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80后,你一定對“洋快餐”這個詞不陌生。1984年,第一家西式快餐店在北京開張,此后,肯德基、麥當勞、漢堡王、必勝客等來自國外的快餐品牌風靡全中國。人們一邊感嘆著西式快餐在中國的擴張,一邊期望著中式快餐的壯大。
而在快餐巨頭林立的美國,竟然有一家中國人開的餐廳,成為了如今美國最受歡迎的連鎖餐廳。這家餐館在全美擁有802家連鎖店,在全球更是擁有超過2000家連鎖店,每年的銷售額高達203億。
美國快餐界的三巨頭,一家是麥當勞,一家是肯德基,另一家就是這家中國人開的餐廳—熊貓快餐。
毫無疑問,熊貓快餐是推動中式快餐走向世界的主力軍。而他的創始人程正昌,卻并不會做菜,而是一名數學碩士。靠著對營銷之道的理解,程正昌把熊貓餐廳做成了國外餐飲界的奇跡。
接下來,蔣老師就帶著大家一起來見證程正昌的創業歷程。
程正昌祖籍在江蘇揚州,1973年,跟隨父親去到美國求學,成為了美國密蘇里大學的數學碩士。程正昌的父親曾是很有名的廚師,但程正昌并不擅長烹飪。
當時在美國,哪怕是碩士生也很難找工作,能做的都是清潔工,幫廚這樣的底層工作,程正昌也不例外。每年大學暑假時期,程正昌都會去洛杉磯的一家餐廳打工。而這就是他正是投身餐飲業之前,唯一做過的與之相關的工作。
讓人沒想到的是,這位數學碩士在幫廚的過程中,竟然也對餐飲行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正巧,他聽說市里有一家飯店要倒閉,便說服了父親開餐廳。
拿著全家東拼西湊來的所有積蓄,一共6萬美元,程正昌盤下了這家餐廳,開了一家中餐館,并取了一個很中國風的名字“聚豐園”。
然而飯店開起來了,生意卻非常差。餐館開張的第一個月,可以說是入不敷出。據程正昌自己回憶:“記得有一天晚上,整個餐館都是空的,忽然來了兩個人,哇,你可以想象當時我們有多激動。”
雖然不會做飯,但程正昌卻很懂經營之道。在飯店最艱難的時候,程正昌也想過一些偏門的路,比如靠經營烈酒吸引客人,比如靠改菜單來保證新意。折騰過一番之后,程正昌意識到,這些都只能得到一時的生意,一家餐廳,想要長久地發展,就要對客人真心的付出。
縱觀程正昌的經營管理之術,你會發現,他對待客戶的真誠是他留住客人的最重要的武器。程正昌會主動贈送給客人菜品,讓客人感覺到很驚喜。他也會給因為沒有座位而離開的客人把飲料送到停車場,真誠地表達歉意,并詢問能否再等一會兒。
直到如今,程正昌都能在街上叫出30年前的客人的名字。這樣極致的服務和真誠,為聚豐園攢出了無數的回頭客,生意開始天天爆滿。
聚豐園的成功吸引了一家購物中心開發商的注意。1983年10月,美國幽谷拱廊商場邀請程正昌入駐,開一家中式餐廳。程正昌答應了這個邀約,而當他在餐廳起名字時,他想到了當年中國送給了美國兩只大熊貓,所以他就給餐廳取名為“熊貓餐廳”。
在聚豐園的十年,程正昌認識到,在美國,不能只依靠中國人來吃中餐,畢竟在美國的中國人還是很少的。想把事業做大,必須要搞定美國人,賺美國人的錢,才是正確的方向。
抱著這個決心,熊貓餐廳開張了,經營的主要是四川口味的中國菜。和一些國外的中餐廳不同,總是想著還原中國的口味,而程正昌覺得,如果所謂的正宗中國口味在美國根本賣不掉,那美國人只會覺得中國菜難吃。他想賺美國人的錢,就要讓自己的品牌本土化,讓美國人心甘情愿地掏錢。
1987年,熊貓餐廳推出的改良版“陳皮雞”和“宮保雞丁”,讓全美都垂涎三尺。美國人到店必點這道陳皮雞,就這一道菜,撐起了熊貓餐廳30%的營收。
程正昌當年曾放話說你:“誰說中餐館連鎖店做不大?我們就要做中餐界的麥當勞!”誰能想到,這個連菜都不會炒的揚州小伙,真的把中餐館開遍了整個美國。
程正昌的熊貓餐廳,有著許多值得餐飲業同行學習的相關措施。在中餐標準化上,熊貓餐廳直到如今,都是做得最優秀的一個。
熊貓餐廳早在30年前就開始以標準化和數據化來管理系統。熊貓餐廳的每道菜量都不大,并且堅持明火炒菜,不存在任何加熱調料包充當現做菜的問題。
不僅如此,熊貓餐廳的每道菜都有著標準化的配置—一道菜需要多少克原料,多少克醬油,多少克油……都是提前預備好的,這樣就大大縮短了時間,也減少了浪費。
而且,為了保證菜品新鮮,如果45分鐘后炒好的菜沒有賣掉,熊貓餐廳會銷毀這道菜。諸如此類的管理,都會帶給客人放心的感覺,也保證了效益的最大化。
到現在,程正昌在全美擁有800多家店鋪。而哪怕擁有如此龐大的產業,程正昌都堅持不上市:“做了40年餐飲,我從來沒有拿過投資人一分錢。”這是程正昌的原則,他絕不負債經營,不急功近利求發展。
當我們總是在強調文化輸出的時候,程正昌早已不聲不響地把中國傳統美食文化傳遍了美國。這位美國的華人企業家,靠一己之力把中餐推廣到全球,并始終保持著一顆赤子之心,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