來越多的挑戰,但實證主義研究范式依然是社會科學研究的一個主導性的研究范式。在我們開展的三個研究中,被研究的第一批思想政治教育學者較少使用實證的研究方法來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在《思想教育研究》15年發表的論文中,也只有2.52%的論文采用實證的研究方法;在中國學術期刊網發表的研究文章中,有3.53%的論文采用實證的方式進行研究。表明實證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并不占據主導。進一步從實證研究的論文來分析,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實證研究主要表現為問卷調查等方式,而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研究,對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實證研究十分缺乏,表明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實證研究的不足。但從另一個方面來看,畢竟實證研究已經開始進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領域,并且從中國學術期刊網的研究論文來看,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思想政治教育論文采用實證研究的方式來進行研究,從中國學術期刊網的調查研究論文來看,2004—2008年調查研究論文占全部調查研究論文的69.2%。說明實證研究已經進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領域,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研究方式。
4 多角度、多學科研究應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趨勢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十分復雜的社會實踐活動,對于如此復雜的社會現象,需要從各個不同角度進行研究,正如美國學者約翰·埃利亞斯fJohnL,Elias)所說:“道德教育是一個需要多學科共同研究的領域,僅僅通過一門學科來探討這一領域既是有限的,也是危險的。”同樣,對于如此復雜和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現象,用單一的方法、從一個視點進行,也是十分片面的。只有從多角度出發,充分發揮各學科研究的優勢,才能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特定學科的研究方法。但從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現狀來看,盡管在被研究的第一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學者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較多使用了學科交叉的方法,從跨學科的視角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多方位透視,但在《思想教育研究》15年發表的 論文中和中國學術期刊網的研究論文中,運用多樣化的方法、從多視角對思想政治教育現象進行研究的論文還十分少見,單一研究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依然占據著主導的位置,把各種研究方法結合起來的復合性研究相對較少,多角度、多學科研究方法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現狀的迫切要求,同時也應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發展的基本趨向。
  
  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發展
  
  從上述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現狀及特點的分析可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從總體上依然處于傳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范式,經驗總結和思辨研究依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研究方式。傳統研究范式在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現象的過程中盡管存在著諸多的優勢,但從總體上是一種前科學研究狀態的研究方式。為了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和學科化的進程,應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逐步引入實證研究的研究方法,引入其他范式的研究方法,在多樣整合中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論體系。為此,我們提出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應把幾種研究結合起來,形成整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
  
  1 思辨研究與實證研究并重
  思辨研究與實證研究是從研究方法論角度而言的。思辨研究是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主要特點和優勢,通過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概念、范疇、特點、規律等進行分析和探討,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內在的規律性問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論框架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維方式等都需要加強思辨研究的作用,但是,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僅僅停留在思辨的層面,則容易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局限于哲學和觀念層面,而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針對性與應用性相背離,因此,加強實證研究不僅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科學水平,而且也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需要。實證研究是通過對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有關材料和證據進行系統整理,通過對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各種變量及內在關系進行調查、觀察、訪談和實驗等來獲取對思想政治教育現象的認識的方法,實證研究是科學研究的基礎。盡管在科學研究中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研究范式,比如詮釋與建構主義的研究范式、批判主義與行動研究范式等,但在研究方法論發展中,實證研究依然是占主導地位的科學研究范式。從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現狀來看,盡管實證研究已經逐漸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的重視,但從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現狀總體來看,以實證研究作為方法論基礎的研究依然十分薄弱,需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實證研究,把思辨研究與實證研究結合起來。
  
  2 傳統研究、量化研究與質性研究相整合
  傳統研究、量化研究和質性研究是具體研究方法的角度來進行的劃分。傳統研究方法主要是指通過經驗、思辨、歷史、比較等方法對思想政治教育現象進行分析,這種研究對確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科本質、特性、規律探討是十分有益的,因此依然可以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法。但傳統研究的局限性就是所有研究成果沒有辦法通過其他方式進行驗證,也缺乏一些基本的研究程序和規范,因而顯得科學性不夠。量化研究是伴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產生和發展所形成的一種思維方式和研究方式,它主要側重從事物和社會現象的數量特征、數量關系與數量變化來進行分析,其功能在于揭示和描述事物和社會現象的相互作用和發展趨勢。量化研究通過所謂邏輯實證主義來創建知識,側重運用演繹(線性)邏輯來得出結論。在量化研究中,知識的獲取過程強調的是,獲得結論要具有客觀性以及不受研究者價值觀的影響。嚴謹規范的指標測量、精心控制的條件以及復雜多樣的統計分析通常是量化研究設計的內容。而質性研究是在針對把科學方法運用在社會科學領域存在的種種問題和局限的背景下,一批人文學者、社會科學研究者所發展出來的針對社會現象進行研究的方法,質性研究方法內涵十分豐富和多元,有學者把質性研究方法比喻成一把大“傘”或一顆大樹,在下面匯聚著多元的方法。而我國學者陳向明曾嘗試作過一個定義,質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種資料收集方法對社會現象進行整體性探究、使用歸納法分析資料和形成理論、通過與研究對象互動對其行為和意義建構獲得解釋性理解的一種活動”。
  量化研究和質性研究各有其特點和優勢,有研究者歸納為:(1)量化研究比較適合在宏觀層面對事物進行大規模的調查和預測;而質性研究比較適合在微觀層面對個別事物進行細致、動態的描述和分析。(2)量化研究證實的是有關社會現象的平均情況,因而對抽樣總體具有代表性;而質性研究擅長于探求特殊現象,以此發現問題或提出新的看問題的角度。(3)量化研究將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在時間的一點上凝固起來,然后進行數量上的計算;而質性研究在時間的流動中追蹤事件的發展過程,使用語言和圖象作為表述手段。(4)量化研究從研究者自己先設定的假設出發,通過收集和分析數據來驗證自己的假設;而質性研究強調從當事人的角度了解他們的看法,將他們的概念和語詞作為分析的單位。(5)量化研究極力排除研究者本人對研究的影響,盡量做到價值中立;質性研究十分重視研究者對研究過程和結果的影響,要求研究者對自己的行為以及自己與被研究者之間的關系進行反思。
  從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研究的總體狀況來看,傳統研究依然占據著研究的主導,量化研究嚴重不足,而質性研究更為缺乏,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對量化研究和質性研究的迫切要求。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應把三者進行有效整合,使研究方法更為多樣、平衡。
3 對象研究、實務研究和自身研究相統一
  對象研究、實務研究和自身研究是以研究現象和領域來進行的劃分。對象研究是針對思想政治教育對象或受教育者開展的研究。教育對象既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積極活動的主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對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人員要針對教育對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首先要對教育對象思想政治狀況及其發展規律進行深入認識和了解。對教育對象思想政治狀況及形成和發展規律的研究,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人員了解工作對象的特點和思想政治觀念發展變化規律,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對象研究既可以是個體的,也可以是群體和團體的,既包含歷史,也可以包含現實和未來,也就是凡是與教育對象相關的內容都屬于對象研究領域。而實務研究是指對思想政治教育人員所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進行研究,它與思想政治教育人員所從事的方方面面工作存在著密切關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所從事的各種顯性的或隱性的、理論的或實踐的、直接的或間接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都可以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實務研究的范圍。至于自身研究是指對思想政治教育人員自身的研究,既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職業化和專業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技能和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和發展等宏大的主題,也包含思想政治教育人員個人生命體會、反思與感悟,生命故事,職業看法和心理感受等微觀主題。 從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現狀來看,與傳統研究方式相適應,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式偏重于實務的經驗總結和思辨研究,少量的實證研究主要偏重于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研究,更缺乏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研究。這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領域的局限性,只有把幾者統一起來,才能從多角度和多層面對思想政治教育現象進行全方位透視,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過程。
  
  4 學術研究與行動研究相結合
  學術性和行動性是針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而言的。所謂學術性研究是指把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門專門的學科,從學理的角度進行科學化研究。學術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獲取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識和經驗,豐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體系。從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現狀來看,雖然從改革開放初期開始,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批學者十分注重經驗和實務活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用理論研究指導實際工作,同時從實際工作中進行理論提升形成理論觀點,做到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但是伴隨著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和學科化的進程,學術研究者與實務工作者之間的鴻溝卻日益加深。正如有研究者分析:“思想政治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因此歸屬于不同陣營,即不同的‘科學共同體’。思想政治實際工作者面對學術研究只能敬而遠之,或者為了某些功利目的做些供發表的論文文章,理論研究者面對實際工作中的問題坐而論道,只能隔靴搔癢,這種楚河漢界分明的狀況顯然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必須加以改變。”而行動研究正是彌補理論工作者與實務工作者之間鴻溝的有效途徑。
  所謂行動性研究或行動研究是指“教育實踐者為改善自己的實際工作而進行的研究。”“行動研究是實踐者為提高新的行動的效果而對其進行的系統性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研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為了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而開展的研究工作。行動研究有助于把思想政治理論研究者、實務工作者和研究對象等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力量整合起來,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和實踐的發展。
  最近20年,在西方特別是美國,興起了一股把科學研究、實務工作與研究對象的價值整合起來的思潮,即證據為本(Evidence-based)的運動。證據為本的思潮首先發源于醫學領域,它主張醫生在治療過程中不要從病理出發來進行醫療決策,而是通過從以往治療的實際病例中尋找有利于疾病治療的最佳證據來進行醫療決策,根據這種思想,在醫學領域形成了一門新型的醫學分支學科即循證醫學。后來證據為本的思潮又廣泛運用在心理咨詢和精神疾病治療的臨床實踐中,主張治療師將科學研究、臨床證據和病人的價值觀念進行有機整合,以代替過去治療師僅僅通過自己經驗來進行治療決策的經驗為本的治療傾向。目前,證據為本的思想已經廣泛運用在教育和實務工作領域,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主張通過科學研究,把科學研究與現代科學技術的運用結合起來,實現精細教學。證據為本的思想可以作為把學術研究、理論研究與實務工作結合起來的一種嘗試,通過科學研究來提高實務決策的科學性和精確性,同時,也通過實務工作的具體決策,使得科學研究更有針對性和適切性。證據為本的思想為輔導員把實務工作與科學研究結合起來提供了一個可資借鑒的工作思路。
  把學術研究與行動研究結合起來,正是促進理論工作者與實務工作者結合起來的有益嘗試。學術研究與行動研究、理論工作者與實務工作者所做的工作結合起來,逐漸找到彌合學術研究與行動研究、理論工作者與實務工作者鴻溝的辦法,是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內在必然。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教育學學科領域研究方法的現狀及發展趨勢探析
如何判斷一篇人文社科類學術論文的質量?
俞吾金:新世紀與哲學發展的新理念
關于哲學、科學、智慧的思考
“文獻法”是研究方法嗎?
教育研究方法:提綱(討論稿)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川| 汨罗市| 襄樊市| 辽阳县| 松江区| 阿克苏市| 黔西| 汝南县| 元朗区| 英德市| 白城市| 林芝县| 竹山县| 辽中县| 读书| 廉江市| 东丰县| 合水县| 鞍山市| 泸州市| 文水县| 南皮县| 九台市| 晋宁县| 襄城县| 瓦房店市| 子长县| 喜德县| 济宁市| 贵港市| 三亚市| 井冈山市| 阿合奇县| 深水埗区| 米易县| 博乐市| 澜沧| 福鼎市| 徐汇区| 娄底市| 正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