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證據規則:當事人不請律師可能會吃虧。一...
一、對不利事實的自認規則的“坑”
新證據規則中,對于不利事實的自認分為明確自認,擬制自認,而且在訴訟中一旦對不利事實存在明確自認,除非有足夠的證據來推翻先前的自認,否則將承擔不利后果。尤其是對于案件中重要的并且對己方不利的事實不能再模棱兩可,在庭審法官一再追問的情況下,如果再說“不知道”或“不清楚”,那么,新證據規則第四條正好給你量身定做。
二、虛假陳述的“坑”
在過去,民事訴訟中當事人和證人可以肆意撒謊、作偽證、造假文件,而不會受任何懲罰和制裁,也不會產生任何對自己不利的后果。
不過,那都是過去式,對于案件的客觀事實,在新證據規則下若再想“虛假陳述”,面臨的處罰可能是難以想象的,一旦被查實,你可能面臨罰款、拘留、甚至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舉證期限的“坑”
其實,對于民事訴訟的舉證期限來說,民訴法及相關司法解釋早有規定,超過舉證期限面臨不利的法律后果,對于當事人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逾期提交的與案件基本事實有關的證據,可以予以訓誡與罰款。本次新的證據規則再次重申逾期提供與案件基本事實的證據的處罰規則。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