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韓國現代羅特姆公司披露,該公司已與波蘭政府達成合作意向,共同生產800輛K2“黑豹”主戰坦克。據悉,這項官方項目將在今年上半年宣布,預計合作生產將在2023年開始。
如果這項合作協議順利實施,那么將是韓國造坦克第一次打入歐洲市場。
K2“黑豹”是韓國現代羅特姆公司設計、開發和制造的第二代韓國國產主戰坦克,在2009年10月韓國防務展上首次亮相。K2的上一代產品是K1A1主戰坦克,K1坦克沿用了大量美國M1主戰坦克的設計思路和設備部件,K2在K1的基礎上采用了多項大幅革新設計。
K2在設計采用了很多先進設計,特別是主炮采用了55倍口徑的120毫米炮,目前西方現役坦克中只有德國豹2A6/A7采用,威力在世界上數一數二。此外,韓國的K2坦克還少見地采用了自動裝彈機,不僅將乘員減少到了3人,而且火炮射速很快,最快可達到10發/分鐘。K2坦克據稱還配備了韓國自行研制的一種智能攻頂彈藥(KSTAM),可在8公里外擊破敵方坦克薄弱的頂部裝甲。
K2坦克的全重為55噸,防護性也大大優于K1A1,不僅采用了復合裝甲,而且也引入了新型爆炸反應裝甲,并且配備了先進的主動防御系統。韓國主動防護系統(KAPS)是采用硬殺傷方式,采用三維探測、跟蹤雷達和熱像儀判斷威脅,攔截射程在坦克周圍150米,而防御彈藥可摧毀10-15米外的來襲目標。
K2坦克的動力裝置則是從德國引進的MTU883柴油機和Renk變速箱,公路時速達到了70公里/小時,越野時速則為48公里/小時。
K2坦克采用了先進的“獵-殲”火控系統,具有較強的動對動射擊能力,而且據稱能夠準確命中低空飛行的直升機。據現代羅特姆公司聲稱,K2的火控系統在極端情況下,可允許坦克只能由“駕駛員單人操縱”,通過計算機的決策,火炮能夠自動瞄準并發射,傳感器依次提供關于最佳機會目標的數據。
目前,韓國陸軍共訂購了680輛K2坦克,目前大約交付了200多輛,主要用于替換即將退役的M48和M60坦克。加上現有的1500輛K1/K1A1坦克,韓國主戰坦克未來將全部實現國產化。
K2坦克在國際市場上,也實現了韓國坦克“零”的突破。2008年,韓國和土耳其達成協議,以5.4億美元的價格轉讓K2坦克的生產技術。土耳其引進K2坦克技術后,推出了本國第一款國產坦克“阿爾泰”。
從波蘭的合同來看,與土耳其“阿爾泰”坦克的案例非常相近,韓國都是以較優惠價格轉讓了生產技術,可以讓對方在本國生產組裝。值得一提的是,韓國K2坦克的大量設備包括火炮、動力系統和一些車載設備都是從德國等國引進生產的。
其實,K2坦克不是第一種打入歐洲市場的韓國重型地面武器。韓國K9“雷霆”155毫米自行榴彈炮(配套有K10供彈車)已經成功出口到了多個歐洲國家。其中包括:
挪威,訂購了24套K9自行榴彈炮,2019年開始交付,另外還有24套的購買選擇權。
芬蘭,訂購了48套K9自行榴彈炮,2017年開始交付,另外還有48套的購買選擇權。
愛沙尼亞,訂購了12套K9自行榴彈炮,預計2021年交付。
波蘭,訂購了120套K9自行榴彈炮,其中24套于2017年由韓國交付,另有96套在波蘭本地組裝。
另外,印度和土耳其也都獲得了在國內組裝生產K9自行榴彈炮的生產許可證,土耳其還將其出口到了阿塞拜疆。
可以說,韓國武器在近年來的國際市場上頗有建樹,包括K9自行榴彈炮、K2主戰坦克、T/A-50“金鷹”教練/戰斗機、“張保皋”級常規潛艇等都有不俗的銷售業績。尤其是K9榴彈炮在歐洲多個國家打開銷路,硬是從歐美廠商“虎口里奪食”,顯得頗為亮眼。
其實,韓國坦克和榴彈炮能夠行銷歐洲,主要得益于兩大秘訣。
首先,韓國武器在技術標準上與北約國家基本統一,零件標準和彈藥不存在兼容問題,甚至核心部件就是德國、美國產品。因此,韓國武器能夠避免軍火出口的一個最大障礙,直接打入了北約國家。
此外,韓國的營銷方式也非常受到進口國的歡迎。我們從K2坦克和K9榴彈炮的出口案例看,韓國在轉讓技術方面非常大方嗎,而且價格優惠。包括印度、土耳其、波蘭等國,都以較低成本獲得了先進榴彈炮的生產能力,這對于其他歐美產品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
客觀來講,K2坦克和K9榴彈炮的技術水平并不低,以自動裝彈機和長身管火炮技術為例,在歐洲國家還并不普及。整體水平看來,韓國坦克和榴彈炮雖然未必是世界最強,但也距離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