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注釋
上述六種版本的《經典》,前二《經》名為《玉尺經》,后四《經》都名為《平砂玉尺經》。李本芳《祖?zhèn)鞅尽罚瑑H有《天機賦》和《逐吉賦》二篇,注明為《玉尺經原本》,署名楊筠松著,李三素注釋。因原本遺失,其釋文是作者根據(jù)李公的注釋而作的白話解。《地理大全輯要》收錄本,內分審勢、審龍、審向、審穴四篇。造微、天機、逐吉三賦。署名楊筠松著。沒有釋文。《地理天機會元》和《劉氏家藏葬法》等四種收錄本,其原文和分篇稍有出入,而其注釋完全相同,都是劉基(號青田,字伯溫)所注釋的。《天機會元》本和《劉氏家藏葬法》本標名《平砂玉尺經》。埽葉山房《珍藏版》,標名《地理平砂玉尺經》。民間收藏本標名《魯班平砂玉尺經》等版本的內容,除三賦外,綜合起共有審勢、審氣、審龍、審穴、審向、審砂六篇,茲就其原文和注釋分篇以作者按分別評析于后。
第一節(jié)審勢篇(按:應為審龍篇)
【原文】天分星宿地列山川仰觀牛斗之墟乃見眾星之拱運俯察岡阜之來方識平原之起跡。
【劉釋】五行之氣在天成象而日月星辰見焉紫微太極起於亥子之中天市東垣起於寅卯之區(qū)少微酉液在刊兌之間,太微南極在巽已丙之首中有一星尊居於內而二十八宿環(huán)遠於外故牛斗之墟左為帝星所居之處其列宿則隨斗柄所指而拱向之附天而行是謂天經五行之氣在地成形峙而為山岡垅阜散而為平原都濕流而為江淮河漢故山川之流峙莫非是氣之凝布然平原曠野皆根於岡瓏分布丁維而成形故察岡阜之所來則知平原之發(fā)跡矣。
【今按】這是古人的觀點,“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認為天上的星宿分布于周天,因而地面滿布于四面八方的山脈和水流。只要去仰觀天上牛宿和斗宿與眾星拱向北斗,就知道地上眾福拱運于皇朝(或指中原)。再俯察山脈和水流的由來,才知道平原岡阜和川流的起跡。這種觀點是不符合現(xiàn)實的。太空的星宿是布滿于太空。郭楊風水的觀點,認為太空是充滿著生氣(陰陽氣),所有太空的星球,都屬于生氣的范疇。地球世界都是地(球)中發(fā)生、發(fā)展、運動變化的生氣。發(fā)而生于地(球)表面的萬物、山垅岡阜,是生氣發(fā)生發(fā)展運動變化運動在地表的表現(xiàn)形態(tài)。川流、湖泊、澗溪,是土(山脈)生氣,氣生水的過程而形成的。
【原文】萬山一貫起自昆侖
【劉釋】山龍之散見於地雖有千萬之多而其龍脈之來皆出於昆侖按搜導祿及地志鄙言昆侖山高一萬八千九百四十七里中峰齊天在中國計之昆侖則在西北乾兌之間實天下山川之祖而五頂之人中國又眾山之大宗也。
【今按】據(jù)《辭海》載昆侖山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間,東延入青海境內,長約2500公里。古老褶皺山。西段為塔里木盆地、藏北高原的界山。西北—東南走向,北坡較陡,海拔5000—7000米,主峰木孜塔格山(7725米)。在新藏邊境;其它高峰有慕斯塔格山(7546米)、公格爾山(7719米)等。東段成東西走向,東延為布爾汗布達山及及阿尼馬卿山,南部為可可西里山,東延為巴顏格拉山,在四川邊境與岷山及邛峽山等相接,成山原狀。多雪峰、冰川、火山、溫泉。新藏公路通過山地西部。
【原文】乾坤坎離總歸絕域,而西通瀚海艮震與巽三條入中國而五岳分居
【劉釋】乾坤坎離兌五條分歸西北及正南入無夷蠻種之地龍脈出析俱不可考惟艮震巽三條獨入中國分居五方為五岳之山又中國山川之大各處分勢施生東南已巽行龍出身行十一萬九千六百五十里入海結帝之都三起蛟龍之地一百四十七水穴三十六其間產忠貞育英才出圣君賢相者七百二十穴聚精拔秀為卿士大夫之地不計其數(shù)寅艮行龍出身八萬四千一百里入海結帝王之都一起蛟龍之地七十二頂穴一十有八其產大圣人之地五出賢人良相五百有七穴為卿大夫之地不計其數(shù)申卯行龍行八萬一千五百六十里止於伊洛里澗之交結帝王之都三起蛟龍之穴十十有四產圣君賢相侯伯五百五穴其間鐘氣發(fā)秀為卿士大夫賢士之類北艮巽之穴尤多。
【今按】原文的意思:所有的山脈都是發(fā)源于獨一的昆侖山。分支朝乾(西北)坤(西南)坎(北方)離(南方)及兌(西方)延伸到隔絕的遠域(外國),西面又延到翰海(《索隱》北海名,群鳥之所解羽,故名。《廣志》在沙漠北。)而東北方是丑艮(東北)行龍。這都是古人的觀察,關于昆侖山脈的分布,《辭海》所述較可靠,而最可靠的應該是大地測量的《地形圖》。艮(東北)震(正西)巽(東南)三條入中國而分居于五岳(古稱,東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華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原文】是故黃河界而西北丑艮行龍。
【劉釋】黃河之水派自昆侖艮寅之左甲卯之右界艮丑于東北之首限甲卯于是正東向東曲折百流入中國至河套之北出陜之左而山西等路右臂至汴東南左紆徐州之東北入海故河之西地乃丑艮行龍寶為坤艮之氣入首故燕冀至青兗之地多坤艮結穴自右轉為坎局。
【今按】黃河上源馬曲(約吉宗列渠),出青海省巴爾額拉山脈,亞拉達澤山麓,卡日曲出各支各雅山麓,在鄂陵附近相匯,東流經四川、甘肅、寧廈、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等省區(qū),在山東省北部入渤海。沿河重要城市有蘭州、包頭、鄭州、濟南等。西北丑艮行龍,是昆侖山的西北方,是向丑艮(西北方)行龍。
【原文】長江限而江南巽辰起祖。
【劉釋】昆侖東南孤角分條自康姑九萬八千七百五十里出西無天竺西番南界曰六國山之北一萬二千里通巴西之慶鵬山分枝三派左股出陜之南為雍之右衛(wèi)中股歷憑旗發(fā)派為荊襄之南行渡祁山起南岳行山為離宮之火星憑旗右股作成都之左。
【今按】長江是我國的第一大江,上源沱沱河、出青海省西南邊境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雪山,在囊極巴隴納當曲,后稱通天河,南流到玉樹縣巴塘河口以下,至四川省宜賓市間,稱金沙江,宜段以下始稱長江。宜賓與宜昌段又稱川江。枝城到城陵磯段,名荊江。揚州以下,舊稱楊子江。流經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微、江蘇等省區(qū),在上海市入東海。全長6300公里。
【原文】惟寅甲卯乙之落脈,為河江中柱之根基。
【劉釋】河源之左自寅卯憶當震之首落脈起帳出一萬四千里為蘭花媾至三萬三千七百一十六里為喬黎山至一萬九千里入榆莢山過西域無胡南幕西首山行一萬二千二百五十里入中國至幽谷漣奇為秦漢又一條分至南楚之北界一條分至同原之北界入河中條之洛長江東限黃河西流馀氣及淮楊通秦入海是知震脈之落為江湖之中柱其龍獨尊,其氣獨正,出震入離大都區(qū)中年悠久民安物阜文士萃出風氣正直民無佞奸上下從化皆其應也
【今按】原文的意思是,只有東方的落脈,才是黃河與長江的中柱根基。
【原文】岡垅平原之分別猶體骨肌肉之相附肌肉兩于骨外,血脈行于肉中,知血脈流動之情,見肌肉榮枯之理。
【劉釋】 幾山脈起自昆侖為山之首而氣脈之行因山而見猶人體有骼骨之格氣絡流行分布而散漫為土皮猶人之肌肉土不離山猶肉不離骨也乃知平土元氣皆根山。
【今按】岡垅平原之分別,不可以與體骨肌肉相附比擬。高峰與岡垅平原,都是地中生氣,發(fā)生發(fā)展運動變化作用在地表面的表現(xiàn)形態(tài)。所謂平原,并非理想中的水平平原。在風水領域的平原,是無數(shù)大小細微的支龍所構成。假設除去地表的龍脈,就不可能有地表的存在。一句話,地表面,全是龍脈構成的表面。
【原文】是故眾水趨歸東北,而坤申之氣始生。
【劉釋】大凡坤申行龍水必起流東北其氣脈之使然也故水神倒東北而行者,其地多坤申之氣。
【今按】其意是,知道了諸水流向東北,必定是從西南(坤申)來龍。
【原文】群流來向震辰,乾亥之龍秀育。
【劉釋】假如眾水流向震辰之方交會合流而去則上脈元來必自乾亥行龍故求龍于東南之交者始真轉關則壬子龍亦結地坤申之氣左關者亦可取惟離巽震艮氣之不入故尋龍者不當于乾亥之砂頭立穴也。仙曰東南水聚之處界水倒右有震穴界水倒左向北流兌穴離艮巽三龍決不宜下龍從西北方來水自東南合者氣脈水交媾情意已在震巽元逆至之理。
【今按】其意是,諸水流向東南(震辰),必定是西北(乾亥)來龍。
【原文】甲卯成胎,不食酉辛之氣
【劉釋】震龍入首向西則西為震氣之至而東為氣出之門故向砂之西首立穴是氣止水交之年乃為真穴若自東首立標則收辛酉兌氣入穴原水交于西豈有兌氣返東之理所謂不食酉辛之氣言兌氣不入于東而震龍不食兌氣也時師不知龍脈之起止不向水神之來去不明地氣之所從只看坐對指東書西盡而謬立標穴其擠人于害不可勝言矣。
【今按】甲卯屬東方木,酉辛屬西方金,金克木,所以甲卯不食酉辛之氣。是論五行生克,與郭楊風水不符合。
【原文】午丁生息,豈乘坎癸之靈。
【劉釋】午丁行龍者水神必自南而向北合流而去凡見此水步龍立穴須向水流交合之處求之則午丁生息之氣始聚而成地若不于水城出合之所而反向南之土水處立穴是乘坎癸之靈非穴也下之必絕。
【今按】午丁屬火,坎癸屬水,與前者同為受克制,也與郭楊風水不符合。
【原文】觀眾水之交衿,而雌雄乃見。
【劉釋】山為雌而水為雄猶人之見男女也龍盡水合雌雄交會猶男女合而媾精也此玄妙之處萬物化生之大關也然男女之玄門任督二脈之盡故男女媾則兩尾相對猶山盡水會之處正牝牡交媾之妙含英育秀于此可見。仙曰龍至水交之處方止脈盡氣聚乃為真穴也不合衿則龍脈未止龍脈不止則氣行未住故尋龍定穴必于水交之處求之方是。
【原文】察萬里之平垅而首尾當知
【劉釋】平原曠野雖萬里之遠而求真脈之所自必有山龍以為之根猶四肢分職而元首在上起處為首止處為尾其理一致故尋平洋之地必求首尾之所自然后察其水神之去來以觀其交會止聚之情則真穴自見矣。敬仙曰昆侖山天地之首也五岳四瀆者心腹也支流分肢散于八極者四肢也以中國而言五岳者萬山之首也如山之首可以循脈之分知脈之分可以見龍之止矣。
【今按】郭楊風水以山(龍)為雄,水為雌,蓋水為山(龍)所生。其意是,觀見諸水會聚,以龍為雄,水為雌的龍水交會就可以明白。若審察很長的平地龍(平)或山地龍(垅),它的起祖(首)和龍盡處(尾)都可以知道。
【原文】縱是回頭顧祖之龍,豈脫父母本生(應為身)之氣。
【劉釋】雖云甲卯行龍不食酉辛之氣然亦有回頭顧祖者如甲卯行龍而氣脈返向甲卯結穴有名顧祖之地雖逆回成穴而砂頭起腳須從震宮發(fā)來關轉逆水向震乃真轉關處若被水流斷則父母本生之氣已為水神隔絕矣非真地也右關水左倒兌氣入首從兌局作用左關右水倒乾氣入首從乾局作用又不當以震氣立法取之舉一龍而七龍之法同例。仙曰兩砂并出股長股短邊粗邊細其短而細者必縮粗而長者必伸粗大雄急勢必曲折向砂之短處挨歸故多結回龍之地及盤龍之地或為下砂所壓而曲 折轉關者亦有回龍盤龍之穴然必得父母本生之氣不脫始行之砂隨水轉關而成方為大地。
【今按】其意是,縱然是回頭顧祖的龍,也不會脫掉祖龍的生氣類別。
【原文】故順水直沖而逆回結穴,方知體段之真。若還逆水直沖而合衿,在后斷是虛花之地。
【劉釋】回龍之地其砂頭不從本生之方而來但只逆水直沖而上其水流向背后交合者皆非真地時師指曰上水魚飛天龍者甚謬雖其體勢宛轉坐應整齊亦是虛化蓋合流在后則其砂之行氣終趨向于交衿之處也。
【今按】原文欠通。所謂“直沖,都是逆水。”若是順水,就不沖了。
【原文】平原曠野鋪氈,細認交衿。
【劉釋】有數(shù)百里平洋之地前后左右又無溝壑溪澗如鋪氈設席一望無際此等形體既無水神可考其出入又無岡阜可辨其來去何以察其龍脈之行止穴情之定否如見此等平地必有微茫之水可觀蓋溝壑之水必有所歸而微茫之水去流亦足以察其龍脈之行止凡水必歸趨于卑下而低瀉之處為眾水之所歸雖微茫之水亦可以見其會合交會于東則尋兌氣之入首交會于西則尋震氣之入首細心詳察必得真情。古云高一尺為山低一尺為水正為平洋平原曠野之地立法。
【原文】極垅平坡月角,詳看佳結。
【劉釋】山垅窮盡截頭掛角鋪出平坡左右無水夾隨行送前無溝壑溪澗界合如此落頭雖無水法可辨然其龍脈之出若有真龍結穴則其氣止融聚之處必有正脈垂落或微茫以界于左右分砂翼上首如月角之出兩肩兜轉護衛(wèi)周匝或一重二重或四五重雙向前兜堂收氣或左右肩肘抱出砂頭宛轉曲折到堂橫過做微茫案應者其地方真或從別支分脈曲折到堂直拜堂局分兩翼復宜于本砂之左右者亦佳故看平地落頭無處尋其佳結只于月角兜收與不兜收砂頭轉匝與不轉匝而龍之住穴之結與不結方見又有四五山頭出腳平坡龍辨其何山落頭長何山落頭短旁角從何方兜轉則知其五山和所交合成穴其法尤微得此穴者富貴雙全萬子萬孫一二百紀福。
【今按】其意是,平原曠野,長草如輔氈的地,要詳細看宅是否交衿,垅龍的末端有平坡,或月角,要細看它的佳結。
第二節(jié)審氣篇
注:《地理大全輯要》并在審勢(龍)篇
【原文】龍分三八,氣屬五行,定陰陽消長之理,明孤虛旺相之因。
【劉釋】地支一十二位以四維八午配隸于交中并而為二十四位以甲庚壬丙隸于四正之宮乙辛丁癸隸于四庫之地乾坤艮巽隸于四維之方三合以亥卯未屬木而乾甲丁從之已酉丑屬金而巽庚癸從之寅午戌屬火而艮丙辛從之申子辰屬水而坤壬乙從之。
【今按】釋文離題。所謂三八,三是指龍的勢、形、穴三者。八是內藏八風的。是說明龍的要求勢強、形順、穴的,要四面八方藏風,而生氣不噫噎而成風。氣屬五行,說明生氣是“五土四備”。龍分三八,生氣以五土定陰陽消長之理。借此以明孤(單陰獨陽為孤),虛(陰陽不交為虛),旺(當令者為旺),相(受生者為相)之因。
【原文】是故壬癸來自兌庚,乃作體全之象。坎水迎歸寅卯,名為領氣之神。
【劉釋】壬癸為北方之水水龍自庚兌而來出自印綬之鄉(xiāng)從生趨旺秀氣乃全。甲卯為東方之木,水神領氣,入東方生甲卯木是坎龍行體木龍入局水木相生秀氣乃出此言旺龍乘生氣而結局體制也。仙云坎龍自西兌出身震龍自北方出身皆不犯氣 克泄而鐘靈萃秀周密完固若入首一節(jié)更不混關殺如坎龍單行卯龍單行不與寅甲壬亥相間,則水木之氣清純而穴貴雙全矣。
【今按】癸壬水來自兌庚金,是水為金所去。坎水迎歸寅卯木,為水生木。
【原文】三陽交泰而震星呈祥,四伏生嗔而天罡蝕氣。
【劉釋】丙午丁為陽之地氣屬南離從震坎二方起祖則廉貞貪狼之氣趨至南離而火神愈明且秀此是長生發(fā)足旺方入首之意也然火炎而性烈又自東方行龍則猛威之性恐為回祿之災須得坎方有山水相制方妙或生坐穴亦可辰戌丑未為四伏蓋四金之地五龍所畏天罡所臨之地為貴人不立之鄉(xiāng)故曰天罡蝕氣凡龍入首若犯辰戌丑未曰四伏生嗔立見災害楊公云先看金龍動不動即此忌也。敬仙曰若午龍從雙山三合作戌向或艮向者多不發(fā)福乃助火反禍之故也。更坐火穴則殺到局必主回祿從納甲作壬向者極妙若巽辛二龍入首切忌辰戌決難立穴即出少亡孤寡子孫絕嗣間有丑未二龍從丁癸行者略通亦宜避其正落也。
【今按】三陽交泰,來自陰陽消長的消息卦,(辟卦),一陽始去,復卦。二陽臨卦,三陽交泰卦。時為正月,建寅,月令孟春,震木旺于春,因而震星呈祥。四伏,為子午卯酉,為四局帝旺,嗔氣,充滿旺氣,而天罡為辰戌丑未為四局墓庫。蝕氣,侵蝕之義。其意是四伏氣旺,則侵蝕天罡(四墓)墓氣。(即子害未,午害丑,卯害辰,酉害戌)。
【原文】金臨火地,自焚厥辰,木入金鄉(xiāng),依稀絕命。
【劉釋】兌金行龍趨向午丙立宅是金臨火地向上火來克金為自焚厥尸矣若轉至丁龍入首則為陰陽趨至已宮入首為旺龍趨生雖已丁屬火亦不忌也。甲卯水行龍至坎宮雖曰得生若轉至兌申庚西方上到頭則木入金鄉(xiāng)而受制絕命。如見乾兌則當從金氣取用而宜以木論也。(木龍長而金氣短豈以金),氣短其入首逢金克而絕命不成穴矣。
【今按】金臨火地,為金受火克。木入金鄉(xiāng),為木受金克,均大兇。
【原文】火龍畏見兌庚遇北辰而自廢,東震愁逢火劫,見西兌而傷魂。
【劉釋】丙午行龍向西兌則火為金氣泄剝而展至亥寅之地則火氣廢絕無余矣,甲卯行龍向丙午則木生火氣脫復入金鄉(xiāng)申酉入首則木絕于寅而魂氣俱傷矣。仙曰此言火龍不當從兌坎結局木龍不當從離兌結局如震木在八將之列丙丁在秀花之宮行龍出身木秀麗然入首受制亦不是局坎兌入首本是清貴不宜木火行龍也。楊公曰行得好不如立得好此言有理。
【今按】上釋無誤。
【原文】是故,陽龍左旋,從生趨旺,陰龍右歸,自旺朝生。
【劉釋】然皆要得生旺之木氣莫犯鬼劫克泄其本生之龍為美若克劫則不成體制矣。仙曰陽龍左旋從木生上起長生順行如水長生居申沐浴酉兌冠帶戌臨官亥之類陰龍右歸從死位上起長生逆行如水土生于卯沐浴寅冠帶丑臨官子帝旺亥之類其排山起運陽龍從左陰龍從右如坎為水坎戌寅戌辰戌午順布六爻以定才官父子兄弟之屬巽為木辛丑辛亥辛酉逆布六爻以定才官父子兄弟之屬各從所在方位砂木吉兇而斷之萬無一失。
【今按】此原文與楊公風水不符合。楊公風水法。乘生氣,即乘龍氣,龍水并論,龍屬陽而水屬陰,龍水各論,則各有陰陽。乘生氣,即乘龍氣。無論陽龍陰龍,都是左旋,從生趨旺。
【原文】故喜來乘于進氣,切忌陷于休囚。
【劉釋】此格上言龍脈自生方入旺方或旺方入生方皆為進氣若生旺二方歹行至死絕之地入首結局者陽入休矣龍體雖秀亦無用也。
【今按】楊公風水法,是乘生氣,乘生旺氣為吉,而所謂“迎生接旺。”。沒有什么“進氣”或“退氣”。龍氣微弱為休囚氣,但非“破旺沖生”。
【原文】到頭囚謝,旺水聚而財?shù)撚纫恕H胧姿ノⅲ駮攵】删取?br>【劉釋】來龍入首之休囚而或得官旺水聚明堂則龍穴雖兇而外氣清吉亦能獲財或得長生之水氣流至局前則內氣雖廢而外氣不絕亦能興旺,人丁終不致于絕嗣。
【今按】此節(jié)像“外氣所以聚內所”,與《天機賦》重復。《天機賦》云:“人丁系于長生,財?shù)摳诠偻J且陨茫骨Ч拧9偻劬郑车撊f鐘。
【原文】所貴雙興并至,那堪兩敗重逢。
【劉釋】得生旺之龍而又見生旺水神到局此謂雙興并至則富貴綿遠發(fā)福悠長。人丁財?shù)搩蔁o所欠若不能用向收制龍穴休囚而水神朝局又見囚謝是謂兩敗重逢必致敗絕無疑。楊公為人救貧只用向上五行論水法出入之吉兇衰方水來向胎養(yǎng)。則衰水已在生旺方矣以向就水因水立向此收山出煞,玄機救貧續(xù)嗣之妙用也。仙曰楊公立雙山五行之法以來龍入首用二方取生旺之位者立法之經制也砂水不合而以向合從向上取生旺之位者用法之權也,水不合局而以向上取之是取生氣之吉以為人造福耳益以內氣雖吉而外氣或兇從內氣立向而不顧砂水之美惡則外氣亦能損內氣故有吉地而多兇者,此也。楊公深得于此法誠救貧之奇術也。
【今按】雙興兩敗之義如劉釋,唯“用向收制”則屬錯誤。
【原文】生氣短而死氣長兇多吉少,死氣短而生氣長福重禍輕。
【劉釋】幾來龍身生旺之氣長而入首死絕之氣短則始遷之時必致生禍及至龍步行運到生旺之處便能發(fā)福故吉多而兇少幾龍身死絕之氣而入首生旺之氣短則初葬,雖吉而龍運步至之時必生大禍故兇多而吉少仙曰入首休兇者有砂水可收則歸向上便初葬之后亦能發(fā)福不致受休囚之禍無砂可收則以入首從生氣立向亦可(彖曰平砂千里龍陌二條)。
【今按】原文有誤,生氣與墓氣,不可以對稱。墓氣只可以與生旺氣對稱。因生氣的范疇包括了生旺休囚墓等氣。
【原文】顧祖回龍,逆勢重于舉鼎。遭傷歷劫,進氣輕似鴻毛。
【劉釋】過頭祖盤顧雖曲可愛勢力若有舉鼎之重而來歷之地若遭鬼氣分劫至于入首之處英靈耗散似鴻毛之輕矣。言盤龍之地福力返輕示人不可以愿而逐指為大地也顧祖回龍地最要水纏玄武則氣力乃鐘不然后氣脫去反為不美。仙曰水龍轉離既泄于火歸于兌復戰(zhàn)于金經歷多少克耗故經曰來龍之勢重而入首之氣輕縱發(fā)富貴其能久乎是故壬剝癸,癸剝壬水龍互用而自純。坎龍入首而本初之氣得壬癸互換不失本方體制則始不犯鬼煞孤空之耗。故云水清寶瓶互用而自純益言龍不雜也然得癸方為一。
【今按】其意是,回龍顧祖的逆勢,雖然重于舉鼎,若駁換中途每遭劫傷,即《葬書原著》所述“傷其胸肋”,其所作用于生氣的效果,也是輕于鴻毛,郭楊風水的《詞典》沒有“進氣”一詞。
【原文】是故壬剝癸,癸剝壬,水龍互用而自神。丁換丙,丙換丁,火氣相須而不疚。
【劉釋】丙丁皆系火神丁龍換丙,丙龍換丁雖是陰陽相雜而不純然為一家之氣故丁龍不以丙陽為病丙龍不以丁陰為害所謂相須而或質者此也丙為陽火但理氣凈陰凈陽又系陰也故丙丁皆吉。仙曰壬癸雖屬陽龍而亦自有秀氣非若寅甲之北也故壬癸互用而亦純丙丁相須而不疚與寅甲與卯用行申與酉同行辛已與丙丁同行則氣雜而有病矣。
【今按】其意可也。因此,水龍駁換水龍,一直到頭,自然得福。或火龍駁換火龍到入首,當然得福而無疚。原文用字不當,壬癸同屬水,丙丁同屬火為正五行。與郭楊風水七十二龍五行和四局龍水交會不相符合。即壬屬水龍,而癸屬木龍隨龍水。丙屬火龍,而丁屬金龍隨龍水。
【原文】亥龍忌雜乾壬,許通一路。巽地怕兼辰已,只愛單行。直受無庇,曲來有玷。
【劉釋】乾與亥同宮乾陽而亥陰壬與亥交界亥陰而壬陽二氣本不相通故亥氣犯乾壬者必絕止宜直受不宜曲折故許通一路如帶乾壬而來立穴犯之不可須避其所犯疾歸亥上,其巽龍與辰已同行亦然犯已氣未必盡絕侵辰氣則人無子遺唉。
【今按】原文是論正五行,其意是,亥水龍忌雜乾金和壬水龍,只允許雜壬水龍一路,或入首前一節(jié)金生水龍。巽木龍怕兼辰土和已火龍,因巽、辰、已三者五行各異,因而只愛單行。直行既不能受庇蔭,曲行則有過失。
【原文】寅甲艮何堪并至,酉庚辛乃可雙行。乾坤二位到頭雖發(fā)福,而終歸敗絕。辰戌兩龍入首縱利達,而世受孤寒。
【劉釋】艮龍為六秀之尊得之富貴極速然與寅甲同界出其身八首若有毫厘之差,則福咎頓異若犯丑龍同行雖為不吉然不失陰陽一體,尚可裁穴則寅甲之不可毫厘犯也酉與庚辛總為一家庚雖穴清亦為同氣故三龍雙行換互入局亦成大地不比寅艮之多庇也。乾坤 老亢退居西北南以其生氣竭也故龍自乾坤入首者砂明水秀外氣清靈亦能發(fā)者然老陰終無生息故必歸于敗絕敗亦其理之必然故后天之卦以乾坤處西北西南此之謂也。
【今按】寅甲木龍剝換艮土龍,則土龍受克制,是不可互為剝換的,。若是酉庚辛同屬金龍,而剝換到入首,無疑是福重而無禍。若是乾金龍剝換坤土龍入首,雖然會發(fā)福而終歸要敗絕。辰戌二龍入首雖利達,因是金亢而世受孤寒。
【原文】是故辨方定位,究二十四字之興衰。立穴朝迎,察七十二龍之關煞。龍落空亡,須明避忌。向如克制,亦達推移。審陰陽相見之宜,察曜氣侵凌之咎。惟明覺不昧,領會通神。
【劉釋】五行之氣土從水寄為四維東木西金南火北水各有方位而其生其旺,并從一十二支辰之中配以四維八干如水土生于申旺如子之類于二十四位上究之知其興衰休廢以為穴審龍之法而為納水得氣之要也。十二支辰各配以渾天甲子甲丙戊寅壬乙丁已辛癸所屬之納音如甲于乙丑金丙寅丁卯火之類及甲乙巽丙丁坤庚辛乾壬癸艮四維八干之圭甲空亡共七十二龍以審來龍立穴之關殺避其所侵趨其所喜更以六十龍均分于格盤以辯坐穴之關殺如癸龍當壬子已丑之間空亡宜避乙丑龍而坐于丁卯是以金龍而坐火穴矣火穴而受水同為何克穴鬼氣侵穴法。即當避他如三百六十五度穿山甲于透地渾之殺者亦宜勾求。龍落空亡即七十二龍之說思圭甲空亡之法也至如向制向生之訣。楊公用玄空五行以消息之收二十四山八水四金五行之生克以定避忌之方此一法也,又有用縫針取渾天六十龍五行以消息之此亦一法也又有穿山透地用三百六十五度五行以消息之此又一法也立法多端理難歸一兼行,并用多莫取決只從玄空五行。如楊公大法亦無不驗。仙曰穿山渾天甲子園布三百六十五度按二十八宿分金過度配五克。行,所屬是名星度五行用之如穴配如穴坐火喜對面水火星度水見火則相克火見火為比和故曰,若火見水為克,木見金為克出所謂相戰(zhàn)則兇也又如亥山。入首坐乾向巽要得透地龍水度為生氣主富貴雙全坐火度則犯關殺必傷人丁,而敗財?shù)撘映欠羌毠识箮熆善埱艺`人哉。艮見丙巽見辛兌見丁震見庚坤見乙乾見甲離見壬坎癸為陰陽相見。如艮龍到頭別無山水可收可避而丙上有山水相應。則向首宜指丙方為陰陽相見蓋艮自與丙配意氣相悅猶夫婦之翕合也,自然發(fā)福。若指他向則與艮龍氣不相干矣,他放此至如曜氣之侵凌。歌曰坎龍坤兔震山猴巽雞乾馬兌蛇頭艮虎離豬為殺曜犯之墓宅一齊休。假如巽龍到頭酉為殺曜其方有砂來應或水歸堂,各為惡殺向首亦宜忌之若用雙山五行三合論之,則以生龍朝旺反受其禍又向巽龍見酉水到雖不向西水則三合難收,故特舉之耳余仿此亦且余仿此亦且有害而況可以向之耶獨巽龍。仙曰坎龍忌辰水坤龍忌卯水震龍忌申水巽龍忌酉水乾龍忌午水兌龍忌已水艮龍忌寅水離龍忌亥水向亦相同互相避忌者何也,殊不知坎水受辰土克坤土受卯木克震木受申金克巽木受酉金克乾金受午火克兌金受已火克艮土受寅木克離火受亥水克此名八曜殺縱真龍古地犯之召禍不輕故八卦之刑害有如此。二十四山之興衰七十二龍之關殺甲之空亡曜氣之侵凌惟明覺者,為能察之而不昧或避或忌領會于心通其神妙然后能盡美盡善奪造化改天命救濟人貧。
【今按】其意是,因此,辨方定位,要看二十四山向正五行駁換的屬性。而審明它的興旺或衰敗。立穴朝迎,就要明察七十二龍的關煞(如正針子宮的甲子金龍為休龍,丙子水為旺龍,戊子火龍為死龍等)。龍若是落十二支氣大空亡或二十四山小空亡,就必須避忌。其坐穴定向,又必須慎于推移。其次審察陰陽相見,而不可陰陽駁雜,以及曜氣的侵凌,而明其咎。所有上述,都要明察不昧,領會通神。
節(jié)評:
一、本節(jié)名為審勢篇是錯誤的,其內容純屬審龍,應為《審龍篇》。
二、審龍,就是審龍氣,因此,《審氣篇》是多余的篇名。
三、本節(jié)末段所述,態(tài)度明顯,純屬江西之法的以向為主正五行,論陰陽玄關竅風水法。與郭楊風水,與七十二龍為主的玄竅法不相同。
第三節(jié)審龍篇
(按:應為審勢篇)
【原文】詳觀先圣之遺言,方識尋龍之要訣。砂行水輔唱隨聯(lián),夫婦之情。水繞砂回拜舞聯(lián),君臣之象。
【劉釋】古先賢哲如楊筠松作尋龍賦有平地青龍之要訣。楊向答有浪花滾月蘆花三裊等語劉江東有鋪毯展席田角兜筌之說,考其理因得平地尋龍之訣始與山龍同術而水神出入尤緊于山也故下文先以砂行水輔發(fā)之。經云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外氣所以止內氣為水之母水為氣之子,水行則氣行水止則氣止水界乎處,則氣止于內故凡龍行則水自隨如夫婦之相隨情諧意協(xié)亦理之然也。凡龍之所止則四方之砂自然回顧雙雙顧局砂回則水自然還繞局外交流到堂悠悠洋洋止而不動聚而不渙如拜如舞類臣之見君肅然欽伏也,仙曰砂回頭伏盤舒如舞拜之象而水之來去屈曲之玄亦若舞聚畜不流亦如拜又曰其靜如拜其動如舞。
【今按】“先圣之遺言”指的是東晉郭璞《葬書原著》,如果指楊筠松的《著作》,“先圣”指的就應該是楊筠松,那末作者就是元代劉秉中。“砂行水輔”,即龍行水輔,符合郭璞《葬書原著》土者,氣之母,有土斯有氣。氣者,水之母,有氣斯有水。“土行氣(水)行”的理論和楊筠松《青囊奧語原著》、《天玉經原著》的“龍水交合玄空”的郭楊風水理論,喻內乘龍氣。“水繞砂回”,即朝海拱辰。符合《葬書原著》的“外氣所以聚內氣”的外氣。亦即君臣之象,喻外接堂氣,即環(huán)境氣。以內外因共同起作用。
【原文】是故真龍發(fā)足之初,猶萬馬奔馳之勢。砂如浪涌,水如鱗交,簇擁向前,誰識方來之跡。
【劉釋】大低真龍之行砂隨水輔如萬馬奔馳之勢不可遏也。真龍出身其送從之砂夾輔推擁如浪之涌重重疊疊順水流蹌絕無回頭及反背之勢水從砂去如魚之鱗或分或合或合復分如鱗之交隨砂而行滔滔向外不蓄不聚此真龍出身之勢如此形體豈易得哉今之術師一見砂頭方正便指點曰某龍某穴豈知龍有真體出身發(fā)足有住不住有正龍傍龍有真氣偽氣望砂點穴亦誤人矣。
【今按】其意是,因而凡屬真龍自祖山開始降勢的時候,好像萬馬奔馳,砂如浪涌,若水之波。水如鱗交,層層疊疊,簇擁向前,這就是龍脈開始奔騰的跡象。
【原文】水似橫弓,砂猶勒馬,軍屯戟列,孰知止扎之蹤。
【劉釋】凡龍到頭則送從傍砂雙雙回頭相顧猶如勒馬四水交流過堂橫聚環(huán)抱如弓案應龍虎側列如戟屯伏如軍有此形勢方見真龍止扎不去乃結地也。今方術者一見砂頭水面方正不出向之合流交會而竟從點穴亦誤人矣。大凡真龍結穴,不在長流大水之傍,亦不出大水之門。多結于兩水夾流之中旁有獲送砂而來直至入首之處群砂顧局或展開作案或纏或繞或選外遮后擁必不出身露體獻頭露面以泄真氣。古人云好龍卻是閨中女帳幕藏身不露體正比謂也。
【今按】其意是,水像彎弓的環(huán)抱穴場,眾山如同勒馬屯軍備戰(zhàn),排列得一排排,一層層,好像眾臣朝帝王一模一樣。
【原文】龍未住時,其來如逐。龍既住時,其止如伏。左砂右歸,右砂左錯,眾水朝堂,群龍躡足,注氣凝神,雖招之而不來,前后關鎖,拒之而不去。
【劉釋】龍未住時其來如逐龍既住時其時止如伏左砂右歸,右砂左歸,眾水朝堂群龍躡足,真龍未住其勢逐逐而行不容止也及其止也其勢即伏靜而不動左砂到堂向右或右砂過堂向左而四畔環(huán)扼明堂其送從之砂躡足而朝拱護衛(wèi)如此方是真龍住歇之勢。
【今按】其意是,龍未住時,它的來勢如同賽跑,一個追趕一個。龍既住時,好像禽伏獸蹲地伏在地面。青龍砂右歸,白虎砂左彎,堂前諸水會聚,群龍住足朝穴,注氣凝神,前后關鎖,招之不來,拒之不去。
【原文】故之水交砂會之方,乃見真龍入首之地。勢或涓涓,情猶赴海,鴉飛雁行,極目天涯。流神渙散則不歸,龍尚去而不住,微垣星散而不顧,氣尚行而未收,雖或開門立面,須知風翼游鱗。總然蓄水為關,亦是斬腰截氣。長砂展席,取一節(jié)于支流。大塊鋪氈,求至純于配合。參透玄機,實可挽回造化。古先秘訣,豈容輕度非人。
【劉釋】水交于局前砂會于左右此見龍勢歇泊之處而尋龍必須先看其局前后左右之勢何如然后詳其體制之美惡方可以得其情狀吉兇休咎之跡也。涓涓赴海,言水去而不聚鴉飛雁行言砂去而不顧此四句將以言龍行未住之勢,如下文所云龍之由去觀水之行止。水行,則龍行。水聚,則龍住。故水神渙散不收,則知龍尚行去而未見其止泊也。龍氣凝住在旁砂揖伏歸關而后可見。若微垣旁列群砂向外而不顧堂局則知氣尚行而未見其收拾也。龍行而不住氣去,而未收中有砂頭分布門面似有穴場可指點者此不過行龍上分支結穴耳非氣鐘大地如風林宿鳥焉有益翼急水游魚豈有縱鱗雖有發(fā)福非久長也。真龍出身中間或得水聚之處分頭立面或支水揮肩破腹立頭而此等場穴亦是斬截龍腰取氣,立穴之法耳終非正龍自此氣蓄之地也如此形勢必得目力之巧心思之深者善能作用不失其法而獲福也。長砂直出隨水而出去如席之展無有兜界收拾不可立穴中間有支水插破其腹勾取其氣人局者亦斬腰截脈之法也。融結真穴否則一片巒皮何所驗氣。此亦斬氣立穴之法機巧玄微能挽回天地自然之勢兇者可轉為吉非深于術者不能參透其奧也得其奧者足以參替造化以與人生人立命而便朝貧暮富也,東海聞歸至南陽見臥龍古人恐泄天機秘而不言也。
【今按】原文的意思是,所以知道了諸水群砂會聚之處,就可能看見真龍入首之地。勢若是像涓涓小流注入大海,即從緩勢轉入。茫茫大勢,鴉飛雁行,行蹤無定。堂前諸水渙散,和水口不關鎖,說明了龍行未止,其氣未聚。紫微垣諸星,不是拱向北辰的,而是星散不顧。是喻堂前諸水和峰不拜舞穴場。表明氣尚行而不收。雖然穴場表面是開面的。要知這是風翼游麟,即是生氣未聚。總然是蓄水為關,也是斬腰截氣,即中途束腰止氣。像展席的長龍,只要取一節(jié)支龍。像鋪氈的群龍,就是求至純不雜的配合。參透了上述審龍的玄機,就可以化兇為吉,挽回造化。這是古先人的秘訣,不容許輕易的傳授于非人(沒有積德的人)。
第四節(jié)審穴篇
【原文】龍從地起,有吉有兇。水自天來,惟清惟濁。
【劉釋】凡龍出身須在十二支辰之方蓋龍屬陰氣十二支辰象地從陰故也然地支上行龍出身入首亦有吉兇之異如辰戌丑未藏四時金殺此龍入首并不結穴凡水神來去宜在八干四維之上蓋水屬陽氣天干象天從陽故也。然天干水亦有清濁之殊乾坤坎癸水神來去。總非吉曜之類。楊氏語萬水盡從天上去群龍須向地中行以砂水分之而不言吉兇蓋秘之也。仙曰氣行地中取地氣也水流地外取天氣也故龍從陰而水從陽,楊氏為人轉禍為福立法示人,經曰萬水盡從天上去群龍須向地中行者就局中裁因外氣以立向拔龍入天干移龍入地支以分天清地濁之家召攝外氣納就局中移禍為福之權法也。故尋龍賦終篇秘旨無一言及來龍貴賤吉兇之別且曰二節(jié)三節(jié)不須拘又曰前后八尺須無雜又曰不問坐向及來山死氣卻虛閑觀於此則知楊公取用于外氣之來去立向收山以生旺休囚之氣何如耳此蓋避禍轉福之微權而其尋龍貴賤之法默受于大仙江東諸人而立言著書班班可考也稽諸古聖龍穴砂水止避孤虛趨生旺而未嘗曰龍宜地支水以天干也左衿仙人獨見于楊公之意秘于書而發(fā)之曰龍從地起有吉有兇水自天來惟清惟濁以見龍從地支而未盡吉水自天干而未盡清顯然示人以尋龍之法不當專取于地支而水亦不宜盡從乎天干也。
【今按】原文“龍從地起”,是對的。龍,即山脈,是發(fā)生發(fā)展運動變化于地(球)中的生氣,作用在地(表)面的表現(xiàn)形態(tài)。“水自天來”,是古人的感性認識,據(jù)上述釋意是錯誤的。根據(jù)風水的觀點,即郭璞的乘生氣的理論,萬物都是生氣所生。若把“天”釋為太空或自然,雖然無誤,但脫離了生氣,即陰陽氣的運動理論。
【原文】精靈聚于六秀之方,英粹誕于天門之上。
【劉釋】艮丙巽辛兌丁為六秀之位以天市垣在艮太微垣天貴星在丙主天下之祿天乙在辛太乙在巽主天下之福少微在兌壽星在丁主天下之壽福祿壽三者洪范為五福之最洪范之數(shù)上應天星故其方之氣清貴純美而龍體秀麗若震則為雷門主天下之威柄庚如威斗主四方之權行以肅令萬物故其方名為將星亦貴龍也但巽辛艮為文章之府兌丙丁為司籍之地故六秀龍多出文章之士而艮丙則富貴雙全也又不如巽辛為清貴樞要卯庚則出人有謀略威權耳至于亥為紫微之垣天皇之帝座其貴尤尊故曰粹誕于天門。若巳龍亦有發(fā)貴特不顯大不如六秀人將亥龍之美丑未龍鬼牛之氣雖有微秀終亦敗絕十二陰龍棄丑未巳而不取蓋以此耳至于陽龍為穴如寅申亦發(fā)福辰戌且能發(fā)財而左衿仙人不取之者非直以孤虛棄之寅田為風磨之殺風能拆物況氣得風而散雖發(fā)福其如孤寡瘋疾向辰戌發(fā)財減門絕嗣亦使不忍也若坎離二山雖為陽龍乃陰陽之正位乾于西北而坎繼之坤退于西北而離繼之雖曰交極氣不盡廢故二龍亦能發(fā)貴但驟發(fā)驟廢如可畏耳至如坤亦有下后大發(fā)者久亦大廢故地理家貴陰而賤陽且陽龍性氣緩弱力微而輕陰龍性急力厚而清此陰陽之別禍福應驗乃如此也。仙曰陽山行龍若體勢秀翼特違入首洞厚方正左右周密三吉六秀方有砂水朝應尊嚴亦可若點一則收外氣之利一則收本山之吉亦能發(fā)富貴而旺人丁三四十年后必須另求吉地以代之否則力退福衰人丁必絕至如辰戌二龍決不宜下。
【今按】六秀,地母卦六秀是艮丙巽辛兌丁。郭楊風水的六秀是胎養(yǎng)生冠臨旺。地母卦是卦例風水,即福建之法“風水”,天定卦又名父母卦的坤卦翻卦法,循貪九星的貪巨武,以艮,巽,兌三宮為三吉。三吉的納卦,即艮納丙,巽納辛,兌納丁為六秀。而且規(guī)定天定卦的其它七卦,都以此為三吉六秀,重陰卦而輕陽卦。與其它福建之法一樣,都以主觀意識決定客觀存在的風水法。郭楊風水的六秀,是因四大局而不會相同,其秀與不秀,主要決定于地質、生態(tài)與景觀,如果六秀方的砂是端莊秀麗,尖齊高聳。水是曲屈彎環(huán),悠揚清沏,那就是六秀。否則,為不秀。天門,據(jù)《天星說》是在角亢二宿之間。《命王星》以辰為天門。戌為地府。《天文學》是指室女座53、69二星。
【原文】震庚會而耀武,亦有輕重。坎離交而已極,焉無厚薄。
【劉釋】震庚二龍主武說見前篇然震為雷門天定卦以為廉貞星在焉故有威主出大將有鎮(zhèn)邊壓境之權若庚方亦不失神將之職此重輕之別則若庚龍坐乾朝巽則主出武文雙全震龍坐乙朝辛或庚辛二方山水相應亦主少年科甲掌兵權之職。
【今按】《天機賦》“震庚產威武之男”,震為木龍帝旺,庚為金龍帝旺,均屬陰龍旺位,雖是耀武,也分別有輕有重。坎為水龍帝旺,離為火龍帝旺,坎屬陽龍聚會,難道沒有厚薄之分嗎?
【原文】癸龍乘坎氣而有用,坤母西掖而未純。蓋以陰陽老亢,四墓藏金,寅甲遇風魔之列,巳申當二四之偏,乘生止積聚,雖有成胎之象,而窮陽剝本,終蹈孤虛之咎。
【劉釋】癸本陽山而得坎于之正氣故有用更生坎穴向離亦利坤亦陽山而為太微垣所屬故不以陽而以陰坤龍亢陰在申未之間少有曲折則不純矣故曰未純。如乾為亢陽坤為亢陰老陰老陽不能生物故退處而不用辰戌丑未有亢婁午鬼四金暗殺藏焉寅甲雷神風水震威散氣況火生在寅風生于木五行惟火性酷烈木性而易焚風能散氣拆物也巳申當二四之偏不識其意皆明陽龍之穴。上言四墓乾坤寅申巳甲諸山雖來乘生氣之方而入首之處又得四獸攢聚砂水會堂止而有情者亦能興發(fā)富貴然終是陽龍氣散犯孤虛之咎不惟易興而易衰其不利于人丁刑禍穴疾必所不免其巳龍木屬陰而止于陽山之內者以巳龍之禍與陽山同也。又曰六秀之內惟巳亥為最則己亦吉龍也左衿仙人更不取巳者以其興廢之不吉耳非棄其才與德也與丑未二山同故下文云云。
【今按】“癸龍乘坎龍氣”,以二十四山向正五行言,即水龍乘水氣,當然是有用。若以地盤格龍立向,則不一定有用,因為癸山的正中,是大空亡,癸宮右半是子氣,是可用的。若是癸龍左半,那就是丑氣,為不可用。古文沒有標點符號,因而此段難以釋義。經詳細研究,若分句釋義,則原文欠通。必須全段總釋,則其義為:癸水龍立子山午向,是符合陽龍格龍定向,乘坎氣,即子氣,是有用的。但是西掖的坤母峰,本屬金龍的官祿位,水龍的長生,可稱秀峰。本是純陽的老亢,而在納甲陰陽,又屬陽卦,因此陰陽未純,兼之堂前辰戌丑未四墓,藏有亢婁牛鬼四金暗金煞。寅甲又處病死宮,為風魔之列,再論巳申又當二四(指二四為肩)之偏,非天太正位。所以乘生氣的止聚,雖然有成胎之象,終究避免不了孤虛不旺之咎。
【原文】故地理家貴陽龍而取旺相,雖丑未巳龍為所棄。賤陽龍而避孤虛,縱寅甲申亦見難容。
【劉釋】結上文地理之家貴陰龍者取旺相之氣也然氣雖旺相而德有不足亦不為美故丑未巳雖陰山而尤為所棄雖貴龍而不盡取于陰賤陽龍者以孤虛之氣也龍氣雖犯孤虛而德有可用未嘗不取如坎離二龍之發(fā)貴是也若既以陽龍而秀氣又不能純厚易興易衰且啟禍絕人是寅甲申三龍下之發(fā)則極速宜若可取而刑禍絕丁故不敢用。
【今按】其意是,所以地理家貴陰龍而取旺相,但因丑未是暗金煞,巳峰又不當位,也是在所不取而棄之。賤陽龍而避孤虛,寅甲申是屬純陽,寅甲處于病死風魔之位,兼之為二四之偏,因而也是難容的。
【原文】用坎離而求一節(jié)之長,避丑未而廢四金之氣。雖云:龍無吉兇之異,亦惟氣有清濁之殊,清主貴而濁主賤,理之常也。陰必吉而陽必兇,氣使然焉。是故三吉六秀主富貴之樞機,而陰陽品配為作用之玄奧。
【劉釋】坎離二陽龍也而取用之者以坎離為太陽太陰之地火南水北有既濟之美下之發(fā)富貴顯達人財兩旺故亦可取若丑未雖陰山終為暗金所傷而不用。二十四龍吉兇之異無處考驗氣有陰陽清濁之別故貴賤吉兇應矣。三吉古云以貪巨武為是然九星貪巨武有云定卦取用者長生帝旺取配者有三匝取用者有坐方取用者取用無一定之見故此言三吉者非九星貪巨武之謂也。故玉尺經中無一言及九星而此三吉者斷然不在九星上取也此蓋言亥與震艮三龍為三吉矣三吉三秀等龍實鐘秀氣為富貴之樞機而作用向指要得陰陽相配乃為可貴如艮見丙兌見丁巽見辛之類如陰陽相見。經云陰陽相見福祿永禎陰陽相辛禍咎踵門蓋以此了。仙曰艮丙兌丁巽辛此卦氣五行用之以收來山之吉凈陰凈陽以收納氣之秀如巽龍而辛上有砂水秀麗則以辛收之之謂也然龍形有斜側之異水神有來去之差則納甲亦有不可盡合者要不宜拘執(zhí)于此也又有三合五行如寅午戌艮丙辛之類取一氣相見之義以明砂水生旺休廢之情收歸本龍之內然水神與砂又不盡合乎龍家之氣生旺宜來而又去休囚宜陷而反高則又用三合五行以向上收之謂之向上五行山音五行三合之常。楊公取用以定龍穴之貴賤向上五行楊公取用以避砂水吉兇三合之法在人宜活動用而不當偏執(zhí)死法今之術家用卦氣取用者執(zhí)納甲而不知變雖兇殺而有所不顧用三合取向者執(zhí)三合而不變雖水神反逆而不知避其有隨山行地勢立向則曰有真龍必有真案真水之處但取案應門面方正面不究砂水龍向合法與否此庸師識見意何愚哉。
【今按】其意是,用子山午向,而取陽山陽向一節(jié)之長,避去丑未雜陽和四暗全煞。雖說龍無吉兇之異,但生氣有清與濁不同的分別。清純的主應富貴,混濁的就主在貧賤,這是理所當然。陽氣必定是主兇禍的。而陰氣必定是主應吉祥的,是自然的道理。因此三吉六秀是主應富貴的樞紐,而陰陽品配是作用的玄妙的要訣。據(jù)原文意,前述陰陽不可駁雜,后述陰陽品配,前后矛盾。
第五節(jié)審向篇
【原文】離趨壬癸,癸向南離。坎得丁坤而發(fā)貴,丙逢辛艮以鐘靈。庚宜艮震,坤宜癸交。艮辛亥乃丁龍之樂許,丙巽癸為亥氣之必從。
【劉釋】離納壬用壬向而坐丙穴此卦氣也然坐丁向癸亦不失為坎離相見而離山本音之氣,亦癸向收之矣癸山用午向癸配于坎坎癸向方而上納于離亦不失為坎離水火相射之意以離向收癸氣而取貴也。借配于坤以坎水長生于坤申方耳丙艮本同一氣生旺相關正配也辛在戌宮三合類配亦足。庚喜震而穴坐酉一氣也而配於艮則富貴并至坤本納乙而不作乙向者以近卯也借配於癸而坐丁亦發(fā)大貴。丁山行龍正配在酉然酉與丁相隔四宮雖卦氣得合而勢不可借故棄兌而趨艮者以艮亦兌之喜也,亥龍本與未配而辰戌丑未四金之殺皆非可交故棄未而取丙為正巽癸為借此三合皆能以貴致用癸非可向坐癸向丁亦是。
【今按】釋者所述,都是納甲向。原文之意是,“離趨壬癸”,即離龍趨向壬癸。“癸向南離”,即立癸山丁向。坎(水)山得丁坤為養(yǎng)、生,即貪狼秀水而發(fā)貴。丙(火)山逢辛艮,成艮丙辛三合向,定可鐘靈。庚山甲向,艮震為向上之臨官帝旺。“庚宜艮震”,原文欠通,所有各種風水法,都非庚宜艮震。釋者云“庚喜震,而穴坐酉為一氣”是毫無義理的。“坤宜癸交”,坤土與癸水是同為水局。“艮辛亥乃丁龍之樂許”,以正五行釋則無義理。以郭楊風水術釋,才能釋通。即是丁龍坐癸未木穴,艮辛亥為養(yǎng)、長生,臨官三秀朝堂,乃丁龍之樂許。丙巽癸為火龍養(yǎng)宮、臨官、帝旺三秀,是亥龍坐乙亥穴之必從。
【原文】兌丁本為正配,見亥艮而富貴尤奇。震庚猶如夫婦,見辛亥而文武雙全。巽見辛,辛見巽,兩承妙用。艮生壬,壬生丙,誠為上吉。
【劉釋】兌丁相見兌宜向丁然酉與丁相間四宮體勢欹斜而氣貫不順亦不吉借配于亥艮則富貴殊亦可但巽非兌之所喜故左衿仙人不取巽已於兌龍犯曜氣侵害之故也。震與庚卦氣相見而配合向指所必發(fā)大貴若辛亥則文武相承而并顯震庚主武辛亥主文章之應亥則光文而后武辛則言語武全才也。巽辛相見互用作向主大貴少年科第文翰清奇何其妙也然辛龍尤配于卯主亦先文而后武亥亦主文翰官爵若惡龍見辛則大貴而借配於艮亥二方則福力便輕中雖貴不顯。然用辛庚而尤貴取丁兌而亦宜艮山納卦於丙作壬山丙向者大吉之環(huán)極富極貴之向也。然用辛向則名馳天下用庚向則才異過人用丁向則祿與壽齊用兌向則文與福齊是皆亦為全美而艮山又不當執(zhí)丙向為定也。
【今按】兌丁,震庚,巽辛,均屬納甲向,以七十二龍釋之,依兌丁正配,立震山兌向,坐辛卯穴。或立癸山丁向,坐壬子穴。亥艮為長生和臨官,可主富貴。依震庚夫婦,立兌山震向坐乙酉穴,見亥均立文武雙全。依巽辛而官,立卯山酉兼乙辛向,坐癸卯穴,巽為長生,立乾山巽向兼戌辰,坐壬戌穴,辛戌為冠帶。是謂兩承作用。立已山亥向兼丙壬,坐乙巳穴,艮為長生,故艮生壬。立壬兼亥,坐癸亥穴,壬為帝旺,故壬旺丙,誠為上吉。
【原文】天市見庚,才堪文武,少男遇巽,福壽雙全。此實卦氣之攸宜,為陰陽相見。龍或神煞之交橫不一,砂水之隱見不齊,例難執(zhí)乎納甲,法莫妙于變通。
【劉釋】天市艮山作庚向艮本生氣貪狠之地主生而不主殺以庚向則庚為威膽主有武異故出文武之才而富貴也艮為少男而巽為艮之所忌者蓋艮土陷於東南也若用巽向雖主發(fā)富而出人無壽獨發(fā)中房夫人賢美以少女在巽矣。已上取穴立向并從卦氣作用然有不合於法而不客執(zhí)一取裁故于各山之下復取借配之意亦皆與龍家本音相合情性一氣而用之也。如砂水吉兇異宜則棄正配而用借配方向上消息之務使龍向與砂水品定得旺相休囚之宜而不失于偏廢榮枯乃為妙用卦氣不全則用雙山三合五行收本山之音本山之音不合則用雙山收向上之音三合之法互相斟酌不換人若曰某山必得某卦氣納甲作向者固不是理某山龍必得某三合作向者亦不通變必須旁觀龍氣及堂氣砂水相應而后議立向指某山之吉出某水之兇方善其法并見前卷。黃泉曜氣皆為神殺交橫于前后左右甚至不一砂水之法來于前后左右隱見難齊故尋龍容易立向極難向指一差如隔萬山所貴智者在於浩法如執(zhí)已私拘於卦氣而不知神煞之在側執(zhí)于雙山而不知砂水之去來犯煞如此議向鮮不換人古云益與人家尋千龍不與人間立一向蓋以向之禍人甚大世衛(wèi)用雙山卦氣之法少有不誤則使移山塞水以強就之不知以立向就砂水而欲改砂水就立向至愚亦甚矣。先圣曰愚而好自用災必逮夫身,仙曰有吉龍必有吉水相輔然而世遠年湮或為人開鑿填塞有不合法者。若龍體真正則又不得不開鑿剪裁以就向也亦不過是大純而小疵者方可如此若大勢不合亦當棄之矣若其龍來真正而入首體制或欠齊整或欠收拾則又不可不裁剪經曰龍不足當培,則培龍有馀宜裁則裁是亦成輔相之宜也易曰裁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此之謂也。又曰龍家入首有一定之方而穴因龍形亦有或勢或前或后或左或右不過因緩急曲直之間及雙來單來之異以為之異以為之移就耳若立向生穴全在避堂氣之神煞與水神之去來八方之秀氣以為趨避耳無殺可避就卦氣而無害用三合而不傷則以三合卦氣卦氣行字收八方之秀若有所益則益背秀氣則求福未得而反致大禍況禍應神煞而貪秀氣而避神煞也禍去則福自生如犯速而福應遲未獲將來之福而先失已成之福破財絕人眼前之福且不可安用將來之福哉世之術者戒之戒之。
【今按】天市(艮),立坤山艮向兼申寅坐壬申穴,見庚酉為帝旺,才堪文武。少男(艮),立坤兼未申,向艮,坐巳未穴,巽為臨官,主福壽雙全。原文作者說上所列舉的,有的是合乎卦氣,為陰陽相見。便是龍家與神煞的交橫不一,砂水的隱見不齊,所以倒難執(zhí)乎納甲,(即不可用納甲立向),開山立向方法妙于變通。這倒是良心話。
附評:
一、乘生氣是內乘龍氣,外接堂氣。內乘龍氣,是利用“行乎地中”的生氣為陰陽宅服務。外接堂氣,是利用環(huán)境氣來調節(jié)龍氣為陰陽宅服務。即《葬書原著》說的“外氣所以聚內氣”。因此所謂“審向”是不必去審察向的,向對陰陽的吉兇,不發(fā)生關系。江湖先生以轉碑移門是不起作用的。
二、非但“納甲”是主觀決定客觀的玄學。所有福建之法的卦例“風水”,都是以主觀意識決定客觀存在的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