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感悟“孫式太極拳”推手
太極推手這一武術項目,自有文字記載以來(不包括傳說),始見于明末清初陳王廷的墨跡,后來經過王宗岳、陳長興、楊露禪、武禹襄、李亦畬、郝為真、孫祿堂等幾代太極宗師的完善和發展,于是形成了今天這樣各具不同太極拳門派特色的百花爭艷的壯闊局面。太極推手是我們的國粹,是中華民族為世界文化和體育事業創造的的珍貴遺產。太極推手是一項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運動,是開展全民縫技的最好形式。

    太極椎手是一項傳統的、文明的、高雅的武術技擊形式,是衡量與檢驗習武者,特別是習練太極拳者知勁、懂勁與技術運用的一種方法。太極推手是武中之文,它絕不是一頊單純的武術形式,它蘊藏著豐富的哲學內涵和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文化。

    太極推手對優化人們的性格和提高人的心理、生理素質,以及防身、健身有很高的價值,是我國武術瑰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本人不揣冒昧,現將孫老師的教導和自己體會,對孫式太極拳推手(以下簡稱太極推手或推手)介紹如下:

何為太極推手

    孫劍云老師說:“拳術都包含著‘體’和‘用’兩部分但‘體’和‘用’是互相關聯的,太極拳也不例外。太極拳套路的務式是‘體’,是知己功夫,雖然‘用’在其中,但單人練習,不易體驗到‘用’的方法和妙處,故有太極拳推手以致用。”

    孫祿堂老先生說:“太極拳諸式,以無極、太極、陰陽、五行操練,將神氣收斂于內,混融而為一,是太極之體也。以八式含五行諸法,動作流行,使神氣宣布于外,化而為八,是太極之用也。有體無用、弊在無變化;有用無體,弊在無根本。所以體用兼備,乃得萬全。以練體言,是知己功夫;以二人打手言,是知人功夫。練體日久純熟,能以遍體虛靈,神氣混融而為一體?!闭摰酵剖謺r,老先生又說:“以操手練用工純,能以手足靈活,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神氣散布而為十三式,至此時,血氣之力自消,神妙之道自至矣。所以人之動靜變化,誠偽虛實,機關未動,而我可預知,無論他人如何暗發心機,總不能逃我之妙用?!?/div>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太極推手也叫做“太極之用”,或者叫做“使用太極拳”。

    陰陽,合為太極,分為兩儀。太極拳之兩儀,一為走架,二為推手。走架與推手合在一起才能稱之為太極拳。走架是太極之“體”,推手是太極之“用”。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動靜之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太極拳的走架及推手的動與靜、開與合、虛與實、剛與柔、蓄與發、化與打、奇與正、呼與吸等之間處處充滿辯證法。而這些辯證轉換又是這些陰陽轉換中最實質和最重要的內容。陰陽學說是我國古代樸素的唯物辯證哲學,它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太極拳也充分體現了這一哲學思想,并且把它具體運用到走架和推手的實踐中,使太極拳及其特有的交手技藝成為既簡單又深奧、既樸素又神秘的一種武術文化。

    太極推手,也稱“打手”(孫祿堂老先生著作中稱“打手”,孫劍云老師著作中稱“太極推手”),是太極拳的起練方法和技擊應用。它是在拳架鍛煉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太極拳演練水平,特別是提高技擊能力的重要環節。太極推手是中華武術中一項獨具風格的技擊練習方式,它不是簡單的招式攻防,而是在雙方肢體的連續接觸纏繞中相互制約。兩人相互搭手,通過肢體接觸中靈活運轉,依靠皮膚及體內感覺能力,聽勁而動,黏走相隨,從而達到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的目的。它是一種不用護具、稍有傷害的攻防練習方法。

太極推手的內涵

    孫祿堂老先生說:“以八式含五行諸法,動作流行,使神氣宣布于外,化而為八,是太極之用也?!崩先思矣终f:“打手之諸法,掤、捋、擠、按、采、挒、肘、靠八法也?!睆闹形覀兛汕宄乜吹?,太極之用的內涵,即太極推手的內涵是八法和五行。

    孫劍云老師說:“太極推手,是以練‘用’為主,尋求致用之門徑。其用法有掤、捋、擠、按、采、挒、肘、靠八法,八法中以掤、捋、擠、按四手為基礎。初練習推手,需先以‘四手’為基本練法,反復操練,細心體會,練到粘連黏隨,不丟不頂,手足靈活而有分寸,能準確判斷對方勁的大小、方向、變勢,才能達到‘引進落空’,‘牽動四兩撥千斤’的效果。采、挒、肘、靠以及諸種手法皆有其中變化而出。此時將能通體虛靈,圓活無礙,變化無窮,而非筆墨所能盡言?!贝送?,孫老師又強調:“八法分為‘四正’和‘四隅’。四正是:掤、捋、擠、按。四隅是:采、挒、肘、靠。四隅也叫作‘大捋’。”

    從中我們可清楚地看到,太極之用的內涵,即太極推手的內涵是八法和五行。八法就是:掤、捋、擠、按、采、挒、肘、靠。五行是:進、退、顧、盼、定。而八法又分為四正、四隅及大捋。

(一)八法

    八法是太極推手中的具體手法,也是具體的勁力。實際上,太極推手就是較手雙方,使用掤、捋、擠、按、采、挒、肘、靠等八種手法,互相粘連黏隨,互相作用,尋找時機,將對方發放,摔跌、擒拿的一種交流、切磋、比賽的形式。

1.掤

    孫老師說:“掤就是一種由內向外的彈簧力承接對方來勁的技法?!睊?,是太極拳中排在首位的、也是最重要的勁力和方法。掤,有膨、撐開、張開之義。是一種由內向外的力。具體講,就是雙臂或單臂撐開,承接對方的來勁,使自己之臂不致被突然撞擊。但這種力并非是與對方頂抗,而是指不癟而言,所以撐開、張開不等于抗,不癟也不等于抗。因此,掤不等于抗,不等于頂牛。這就好像一根正在承受壓力的彈簧,當壓力增大時它隨之收縮,當壓力減輕時它隨之伸張。而且無論壓力增至多大,來的多么迅猛,都只能將它壓而縮之,卻不能將它壓癟以致摧毀。這種縮而不癟、縮而含張的手法和勁力,就叫做“掤”。孫老師又說:“掤有直掤、橫掤上下之別掤時要粘住對方的手,隨即變換方向,劃一圓形,使對方之勁不能發出,或發出也被化去?!痹谶@其中,我們可以悟出在掤法的運用中有三種情況:一是,要粘住對方,但不要頂牛,要“敵進我退,敵退我進”,使對方的手臂始終在我掌控之中。二是,要使自己的手、腕、小臂、肘、大臂、肩形成一個圓弧形,使整個臂膀蘊藏著向各個方向的圓活力,處處都是力的作用點。三是,掤為八法之母,要隨時就勢而派生出其他七法,例如,在掤的運用中,就可產生掤化、側引,以致捋法。另外,掤還可乘對方壓我之意斷失,壓我之力斷無之機,突然反彈崩發。此時的掤就成為膨、伸張,進而演生出擠法、按法。同時,又因為掤具有向各個方向運轉的圓活力,善于運化,從而又生化出采、挒、肘、靠等法。

    掤是八法之母,是八法的基礎,所以要想練好推手,首先要將掤的基礎打牢。

2.捋

    孫老師說:“捋是一種順著對方手臂的來勢,用雙手擒其腕、肘,而向側、向后的牽引力。”

    捋,捋順之意。是一種借對方來勁,順其勢而取的回收力。當對方向本人中路打來,并對本人使用掤、按、擠的手法,本人立即一手握其腕,一手托其肘,順勢擰腰退步、轉身向自己腰的側后牽引其臂,使其向前摔跌的一種技法。這是一種變守中寓攻的招法,既化解對方的進攻,使其招法和勁力落空龍,又借勁反擊,使其受制。

    運用捋法時,要掌握好三點,一是,要順著對方的來勁而動,但自己的力的方向要和對方力的方向成一銳角。二是,擰腰坐胯、含胸拔背,要干凈利索、一氣呵成。三是,雙手始終不離對方的肘腕,嚴防對方乘勢反捋,并借機使用肩胯打來。但特別注意的是,擒肘之手,要緊粘其肘,以防對方乘勢以肘擊來。正如孫老師所說:“捋有向上、向下及平捋之分。捋時須一手按住對方的腕,另一手按對方的肘,使對方沒有活動余地而順勢捋出,同時也可防止對方趁我捋時,進步橫肘,將計就計以取我中。又捋中亦有撅勁,易傷人,不可輕用。”捋法在實戰中,多為乘勢倒步大捋。這是一種非常典型的乘人之勢、借人之力、借力發力、以巧取勝的方法。

3.擠

    孫老師說:“擠就是用手背或前臂向對方推去,使對方失去平衡的一種技法?!?/div>

    擠,是本人乘對方力勁回收時,或對手攻我之力出現凹欠時,本人立即用前臂或手背(通常用另一手掌在前手內側助力)擠向對方身體,使本人之前臂、對方被擠之臂和對方的身體緊密接觸,使對方被擠之臂不能動彈,使本人之力直接作用于對方身體,致使對方失去平衡的技法。擠,通常是在自己受到對方捋勁時用的技法,著力方向與對方著力方向垂直,這樣就會破壞對方的捋勁,造成本人順他背之勢,這就是所謂的“擠可破捋”。擠要橫排,需借助肘勁。孫老師說:“擠有正擠、偏擠、加肘擠諸法。如用臂以曲線擠,則隨時隨勢變換力點,處處均可發勁。”

4.按

    孫老師說:“按是用雙手指、掌接觸對方手臂并向前、向下推按的一種技法?!?/div>

    按,是用自己的單手或雙手的手指或手掌接觸對方一臂或雙臂之腕部和肘部,但不能脫手撞擊對方,而是向前或向下推按對方,使對手向其身后放出或傾倒之技法。在推手中,按法可以按壓、吸納并化解對方的掤勁、擠勁,而且還可以乘虛而入,推擲而去,使之傾倒。孫老師說:“按包括輕靈或虛實,左實右虛或右實左虛,兩手或開或合,總之依勢而變?!?/div>

  總之,上面四種技法稱為“四正”。四正之意,就是東、南、西、北四個正方向。明朝王宗岳《太極拳經》中說:“掤捋擠按,即乾坤坎離,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巽震兌艮,四斜角也?!贝朔N說法出于中國古代《易經》里的八卦哲學理論。八法對應八卦,即八法中掤、捋、擠、按、采、例、肘、靠,對應八卦中乾、離、坎、坤、巽、震、兌、艮。其中乾、離、坎、坤,是方位里的南、東、西、北、四個正方位,故曰四正。而巽、震、兌、艮,是方位里的西南、東北、東南、西北為四個角,隅者,角落也,因此稱為四隅。這就是四正、四隅的來歷。


    孫老師說:“八法中以掤、捋、擠、按四手為基礎。初練習推手,首先以‘四手’為基礎練法,反復操練,細心體會,練到粘連黏隨,不丟不頂,手足靈活而有分寸,能準確判斷對方進的大小、方向、變勢,才能達到‘引進落空’、‘牽動四兩撥千斤’的效果。采、挒、肘、靠以及諸種手法皆有其中變化而出?!睂O祿堂老先生說:“總以掤、捋、擠、按四手,為打手根基正手。故先以掤、捋、擠、按四手,常常練習,須向不丟不頂中求玄妙,于不即不離內討消息?!庇纱丝梢姡恼翘珮O推手的基本技法,要想練好太極推手,就必須先練好四正,然后再練四隅及其他。下面,再接著敘述四隅。

5.采

    孫老師說:“采是采住對方之手,使之不易變動?!?/div>

    采,就是用單手或雙手(一般情況下用單手,用雙手時也是一瞬間即過)抓握、擒拿、摘取對方的指、腕、肘、肩等關節,以控制和發放對方之技法。此法在推手中有較多使用,因為它是一種攻守兼備的技法,是攻、防和轉守為攻的一種至關重要和非常便捷的招法。同時,它常常為進一步實施攻擊創造先決條件,以致迖到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的目的。

    采,也是擒拿范疇內的一種技法,它既可牽制又可發放對手。如果和挒法結合起來,不僅可以巧妙控制對方,甚至可傷筋動骨、封穴閉脈,而傷及對方。因此,實際運用時,一定要注意這一點。采的方法形式多樣,有橫采、擄采、掏采和吊采。但都要遵守一條原則,即,采前輕,采時快,這樣不易使對方發覺。另外,在發力時,要憑借腰和腿的旋轉進退起落靈活多變,以達到以輕巧敏捷而取勝的效果。

6.挒

    孫老師說:“采是采住對方之手,使之挒,從字典講,它有扭轉、回旋、折斷、揉搓等意思?!?/div>

    挒,從推手上講,就是自己用單手或雙手,從正向,或反向,或橫向,以一種快速旋轉的勁力,扭轉對方的腕、肘、肩等關節,使其本來穩如泰山體勢和無懈可擊的架式,瞬間出現破綻,立即其體位發生轉動而被放出,以致被摔跌的一種技法。挒也同跤行中的一種摔法。其原理都是使對方關節旋轉而失去平衡。最典型的手法是,一手托對方的肘,一手壓腕,相對擰扭其肩、肘關節,使其煩倒。挒法的發力是,先松后緊,身體要和雙手配合,腰似螺旋力,發勁如驚雷。孫老師說:“挒是用掌挒開對方,是彼失去重心,而改變力的方向或中斷。但不可握住對方之臂用力拽去,如此則失其意,并為人所制?!?/div>

7.肘

    孫老師說:“肘是用肘頂向對方?!敝?,就是用肘向前面、或側面、或后面擊打對方,或者用肘部掤、捋、擠、頂、撞、掛、掩、化、引對方勁力的一種技法。在推手時,當雙方距離比較接近的情況下,并且用手或其他部位都不如用肘方便而順手時,正是用肘的最好時機。用肘時要以腰、胯、身緊密配合。但是,肘法的威力較大,易傷及對方,故時刻 要有用肘意識,但要點到為止。同時要謹防對方用肘,隨時注意控制住、封住對方的肘,以便保持全面的攻防能力。

8.靠

    孫老師說:“靠是用肩擠靠對方?!?/div>

    靠,就是用肩、背擠靠、靠擊而發放對方的一種技法??渴窃诒扔弥夥〞r還要接近對方是使用,這時用拳或手都不利于進攻,用靠最佳。孫劍云老師經常對我們說:“遠拳、近肘、貼身靠?!本褪谴艘狻O式太極拳推手中的“大捋”里,就明顯有靠法的應用。使用靠法時,以肩貼近對方胸部,緊接著氣沉丹田,肩、胯、腿、腳高度協調一致,瞬間整體爆發出一股彈簧力,要有雷霆萬鈞之力、排山倒海之勢。但靠法力大勢猛,易造成傷害,用時慎之。


(二)五行

    太極推手中的五行是指進、退、顧、盼、定,也就是前進、后退、左顧、右盼、中定。五行哲學理論中的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對應五個方位是右、左、后、前、中。因此,前進、后退、左顧、右盼,中定分別對應五行中的火、水、木、金、土,所以前進、后退、左顧、右盼、中定,是太極推手中的五行,也稱五步。

    五行也屬太極推手的范疇,它要和八法協調配合使用。前進和后退,不只是步法進退問題,還包括身體的其他部位的進退問題。同樣也是,左顧和右盼,不只是眼睛的動作,也含有肩、肘、手、胯、膝、足等有關部位的顧盼。中定更是這樣,中屬土,土含生萬物,它是全部技法的核心。

1.進

    進,前進,就是向前進步。目的是逼近對方,向對方發起進攻。在推手時,向前進步,就是向前移動重心,始終保持自己身體的動態平衡,借以來配合八法,以達整體發勁效果?!笆帜_齊到方為真”。孫老師說:“進步必跟,退步必撤?!彼先思覐娬{,在推手時,適時適勢向前進步,后腿必須同時跟上,以配合八法發揮整體效果,重心因勢在兩腿移動,使自身的平衡不被破壞,以達到克敵制勝的目的。下一節后退中的退步必撤也是這個道理。

2.退

    退、后退,就是向后退步。目的是遠離對方,暫避其鋒芒,蓄勢待發。在太極推手時,向后退步,一是在敵順我背時,化解對方的猛烈攻勢,然后發現其破綻,乘虛而入,是一種積極防御的技法。二是攻擊的另一種形式,即退中有打。如孫式太極拳中的“倒攆猴”,就是在退中打。

3.顧

    顧,左顧,即環顧、顧及,眼環顧,手顧及,是眼手協調統一,進行周身防御的一種技法。在太極推手時,要顧及到自己的全身,不給對方有可乘之機,這是一種戰術防御的招法。在較技中,攻和防總是辯證的,既要保存自己,又要打敗對方,只有保存好自己,才能有打敗對方的可能。

    先賢們的拳論里說:“顧在三前,盼在七星?!?。徐明橋老先生在他的著作中說:“三前即眼前、手前、腳前。此三前為敵我決勝之場合?!币虼?,在推手時,時時處處都要有防御意識和全身整體協調一致的抵御技法,這就是太極推手的“顧”。

4.盼

    盼,右盼,即盼望、心想、希望、想要看到之意,也就是想要看到要發生的事情的一種意念,也是對即將出現的局面的一種準確的判斷。這個“盼”字充分體現了孫式太極拳的“其意在先”的深刻內涵。

    前面提到的“顧在三前,盼在七星”中的“盼在七星”的七星,是指肩、肘、膝、胯、頭、手、足,人體的七個部位。盼,就是時刻想到對方身體的七個部位隨時可能對自己發起攻擊時,自己所具備的防御之心。同時,也意念著自己的身體的七個部位隨時向對方發出攻擊。總之,隨時想著、看住對方的七星,同時也想著、運用好自己的七星。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以意領先,意到氣到,氣到力到,力到手腳齊到,手腳齊到放人丈外,這就是太極推手的“盼”。

5.定

    定,中定,有安定、穩定之意。這里的定是指身心兩個方面,一是心續要安定,二是身形要穩定。

    在太極推手時,時時處處都在進行著激烈的攻防運動,這首先就需要競技者要有良好的心態,即安定的心緒。只有這樣,才能神情自若,臨危不懼,思維敏捷,反映迅速,出手有章,行步有法。同時,競技者要有穩定的身軀,平衡的體態。站樁是靜態平衡,拳架是自身動態平衡,而推手則是雙方相互作用中的動態平衡。最后這個平衡就是五行中的“定”,有了這個定,就能在較技中立于不敗之地。孫氏太極拳中的“進步必跟,退步必撤”就是實現中定的真諦。

    上面講的推手的五行,進、退、顧、盼、定,這五行之間不是孤立、固定、靜止的,它們之間是相互聯系的,變化的,運動的。首先,五行中定是基本的,其他四個都要以定為核心。定,即中定,五行屬土,土容生萬物,金、木、水、火,都由土所生,都甶土來承載。只有定好了,進、退、顧、盼才能發揮作用。另外,進和退,又必須在顧的前提下,在盼的支配下進行。而顧和盼,又必須由進和退來完成。所以這五者必須密切配合其、協調一致,才能在搏擊的劇烈動態中,身體保持高度的動態平衡,以致不被擊敗,而戰勝對手。

如何練習太極推手


(一)太極推手的練習方法和功夫層次

    孫祿堂老先生說:“總以掤、捋、擠、按四手,為打手根基正手。故先以擁、捋、擠、按四手,常常練習,須向不丟不頂中求玄妙,于不即不離內討消息。習之純熟,手中便有分寸,量彼勁之大小,分厘不差,權彼勢之長短,好發無差,前進后退,處處怡合。以后采、挒、肘、靠四法,以及靠千萬手法,皆有掤、捋、擠、按四法中之變化而出?!?/div>

    孫劍云老師說:“初練習推手,需先以擁、捋、擠、按四,手為基本練法,反復操練,細心體會,練到粘連黏隨,不丟不頂,手足靈活而有分寸,能準確判斷對方勁的大小、方向、變勢,才能達到‘引進落空’,‘牽動四兩撥千斤’的效果。采挒肘靠以及諸種手法皆有其中變化而出。”

    由此可清楚看到,練習太極推手時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漸進,要一步一個腳印。初練太極推手,分為兩個層次,也就是分兩步走。第一步,先練習擁、捋、擠、按四手,這是太極推手的基礎,這個階段要認真刻苦、細心體會,要將基礎打牢。第二步,才是采、挒、肘、靠和其他技法。

    關于如何練習大捋時,孫老師說:“四隅大捋之步法是進步大而速,須兩腿有功夫方能輕靈變化?!崩蠋熯€說:“活步大捋是將擁、捋、擠、按、采、掤、肘、靠八法皆蘊蓄在一捋之中。兩人搭手一捋即走,一捋一跟,互相轉換。純熟時可隨意而變,此種練習為孫氏太極拳所獨創,是為由推手過度到散手技擊的必經之階。須有形意拳的樁攻和八卦拳的活步功夫,方能在活步大捋的練習中變化自然。”

    另外,在實際練習過程中,步法上有定步、活步之分,先練定步,熟練后再練活步。小老師說:“推手步法有靜(定)步、動(活)步、合步、順步等。初學推手應以靜步為根本,靜步熟練后再習動步。其間合步、順步皆可用之,是為靜步(合)、靜步(順)、動步(合)、動步(順)四種?!?/div>


(一)太極推手的練習方法和功夫層次

    孫老師說:“初習推手時只化不發,專注于不丟不頂,粘連黏隨,以練聽勁為要,以練舍已從人,與彼處處洽合,周身協調一致為本。”孫老師還說:“當與人推手中,能不意而發,將彼發出而自己尚且不知時,方用心體悟此種發勁之妙。遂將神氣散布周身,將彼完全攝于我之神氣之中。至此則可處處預知彼之用勁?!庇纱宋覀兛汕宄乜吹剑刖毢锰珮O推手,必須掌握好兩條基本要領,一是“粘連黏隨”,二是“勁力”。

1.粘連黏隨

    粘連黏隨是太極推手中所特有的一種運動形式,它貫穿整個推手過程中,推手里的一切手法、步法及勁力,都是在粘連黏隨的過程中得以發揮和運用,因此可以說它是太極推手中最基本的運動形式。

    粘,就是粘在一起;連,就是連在一起:黏,就是黏連在一起,不丟不頂;隨,就是始終緊跟對方,舍己從人。粘連黏隨是在練習太極推手時,首先訓練的一種運動形式。只有長期進行這種練習,才能增強習練者的肌膚和神經的感知能力,為太極推手下一階段的練習筑好根基。

2.勁力

    在太極推手中,勁力主要包含有聽勁、化勁和發勁。

    當然還有其他許多叫法的勁力,但是這三種勁力是最基本的、它可以涵蓋和派生其他勁力,如問勁、知勁、懂勁,都在聽勁的范疇內。

(1)聽勁,就是在推手過程中,較手雙方通過肢體間的粘連黏隨,而感知對手的勁力狀態,即對方勁的大小、方向、剛柔、虛實及其變動狀況。這是在較手時必須實施的方法和勁力,是實施其他勁力的先決條件。只有掌握好聽勁,才能做到知己知彼了百戰不殆。

(2)化勁,就是化解對方作用于自己肢體上的勁力,使對方的勁力達不到目的,甚至被我所利用。它既是一種防守,又是由防守轉為攻擊的過渡,是四兩撥千斤的絕妙運用,是放人丈外而精彩漂亮的集中體現,是臝得滿堂暍彩、熱烈掌聲的最佳形式,是太極推手的上乘功夫。

(3)發勁,即在粘連黏隨中,聽到對方勁力的破綻,即抓住機會,乘虛而入,運用技法,發放勁力,以致戰勝對手,它是一種主動進攻或者適時反擊的攻擊手段,也是最后決定勝負的勁力和招法。

    總之,練習太極推手,要時刻掌握好四個字,即多練,多悟。也就是說,平時要持之以恒,刻苦練習,反復體驗,細心領會,悟出其中道理。孫老師說:“蓋因推手非言傳身教、實際研練不可,筆墨述之再多也難盡其法,學者亦難得其妙?!?/div>

    孫老師經常說“時間乘以規矩等于功夫。”也就是說功夫是由每一個動作都要符合要求,同時還要持之以恒時間積累,這兩者所決定。按照規定的要求練習的時間越長,功夫也就越深。功到自然成,這也是千古名言。

    要牢記中國一句名言,叫做“功夫不負有心人”。須知,經過“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樣的努力后就會達到另外一種“眾里尋他干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全新境界。這個全新的境界,就像孫祿堂老先生所說:“到此時,后天之精自化,先天之氣自然生矣。即使年力就衰,如能去其人欲,時時練習,不獨可以延年益壽,直可與太虛同體。先賢云:‘固靈根而靜心,謂之修道。養靈根而動心,謂之武藝。’是此意也。以操手練用工純能以手足靈活,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神氣散布而為十三式,至此時,血氣之力自消,神妙之道自至矣。所以人之動靜變化,誠偽虛實,機關未動,而我可預知,無論他人如何暗發心機,總不能逃我之妙用?!?/div>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和浩特市| 富平县| 遵义市| 罗田县| 平原县| 志丹县| 溆浦县| 吉木乃县| 绥化市| 理塘县| 鹿泉市| 泌阳县| 定西市| 营口市| 威海市| 合江县| 辽宁省| 会昌县| 海南省| 山阳县| 昌江| 翁牛特旗| 吉水县| 新巴尔虎左旗| 阿克陶县| 浮山县| 临江市| 海阳市| 桂阳县| 阳朔县| 长寿区| 连州市| 云安县| 绥化市| 皮山县| 康乐县| 新化县| 准格尔旗| 高台县| 黑水县| 古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