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現代化的繼往與開來
———中國電化教育創始人孫明經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暨研討會綜述
桑新民, 梁林梅, 劉永貴
2011 年10 月31 日,“教育現代化的繼往與開來———中國電化教育創始人孫明經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暨研討會”在中國早期電化教育的誕生地和“搖籃”———南京大學鼓樓校區(當年金陵大學校園)隆重召開。與會代表們深切緬懷孫明經先生的卓越一生, 并圍繞教育現代化的繼往開來提出和探討了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戰略性的時代話題。
中央電化教育館歷來對中國早期電化教育歷史的研究給予高度重視和支持,王珠珠館長在致辭中強調,歷史是今天的基礎, 有了孫明經先生等老一輩電化教育人的努力才有了我們國家教育技術的今天, 才有了教育技術支持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的今天。
正如桑新民教授在總結和分析中國早期電化教育成功之道時所指出的:“蔡元培指導孫明經將電影當作喚起民眾之利器……以‘大教育觀’的廣闊視野,在科學救國和教育救國的戰略目標中發揮了獨特的功能和價值, 闖出一條與西方不同的影音教育中國之路……有蔡元培和陳裕光這樣的學術泰斗、著名高等教育家的直接指導,中國電化教育在‘搖籃’中所獲得的教育眼界、理念和實踐鍛煉,在初始階段就明顯超越西方國家視聽教學的水平和層次,這就不足為怪了。
近年來, 中國教育技術學專業在教育信息化的建設浪潮中獲得了“超常規”發展,對中國教育信息化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但目前也面臨著嚴重的“學科危機”。當前,中國教育技術學科可持續發展的問題越來越嚴峻和緊迫。新中國電化教育事業和專業的開創者之一的南國農先生懷著強烈的使命感, 表達了老一代 “電教人”心中的困惑和憂慮:“近年來,在我國教育技術(電教)領域,出現了這樣一種頗為奇異的現象或趨勢:教育技術(電教)作為一項事業,興旺發達,前程似錦;而作為一門學科專業卻是岌岌可危,前景堪憂。有人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孫明經等前輩們創立的這門學科專業是否已經走到盡頭,教育技術學院、系獨立存在的時間并不長,它在20 年前走出教育學院后,現在又要走回教育學部或走向大眾傳播學院。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趨勢? 這個問題應該得到業內同仁的廣泛關注和深深的思考。”
與會者在討論中深感我國教育技術事業發展與專業建設任重道遠。建議從易到難,盡快起步,并希望得到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政策支持, 爭取獲得各自學校領導和管理部門的支持,抓住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的有利時機和江蘇國家級高等教育改革試驗區建設的難得機遇, 在以孫明經先生為代表的老一輩電教人開創的中國之路上繼往開來,在中國教育信息化、現代化的新征程中建功立業,在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中再創輝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