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07 來源:獨家整理 作者:KissTheRain
移動版字體大?。?div style="height:15px;">
我們現在所生活的世界一直都是那么地神秘,然而世界的起源又是在哪呢?比如說我們人到底是怎么來的?還有就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些都還在探究中,那么今天我們來探究的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世界四大文明古國是哪四國呢?文明古國的今天又會呈現出怎樣的一番景象呢?
文明,對于一個國家,或是一個人來說,都是不可丟棄的。文明,就像是人類身體中不可缺少的血液一樣,它促使著人類循循漸進,促使著世界緩緩進步。由此可見,文明的重要性是不可估量的,講文明,樹新風,創造不一樣文明古國的現代化。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是哪四國
四大文明古國指的是古中國、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倫(今天的伊拉克)。“四大文明古國”的說法來源于梁啟超提出的“
地球上古文明國家有四”,但與其原意并不相同。這種說法只在中國流行,并沒有得到世界范圍的歷史學界的公認。因為這個說法只能代表文明發源地的文明中心,并不規范。四大文明古國實際上對應著世界四大發源地,文明分別指兩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中國這四個人類文明最早誕生的地區,而同一時期的愛琴文明未被包含其中。四大古文明的意義并不在時間的先后,而在于它們是現在文明的發源地。四大文明古國的起源都是源流于河流,駐扎在河流邊上的國家發展又是如何呢?www.aomicom.com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古中國
"古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國、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之中對中國的錯誤稱謂,即華夏文明,屬大河文明。中國,這個歷經五千年文明的東方巨龍,在頻繁的外族入侵中愈來愈強,無論是蒙古的征服還是滿族的入關,文明最終被征服被漢化的卻是他們,共同屬于了悠久偉大的中華民族。中國作為文化古國從未出現徹底的文化斷層,所以不能稱謂"古中國"
隨著希臘羅馬的侵入而中斷了,巴比倫文明古巴比倫文明也由于波斯等外族的入侵消失了,印度這個同樣被稱為東方古國的國度也由于種族的戰爭而中斷了古文明。中國,這個歷經五千年文明的東方巨龍,卻在經受著頻繁的外族入侵中愈來愈強,無論是蒙古的征服還是女真的入關,最終被征服的卻是他們,他們逐漸被漢化,共同的屬于了華夏民族。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古印度
古代印度,又譯身毒、天竺。公元前2500-前1500年,位于南亞次大陸地區達羅毗荼人創造了哈拉巴文化。后來摩揭陀日益強大,統一了全印度。公元2-3世紀,一度被貴霜王國統治。古印度存在等級森嚴的種姓制度。其佛教、文學、哲學、藝術、科學等,對世界文化影響深遠。
印度是中國的近鄰,位于南亞地區。但由于連綿高聳的喜馬拉雅山脈的阻隔,我們對于這位鄰居的情況又知之甚少,"去西天取經"在中國人的耳朵里成了艱難的代名詞,和古代埃及的尼羅河、兩河流域以及中國的黃河、長江一樣,印度河、恒河同樣醞釀了彪炳史籍的古代文化。古埃及、古巴比倫、中國、古印度同被稱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
在距今五十萬年,印度次大陸就已有了遠古先民,他們同樣是刀耕火種、漁獵采集,在此一代代地繁衍生息。到了距今一萬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印度境內遍布了居民點,人們已開始從事農業,馴養家畜,制造精美的生活用具。這一切,為一個輝煌燦爛的古代文明的誕生提供了沃土。在南亞次大陸,有一個頭枕高聳的喜馬拉雅山,腳濯浩瀚的印度洋,恢恢然陳躺,又生機無限的古老國度。這就是被人稱作"月亮之國"的印度,因其國土形狀宛若牛首,也有人稱之為“牛顱之國”。
地,也孕育了一片光輝燦爛的文明,成為一個國度的“圣河”。而這個
幸運的國度就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印度。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古埃及
古埃及(阿拉伯文:??? ????????),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位于
非洲東北部尼羅河中下游地區,是典型的水力帝國,受宗教影響極大,舉世聞名的金字塔就是古埃及人對永恒觀念的一種崇拜產物,也是
法老的陵墓。除了金字塔以外,獅身人面像、木乃伊也是埃及的象征。
古埃及文明形成于6000年(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前王朝開始于5500年前(公元前35世紀)左右時美尼斯統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終止于公元前343年波斯再次征服埃及。
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來自西亞的塞姆人融合形成的,公元前4千年后半期,逐漸形成了國家,至前343年為止,共經歷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國、第一中間期、中王國、第二中間期、新王國、第三中間期、后王朝9個時期31個王朝的統治(參見“歷史”一節)。其中古埃及在十八王朝時(前15世紀)達到鼎盛,南部尼羅河河谷地帶的上埃及的領域有現在的蘇丹到埃塞俄比亞,而北部三角洲地區的下埃及除了現在的埃及和部份利比亞以外,其東部邊界越過西奈半島直達迦南平原。www.aomicom.com
古埃及有自己的文字系統,完善的政治體系和多神信仰的宗教系統,其統治者稱為法老,因此又稱為法老時代或法老埃及。古埃及的國土緊密分布在尼羅河周圍的狹長地帶,是典型的水力帝國。對古埃及的研究在學術界已經形成一門專門的學科,稱為“埃及學”。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古巴比倫
古巴比倫文明是兩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兩河流域文明還包括蘇美爾文明、阿卡德文明、亞述等重要組成部分。
它的首都位于今伊拉克境內巴格達以南幼發拉底河畔。東經44°25',北緯32°33'?!“捅葌愅鯂惺澜绨舜笃孥E之一的“巴比倫
空中花園”。
漢謨拉比與古巴比倫國王(公元前1792—1750年在位)
公元前18世紀初,古巴比倫王國崛起。在漢謨拉比領導下,一躍成為囊括整個兩河流域的帝國。
為了強化統治,漢謨拉比制訂了世界上古代的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漢謨拉比法典>。他還利用宗教來鞏固自己的政治,稱自己是神寵愛的人。
漢謨拉比是巴比侖城邦的第六任國王。巴比侖城邦位于幼發拉底河中游,曾一度向北方的亞述稱臣,后利用其地理條件的優勢,逐漸發展壯大,但直到漢謨拉比繼位之后,巴比侖才成為一個強國。漢謨拉比十分勤政,他興修水利,獎勵商業,并建立了一支常備軍。他制訂了雄心勃勃的征服計劃,并以百分之百的信心和決心使藍圖變成現實。從公元前1787年起,開始了統一兩河流域之路,采取靈活務實外交,一個時期集中力量攻滅一國,先后滅了伊新、拉爾薩、馬里等城邦。征服活動大約進行了35年,耗盡了漢謨拉比的生命,除了北方強悍尚武的亞述和它庇護下埃什嫩之外,兩河流域已基本統一在漢謨拉比的鐵腕下。后來,巴比侖被等同于兩河流域南部,其文明也稱為“古巴比侖文明”。
四大文明古國的今天
中國:
擁有5000年歷史的中國在20世紀初期是一個軟柿子。人人得兒捏之。八國聯軍的入侵使的中國第一次真正意識到中國不是最強大的。"外國蠻夷"比我們強大。先進的多。其實這個理論早在滿人入侵中國。成立清朝時就已經得以證實。只是這次的實力差距更加巨大。好在現在的中國從80年ujiao始改革開放。在中國領導人們聰明的擺脫了歷史的束縛。創造了新的文化 -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也正是這個開創性的思想。使得中國開始了長達30年的高速發展。
印度:
印度很有可能會沿著中國的發展道路前進。印度的發展和中國比有其優勢。也有其劣勢。長久的英國殖民地歷史使其更容易被歐美所接受。但落后的國家基礎建設卻給其發展脫了后腿。即使現在任然很難看到在這方面加速改進的跡象。
印度的宗教可以被稱為世界第一。宗教的融合遠比其他困難的多。很多印度人都是素食主義者。僅次一點就很難讓印度人在世界的舞臺上盡情表演。無論他們走到哪里都會發現。僅僅是一個吃飯問題都會變得極其復雜。而吃飯在絕大多數國家的商業生活中都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
埃及:
絕對的歷史文化寶庫。旅游圣地。可是經濟卻基本停滯不前。埃及現在最重要的經濟支柱就是旅游了。從這一點來說。歷史在埃及的重要性應遠大于其他地方。沒有這些歷史。真不知道埃及人現在可以靠什么來生存。不過不知你是否去過埃及。由于埃及對旅游業的過度開發。商業色彩濃厚。更重要的是政府監管薄弱。已經越來越讓人感受不到歷史的厚重了。而越來越多的是旅游者必須和當地的人民斗智斗勇以便不要被騙了。歷史對于埃及來說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呀。
巴比倫:
現在已經不是一個國家了。而是世界上最為險惡的地區了。歷史給了他們一本古蘭經。人們的思維已經在數億萬遍的誦讀中變得異常固執和僵化。這也是為什么這個地方沖突不斷的原因。沒有人愿意在自己的思想上進行討論和調和。
四大文明古國起源于哪些河流
中國:
中國的原始社會,起自大約170萬年前的元謀人,止于公元前21世紀夏王朝的建立。原始社會經歷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兩個時期。氏族公社又經歷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兩個階段。
元謀人是已知的中國境內最早的人類。北京人是原始人群時期的典型。山頂洞人已經過著氏族公社的生活。長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和黃河流域的半坡氏族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繁榮時期。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反映了父系氏族公社的情況。
傳說中,黃帝是大約4500多年前,生活在黃河流域原始部落的部落聯盟首領。他提倡種植五谷,馴養牲畜,促使這個部落聯盟逐步強大。他曾率領部落打敗黃河上游的炎帝部落和南方的蚩尤部落。后來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結成聯盟,在黃河流域長期生活、繁衍,構成了以后華夏族的主干成分。黃帝被尊奉為華夏族的祖先。中華民族被稱為炎黃子孫,就是這么來的。
黃帝以后,黃河流域部落聯盟的杰出首領,先后有堯、舜、禹。那時候,部落聯盟首領由推選產生。堯年老了,召開部落聯盟會議,大家推舉有才德的舜為繼承人。堯死后,舜繼承了堯的位置,舜年老了,也采取同樣的辦法把位置讓給治水有功的禹。這種更替首領位置的辦法,歷史上叫做“禪讓”。
古中國是實施皇帝制,讓有能力的人管理中華領土,可是后來慢慢的演變,使得古中國皇帝制發生變質了,多少人為了當皇帝進行廝殺,可是最后受苦的還是百姓,當然苦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的中國人是幸福的,和諧的。
印度:
在訥爾默達河谷地區發現的一些零散的早期人類化石(后定名為訥爾默達人)表明至少在舊石器時代中期印度已有人類居住。訥爾默達人的系屬分類未定(直立人或智人);對于其生存年代從距今20萬年到50萬年不等。舊石器時代晚期大約開始于4萬年前,結束于1.5萬年前。
已知的最古老的印度文明是公元前第三千紀的印度河流域文明,通常以其代表遺址所在地哈拉帕(在西旁遮普)命名,稱為哈拉帕文化。哈拉帕文化在達到相當發達和成熟的情況下,由于至今不明的原因而衰落以至最終徹底消失。
取代哈拉帕文化的是由西北方進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帶來的新文化體系,這一文化(有時以其圣典的名字稱為吠陀文化)是古典印度文化的起源。種姓制度在這時大概已經出現。這一歷史時期是所謂的列國時期,因為佛教產生于這一時期,也常稱為佛陀時期。列國時代的印度精神生活十分活躍,出現了許多哲學或宗教流派,其中影響最為久遠的即是佛教和耆那教。
古印度是佛教的起源地,有無數佛家弟子向世界傳播著佛教文化,延續著佛教精神,使得佛教各種習俗深入人心。古中國也曾有人大量傳播佛教文化,比如說
西游記中的唐僧就是佛教的傳播者,看來古中國和古印度也還是一絲一縷的聯系的。
埃及:
跨亞、非兩洲,大部分位于非洲東北部。埃及地處歐亞非之洲的交通要沖,北部經地中海與歐洲相通,東部經阿里什直通巴勒斯坦。西連利比亞,南接蘇丹,東臨紅海并與巴勒斯坦接壤,北瀕地中海,東南與約旦、沙特阿拉伯相望海岸線長2700多千米。蘇伊士運河是連接歐、亞、非三洲的交通要道。蘇伊士運河溝通了大西洋、地中海與印度洋,戰略位置和經濟意義都十分重要。
埃及的疆土略呈不規則的四方形。東西寬1240千米,南北長1024千米,地形平緩,沒有大山,最高峰凱瑟琳山海拔2637米。
埃及面積為100.145萬平方公里,疆域橫跨亞、非兩洲,當中大部分位于非洲東北部,只有蘇伊士運河以東的西奈半島位于亞洲西南部。埃及有著獨特的地緣位置:在陸路上,它連接亞、非兩洲;在海路上,透過蘇伊士運河及紅海亦連接了地中海及印度洋。所以有歷史紀錄以來,埃及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一個古老的國家經過蛻變,慢慢成長,一步一步走到現在發展的樣子,是國家的幸運,也是人民的努力;當然人類要想往前發展,也要一直向前看。
巴比倫:
巴比倫文明是兩河流域文明地重要組成部分,兩河流域文明還包括蘇美爾文明、阿卡德文明、亞述文明等重要組成部分。巴比倫是人們已知的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
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間,史稱“兩河流域”。兩河流域主要位于現今伊拉克境內。
巴比倫文明大致以今天的巴格達城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以古亞述城為中心,又稱為西里西亞;南部以巴比倫城(今巴比倫省希拉市(Al-Hillah)東北郊)為中心,稱為巴比倫尼亞,意思為“巴比倫的國土”。巴比倫尼亞又分為兩個地區,南部靠近波斯灣口的地區為蘇美爾,蘇美爾以北地區為阿卡德,兩地居民分別被稱為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最初就是由蘇美爾人創造出來的。
一個國家也是跌跌撞撞中走過來的,所以國家的發展是來之不易,當然國家的人民好好珍惜啦。
奧秘世界獨家觀點: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國都源于不同的文化,當然也繼承著不同的文化,不同膚色的人民緣聚共同的情懷,為國家的發展而努力著。無數個生命,在文明古國的發展足跡中留下了印跡,也就是這樣促使了文明古國的今天。看看世界發展的今天,好像也時刻提醒著我們,努力朝著自己的目標奮進,說不定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們就實現自己的夢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