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道隱于小成” |
試論“道隱于小成” 重慶 霍斐然 《周易》學說是幾千年前先圣的創作,用以觀察世界,描述社會,推演事物,指導行為,趨吉避兇,發展事業,走向成功的一門學問。其內容博大精深,百家尊崇,無不引以為榮。它獨具特色,象數一體,有是象即有是數,有是數即有是象,象數不二。它是數代學,而非代數學,它是以數代事,并非用數算事。故以大衍之數筮卦,而非算卦。《系辭》曰:“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可知用天地之數“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乃不同于一般學術思維,不好理解,解者亦每多隨文敷衍耳!《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曰:“古今傳易,舛訛為多,履畜八體,最為害義。”可見學《易》之難,在于自古多有誤導。所幸原文具在,而未遭秦火,應是完整無訛的。只因缺乏應用方法之記載,又無實例供后世學者揣摸,幾千年來又不見有人系統揭示。 近代易學家,杭辛齋《易楔》“用卦第九”有曰:“《易》道之大,乃盡失其用,舉世徒震其名,視為神秘杳渺而不敢問津。嗚呼!是誰之過哉!”不少讀者,每有同感!“反不若壬,遁,火珠林之術為足憑。”(杭氏語)徒具理論,而乏具體操作方法之記載,不能不令人茫然興嘆! 須世傳有京房爻辰納甲法,邵子梅花易數法等,皆節外生枝,另闢蹊徑,用五行定吉兇,《易經》中不見明文。欲求其《易經》原有之法,頗非易事,余也不敏,矢志探求,不畏“智小而謀大”之譏,以冀有所得,而不致“飽食終日,無所用心”而荒度。盡其所能,則無愧于世也。 一、偶有所得 《周易·系辭》曰:“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熟讀深思,頗有所得,謹此三十三字,高度概述了《周易》設卦、排卦、斷卦等之系統情形。 其中“八卦而小成”之句,寫出了大《易》應用之操作模式!此一發現,何快如之!何幸如之!豈偶然哉? “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者,即是指“大衍數筮卦”之法也。“八卦而小成”者,即是將所筮得的卦展開排列為“小成圖”也。“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皆矣”者,“引伸”、“觸類”,皆“小成圖”推演判斷之法也。故對“小成圖”的作用贊頌之曰:“天下之能事畢矣”。 “大衍數”與“小成圖”相對,即用“大衍數”筮出一個六爻卦體,其中包括有動爻或無動爻,以及動任何爻在內。然后按《系辭》“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的方式,排成“小成圖”。故曰:“八卦而小成”。證明《易經》的應用操作方法,即是“大衍數”和“小成圖”。不知象數,如何設卦?不明義理,如何判斷?確是“象數具則義理在其中”。 “八卦而小成”之后,作者繼之以“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之句。可見“引伸”和“類長”必是應用“小成圖”推斷的兩種方法,卻非等閑,不然就不可能使作者寫出“天下之能事畢矣”之辭了。 同時接著寫出“顯道神德行,是故可與酬酢,可與祐神矣。”之句,明文記述“小成圖”法,可以顯示其道之神妙,和道德行為之功能。學會弄通了“小成圖”法,可以應酬事務。可以助長神妙。(是祐神,而非神祐)。可知“小成圖”法為《易經》應用之法。 《周易》學說,是以卦象為主。故《系辭》曰:“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即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八卦以象告”,即用八卦符號描述世界,推演事物,指導行為,走向成功。 二、八卦成列 《系辭》曰:“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毀,則無以見易”。又曰:“天地設位,而易立乎其中也,成性存存,道義之門。”這是明確的撰述用易的操作模式,是應用天地盤之方法,“與天地相似,故不違”。 “成性存存,道義之門”,是接著說完成了卦象的陰陽屬性,存入天地盤中,就可以據此而講述其義理了,所以說:“乾坤其易之門邪”,不是很明確的嗎?“道”字是動詞,作講說解,也是順理成章的了。 “八卦而小成”,是名“小成圖”,是將濃縮的信息展開放大,名曰“小成”,實是“放大”。由因放大,就可以看得清楚,弄得明白。《系辭》對這一“小”字有贊詞曰:“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其旨遠,其辭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隱,因貳以濟民行,以明失得之報。”其中“其言曲而中”就鮮明地是講占筮判斷的情形。“其事肆而隱”者,指占筮之事空間無限,可以任意求索,其義理皆是無形的。故曰:“肆而隱”。這一“隱”字,與《莊子·齊物論》中“道隱于小成”,和《系辭》中“八卦而小成”何其相似乃爾!莊子通《易》,而有“易以道陰陽”之撰述,與《系辭》“一陰一陽之謂道”所論類似,且莊子常常提到孔子,可知后于孔子。“小成”二字當源于《系辭》,豈能巧合如是也。可知“小成圖”法古已有之也。 《系辭》曰:“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此處的“八卦”是量詞與名詞結合在一起,量詞為主,名詞即在其中。是指八卦排列成小成圖之式。故不曰:“陳列”而曰“成列”。“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者,是有因方重,排出“小成圖”,天地盤相重,組成重卦,就產生了六爻,故曰:“爻在其中矣”,即在天地盤之中,內卦三爻在地盤之中,外卦三爻在天盤之中,天地盤相燙,則六十四卦備矣。 朱熹《周易本義》首例“筮儀”一篇,意為《周易》是卜筮之書,辭由象生,象即是卦,卦從筮來,筮由數起,數源天地之數,即是“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又說:“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于扌力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扌力 而后掛。” 由是可知, 大衍之數是用天地數的總和五十五中的大數,故曰:“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其一入于櫝中而記爻,“櫝中六策齊則六爻全,一個六爻重卦即已完成也。 大事用大衍,小事用小成法起卦,即按天地之數成卦: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乾坤艮兌坎離震巽乾坤。 “小成圖”既可用大衍數筮卦,也可用天地數成卦。天地數成卦是三爻單卦,一個數一個單卦,兩個數相重成一重卦,四個數得兩個重卦,可排出一個“小成圖”。《帛書易》卦序排列就是用天地數成卦為排列程序的。同時,由此可證明天地數應用甚早,也證明天地數應用法早有其崇高的學術地位,在《易經》中的應用也是即其鮮明的。 “小成圖”起卦法,即用天地數,便捷靈活,簡單易行。例如口報二一四三。二為坤,一為乾,四為兌,三為艮,合之為“泰之咸”。排成“小成圖”如下: “泰之咸”排成“小成圖”為天盤,重合于地盤“文王八卦九宮圖”上,地盤恒定不動,默記于心,不用寫出。地盤稱宮,天盤稱卦,以便區別。《系辭》曰:“天垂象,見吉兇,圣人象之。”即是以“小成圖”為天盤,為判斷吉兇之依據也。 三、八卦定吉兇 《系辭》曰:“是以君子,將有為也,將有行也,問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響,無有遠近幽深,遂知來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于此。”其中“問焉而以言”一句,可知有問則當答,天下之事多也,非掌握要領不能應付提問,“小成圖”法,根據萬物類象之法作定點,然后用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之法作出判斷來回答。即是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小成圖”法,以地盤為坐標,看問什么事?從什么宮作定點推起?例如問財帛,從巽宮推起。問出行看震宮,問房屋看艮宮,問失物看坎宮,問官運看乾宮,問少女看兌宮,問母親看坤宮,問讀書看離宮,問妻看坤宮,問夫看乾宮,未婚男女,男問女看巽宮,女問男看震宮。天下事物眾多,皆可納入八卦之中而運用。可按六書之法以類象,即象形、會意、轉注、假借、諧聲、指事等法以取象,有《周易說卦》中萬物類象為范本作指導,“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也。 數術以天文歷法為根據,以干支五行為核心,生剋制化為命脈,用旺相休囚作辯證論斷。而《周易》學說,是以現場象數為定點,故曰“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是用“八卦”符號描述世界,推演事物,用“闔闢往來”以定“吉兇悔吝”,以“陰陽”得配失配,正配旁配,順配逆配,以別情勢勝衰。 往來闔闢,多次述及,復贅如下: 乾坎艮震為陽,陽主升,獨坎下降。 巽離坤兌為陰,陰主降,獨離上升。 兩卦相重,以見往來闔闢四象,吉兇悔吝見也。今以乾坤二卦舉例圖之,六十四卦盡在其中矣。《系辭》曰:“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辭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兇,所以斷也”。未嘗不是“闔闢往來”四象之闡述。《系辭》下篇之末,揭示《周易》判斷吉兇之原理曰:“天地設位,圣人成能。人謀鬼謀,百姓與能。八卦以象告,爻象以情言,剛柔雜居,而吉兇可見矣。變動以利言,吉兇以情遷,是故愛惡相攻而吉兇生,遠近相取而悔吝生,情偽相感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則兇,或害之,悔且吝。”已活盤托出,揭示吉兇悔吝判斷之法如此。又明確以:“天地設位,圣人成能”說起。可見天地盤之重要如此。上卦或第一卦為外卦,為天盤中卦。下卦或第二卦為內卦,為地盤中卦。今用圖以說明如下: “愛惡相攻而吉兇生” 愛者,陰陽得配而向心相交為吉。惡者,陰陽失配而向心相攻為兇。故曰:“愛惡相攻而吉兇生”。 “遠近相取而悔吝生”遠者,由內向外,外引不已!下卦上升,上卦也上升,謂之往,往為悔,取象于遠則生悔,悔者吉之漸。近者,內外卦皆向內,內引不已!上卦下降,下卦亦下降,謂之來,來為吝,取象于近則生吝,吝者兇之漸。“悔,吝”者吉兇之中介,轉化之過程,進退之樞機,最難把握。 “情偽相感而利害生”何為情?陰陽得配為情,一個陰卦,一個陽卦,則相感而利生。何為偽?陰陽失配為偽。兩個皆是陽卦,或者兩個皆是陰卦,皆為失配,失配則無情也。于是“害”生。 “情偽相感而利害生”。 凡是向心之卦共有十六卦。離心之卦共有十六卦,外引之卦共有十六卦,內引之卦共有十六卦,總共六十四卦。總結指出:“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則兇,或害之,悔且吝”。 近為內引,又類同向心,即“闔戶謂之坤”,是向心與內引同類,皆屬陰也。 遠為外引,又類同離心,即“闢戶謂之乾”,是離心與外引同類,皆屬陽也。 此謂“近而不相得”者,指陰陽不得配也。為兇為害之類,悔與吝皆然。即陰陽失配而外引為悔,得配為“亨通”。陰陽失配而內引為吝,陰陽得配則為“貞吉”。 此其大畧如此。 四、剛柔相推 《史記·太史公自序》曰:“《易》以道化”。“化”即是講“變化”。《系辭》曰:“子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可見欲知“變化”之妙,當知“變化之道”。什么是“變化之道”?即在“剛柔相推”之中,故曰:“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欲明“剛柔相推而生變化”之法。當從《系辭》中領悟落實。《系辭》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兇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這是《周易系辭》首章,開章明義,首言天地盤,明確指出《周易》應用模式,“法象莫大乎天地”,即指天地盤,變化之道隱于小成圖天地盤之中,實為“剛柔相推而生變化”之情形。 《說卦傳》曰:“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即是“剛柔相推而生變化。”之法則。《說卦》第六章曰:“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故水火相逮,雷風不相悖,山澤通氣,然后能變化,既成萬物也。”最后結語為“然后能變化”,其“變化”二字從剛柔相推中來,就很明確了。 ↑天 ↑山 ↑雷 ↑水 地↓ 澤↓ 風↓ 火↓
位 氣 薄 “數往者順,知來者逆”者, 向外為往,為順,為陽。為外卦。 向內為來,為逆,為陰。為內卦。 凡陽卦,乾坎艮震為陽,為往,為順。 凡陰卦,巽離坤兌為陰,為來,為逆。 例如:“泰”小往大來。外卦為往,內卦為來。陽卦為大,陰卦為小。“ ”故曰:“小往大來”。 例如:“否”大往小來。外卦為往,內卦為來。陽卦為大,陰卦為小。“ ”故曰:“大往小來”。 八卦正配,陽卦在上,在外,陰卦在下,在內。陽順陰逆,故曰:“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正是“一陰一陽之謂道”,八卦四偶之排列。頗具深義,需要落實。 “是故易逆數也”者,是故二字是申述“數往者順,知來者逆”二句之原理,統謂易之數是“逆”數,“逆”者“迎”也,即相對而形成,相迎而已。實指往來順逆相迎為易數之式。今以“賁之咸”為例,排出“小成圖”。演式“坎”宮“剛柔相推”之法如下:坎宮離卦,正推看離宮得艮。 坎宮離卦,旁推看坎宮得離。水火相逮故也。 離宮艮,正推艮宮得乾。 離宮艮,旁推兌宮得艮。山澤通氣故也。 艮宮乾,正推乾宮得巽。 艮宮乾,旁推坤宮得坎。天地定位故也。 乾宮巽,正推巽宮得震。 乾宮巽,旁推震宮得兌。雷風相薄故也。 巽宮震,正推震宮得兌。 巽宮震,旁推巽宮得震。雷風相薄故也。 震宮兌,正推兌宮得艮。 震宮兌,旁推艮宮得乾。山澤通氣故也。 兌宮艮,正推艮宮得乾。 兌宮艮,旁推兌宮得艮。山澤通氣故也。 艮宮乾,進入循環而止。坎始而艮終也。 正推宮位為:坎,離,艮,乾,巽,震,兌。
↓ ↓ ↓ ↓ ↓ ↓ ↓
正推宮得卦:離,艮,乾,巽,震,兌,艮。 旁推宮位為:坎,兌,坤,震,巽,艮,兌。 旁推宮得卦:離,艮,坎,兌,震,乾,艮。 推演之法,繁而不難,剛柔相推,附參天兩地之法,三分兩分,曲盡萬物而不遺。重在“八卦相錯”,可見事物推演之全過程。“八卦以象告”,即將卦象從剛柔相推之程序連接中知其變化之始終。《系辭》曰:“精義入神,以致用也”。“能使人以規矩,不能使人以方圓”。形象思維,應用之妙,存乎一心,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五、小成圖實例 2005年6月份,魏永芳百歲老人,已臥病在床,大小便失禁,非常危險,其親人雖細心照料,十分耽心,8月11日(即農歷七月七日)是她壹百零一歲的生日,能否過得去?會不會出意外?作不作一百零一歲的壽慶準備?求問此事已幾回,怕說不準而誤事,也不敢貿然作答,最后于6月27日(農歷五月二十一日)再三追問,不得已,霍能匡始用小成占具占之,是“泰之比”。用“小成圖”展開分析后,告訴其親屬李先生說:“沒問題,生日過得了,八月份過了會好”。泰,通也;比,樂也。 “泰之比” 問老母,看坤宮。 問七月,看坤宮。 問死期,看坤宮。(坤為純陰,為鬼為死)。 坤宮得兌,兌為喜悅。地盤坤宮加天盤兌卦,相重成澤地萃卦。萃聚也。歸藏得兌為天醫。皆吉象也。自有老母七月得喜慶眾聚之樂,吉象也。 果然百零一歲壽慶盛典有客六十余席,老母笑容可掬,熱鬧非常,順利地度過了。 由于年歲過高,久病纏身,醫治無效,好不容易又度過了半年時間。于2006年正月初八日卯時,安祥去世。從此一小成圖坤宮兌卦旁推之,兌卦看艮宮(山澤通氣),艮宮艮卦,艮止也。艮宮丑寅二支屬之。艮屬陽,類屬陽支為寅月,陰支為丑日,故去世于正月丑日。艮數八,坤宮兌上弦月象亦為初八也。初八為乙丑日。兌正推兌宮坤,坤納乙,日支丑,合初八日乙丑日也。其巧合如此。確是“曲盡萬物而不遺”了。 結束 《系辭》曰:“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此與《莊子·齊物論》中“道隱于小成,言隱于榮華”,有類似之情形。“八卦而小成”,即是用八卦排成“小成圖”,其中隱藏著易道,故曰:“道隱于小成”。“言隱于榮華”者,從語言中可獲得榮華,故曰:“言隱于榮華”。同“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皆屬語言之功能也。可知八卦而小成之后,鼓舞其崇德廣業之行為,促成富貴榮華。未嘗不是因言辭鼓舞運作而成,可見語言之重要如此。 今將“小成圖”原理寫出,揭示《周易》應用之“道”隱于小成。特此寫出,用以就教于高明。 [作者系:當代著名易學家,住址:重慶市南岸長生鎮天文小成樓 郵編:401336 電話:023—62451697 手機:13062331943] 寫于重慶小成樓斐然書室 二00六年二月六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