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理人事檔案流程】
一、戶口和檔案一并托管
1。應屆高校畢業生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到用人單位加蓋公章。
2。持用人單位已蓋章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到湖北省人才中心加蓋用人單位上級主管部門接受專用章。如簽訂的是國企、事業單位或其他省市單位的,用人單位須出具不接受戶口、人事檔案的證明原件或復印件。
3。然后將蓋章后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交給學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辦理《報到證》。
4。畢業生憑《報到證》到學校保衛處領取《學生集體常住人口登記表》或《戶口遷移證》。
5。畢業時,持《報到證》、《學生集體常住人口登記表》或《戶口遷移證》的原件、一寸免冠同底登記照片兩張、畢業證、學位證、身份證的復印件各一份,于2009年12月31日前送達湖北省人才市場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部、并領取《湖北省人才市場戶口材料接受憑證》。
二、單一托管人事檔案的程序
1。應屆畢業生持用人單位蓋章的就業協議書到湖北省人才市場,并由湖北省人才市場在就業協議書“上級主管部門”一欄蓋章,或出具《人事檔案及關系接收函》。
2。應屆畢業生再持《就業協議書》到學校就業指導中心辦理《報到證》。
3。最后由學校就業指導中心根據《報到證》要求,將人事檔案轉交湖北省人才市場托管。
注:其中,畢業生領到的《報到證》的報到單位應為湖北省人才中心。
◇建議
擇業期內可申請學校代管
“畢業生檔案處理分幾種情況,學生一定要按照自己的具體情況主動辦理檔案移交手續,做到‘檔隨人走’。”中南民族大學學工部學生檔案室負責人郭錦江介紹:考研生,檔案一般要在5月—7月前將學生檔案和思想[被過濾]表現表寄到所考學校;已參加工作的,檔案去向是工作單位,如果工作單位不接收學生檔案,會把檔案寄到人力資源中心和人才市場;未找到工作的,學校只能將檔案寄到學生原籍的教育局或人事局;參與西部計劃或支教工作的,檔案將由學校保管,等支教期滿再來學校提檔案。
“一般來說,檔案在畢業后擇業期可申請兩年內由學校代管,擇業期內未被轉走的檔案將在期滿后,由學校轉到學生戶口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而畢業生也不能以干部身份將檔案和戶口遷往外地。”郭錦江說。
就業后可到兩類機構托管
既然要“檔隨人走”,又怕檔案不知去向,那自己保管是不是最安全?湖北省人才中心常務副主任朱世榮介紹,國家明文規定:嚴禁個人保管本人和他人人事檔案。現在社會上出現一些中介機構通過檔案管理費牟利,亂收學生檔案,這不僅嚴重損害學生利益,更可能對畢業生日后發展造成嚴重的后果。
“檔案沒有經過正規托管機構的認定,工齡無論多少都會記為零。”省人才中心代理部有關負責人介紹,現在正是公務員、事業單位的報考高峰期,對于需要“兩年以上工作經歷”的崗位,只有在檔案中給予認定才有效。該負責人還介紹,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后可到兩類機構托管檔案,即縣以上黨委組織部門和**人事部所屬機構,如省人才市場、武漢市人才市場或各區人才市場等。
【小帖士】
“棄檔族”檔案補救方案
1。把檔案留在人才服務機構但一直沒有理會的,只要辦妥相關手續,就可將檔案關系理順;
2。“口袋檔案”要盡快向人才服務機構咨詢,如果檔案袋被打開,里面的資料就得經相關部門核實,如果檔案資料遺失,還要到原單位去補充和確認;
3。“跳槽”人員將檔案遺留在原單位長期未辦理轉檔手續的,要與原單位協商,解決跳槽后的遺留問題,以便及時將檔案轉交;
4。對于那些不知檔案在何方的,則可以向學校、原戶籍所在地的人事部門及第一份工作的用人單位咨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