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筋面粉 | 200克 |
溫水 | 110克~115克 |
色拉油 | 適量克 |
酵母 | 5克 |
梅干菜(干的) | 60克 |
豬肉(最好是五花肉) | 100克(如果用純瘦肉,建議加2小勺豬油) |
香蔥 | 40克 |
雞精 | 少量(介意的可以不加) |
糖水(刷餅表面用) | 適量 |
白芝麻 | 適量 |
將梅干菜加適量熱水浸泡變軟,水量不要太多,正好沒過梅干菜即可。
此熱水量為配方外的,大家根據不同的梅干菜以及器皿來判斷,只要正好沒過梅干菜即可。
菜譜后面有用蒸好并炒過的熟梅干菜肉的做法,肉切小粒,更香。
稱好中筋面粉和酵母
酵母用配方中的一小部分溫水融化
將融化的酵母水倒入面粉中
再將配方中剩余的溫水分次加入面粉中,因為不同牌子的面粉吸水量不同,使用不同的面粉,以及房間的溫度和濕度不同,配方中的溫水量會有上下浮動。
再倒入少量色拉油,用筷子將面粉攪拌成棉絮狀后,改用手揉,面團一定要和得柔軟,太硬的話做好的燒餅口感會比較硬。
借助手掌根部將面團揉成光滑的面團,即面光、盆光、手光即可
加蓋讓面團稍加醒發,不用像做饅頭面包那樣發酵成兩倍大的,等餡料準備好了,就可以開始做餅了
豬肉切成小粒,不要剁得太碎,剁太碎了和梅干菜一攪拌,包餅里到時都吃不出肉的味道來了。
建議用五花肉,肥瘦相見,這樣餅餡料不會太干。我做的時候家里只有一小塊全瘦肉了,所以我加了兩小勺豬油拌勻。
梅干菜如果有很大顆或者比較硬的,稍切切碎,不然餅皮容易戳破。
將梅干菜、豬肉還有香蔥末攪拌均勻。如果用的全瘦肉,建議加兩小勺豬油,不然餡料會太干,所以最好是用五花肉,肥瘦相間。
面團搓成長條形,平均分成7等份,大概45克左右一個小面團,大家可以根據自己揉好的面團平均分。
取一個小面團用手掌摁扁,再搟成中間稍厚邊緣稍薄的餅皮,大概13~15cm直徑
將餡料放入餅皮中間,稍鋪鋪平,鋪勻稱。
像包包子一樣將餅皮邊緣捏緊,捏褶子的同時將褶子處的面皮捏薄,以免后來餅中間太厚。
一個人做一個人拍,就拍不了視頻了,相信大家都能做的比我好??
在步驟15的基礎上,再捏一次褶子,將餅口收緊并摁扁。
先用手掌將包好的餅輕輕摁扁,再借助搟面杖將餅搟薄。
餅皮搟得越薄越好,要能看到餡料,餅皮搟得稍破些也沒關系,這樣烤好的燒餅才會又薄又脆,當然還得趁熱吃才行,冷了餅皮也會變硬。
餅皮如果太厚,到時烤好燒餅會太硬。
將有褶子的一面朝下,放在墊好油紙的烤盤中,刷上噴上一層清水,撒上少許白芝麻。
放入預熱好的烤箱中層,220度上下風檔,烘烤15分鐘左右,燒餅邊緣金黃即可。
一開始我寫菜譜時用的是生豬肉,平鋪在餅底,上面鋪浸軟的生梅干菜。后來我發現還是用已經蒸好并炒過的熟梅干菜肉做餡更香。所以在這里補充下熟梅干菜肉的做法。
1、先將五花肉燒成白切肉或者紅燒肉。
2、白切肉或紅燒肉平鋪在盤底,上面放上干的梅干菜。
3、將盤子放蒸屜上隔水蒸十幾分鐘。
4、蒸好的梅干菜肉倒入炒鍋里翻炒,讓油包裹梅干菜,梅干菜的香味又能覆蓋五花肉就好了。
5、做餅的時候把肉切成小粒,這樣包好餅搟薄的時候不容易戳破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