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生在清朝雍正年間,發生的地點是湖北黃州府麻城縣。
這起因那要從兩口子打架說起,麻城縣東北角有一家人家,丈夫名叫涂如松此人家境貧寒脾氣還挻大,導致三十來歲才取上媳婦。
取這媳婦楊氏可不是黃花大閨女,是個死個丈夫的寡婦,俗話說得好,寡婦門前是非多,這涂如松脾氣大心眼卻很小,兩口子因為的外面閑言碎語沒少吵架。
有一天吵著吵著動起了手,涂如松就把楊氏給打了,楊氏氣不過就哭哭啼啼的回了娘家。臨走了還罵了一句:“姓涂的!別以為老娘離了你,就沒人要。”
過了一個月,涂如松氣也消得差不多了,就想著把媳婦接回來,畢竟家里沒個女人也不叫日子嘛,走著走著來到來到了楊氏娘家,抬起走來啪啪砸門。
“桂花!開門那,我來接你回家了。”
過了一會來人開門,開門的不是他媳婦楊桂花,而是他的小舅子楊五郎。
涂如松說明來意,可楊五郎卻說家姐從未到來,一聽道妻子不在娘家涂如松慌了,怕她因被自己毆打想一時想不開,在做出傻事來,就帶著楊家人一起尋找。
找了幾天連個人影都沒找到,就在這時楊家遠親,楊同范來到楊家,這楊同范是個秀才有些文才,聽到楊氏失蹤就幫著分析。
“我看咱家妹子,不能這么不聲不響的平白失蹤,一定是那涂如松脾氣暴戾,把她毆打致死,然后再謊稱失蹤。”
這一番推論讓楊家人深信不疑,楊氏嫁過去沒幾年,可沒少挨這涂如松的毆打,于是乎請楊同范寫了一紙訴狀,就把涂如松告到了麻城縣衙。
麻城知縣湯有為接到訴狀,就派人把涂如松帶到堂上當面對質,面對楊家的控訴涂如松是連呼冤枉,湯知縣此時手中并無憑據,也不能聽楊家人一面之詞,就認定涂如松就是殺人兇手,就先把案情暫且閣下,覺得此時蹊蹺,就吩咐兩家人繼續尋找。
說來也巧,一年后山洪爆發沖下來一具尸體,尸體身上早已腐爛難辨真偽。湯縣令命令仵作前去驗尸,仵作仔細查驗回稟道:大人!尸體是一具女尸,但其腐爛嚴重難辯死因。
沒幾天聽到消息的楊家人前來認尸,楊五郎見到尸體失聲痛哭。“姐姐啊!你死的好慘,我一定讓殺人兇手涂如松為你償命。”
于是乎就帶著幾十個族人大鬧縣衙,要求把兇手涂如松就地正法,楊知縣是個明白官,就算這尸體是楊氏本人,沒有找到憑證怎能認定殺人兇手就是涂如松。
事情越鬧越大,沒過幾天就傳到了當時的湖廣總督邁柱耳中,這邁柱一直想著安排自己的人做麻城知縣,一看來了機會于是就罷免了湯知縣,原因是辦案不力引起民奮。
新上任的知縣名叫做高仁杰,是個捐官,錢花出去了可一直沒機會上任,這回可算等著機會了,心想著這次一定要立下功勞站穩腳跟。
這高知縣也不是一無是處,他早些年也看過幾本驗尸集錄,于是他在那具腐尸身上仔細查驗,就發現這具尸體竟是男尸,心中思索為何仵作要說成女尸,其中必有蹊蹺。
就命人把仵作李榮帶來連夜審訊,李榮聲稱自己是老眼昏花誤將男尸認作女尸,高知縣哪能相信這等鬼話,先打幾板子看你招還是不招。“來呀!將這老不死的,拉下去給我打!”
沒打幾下,哪想到這仵作李榮生有心疾,幾板下去一命嗚呼了,這可把高知縣難到了,這人一死線索就斷了,想來想去還是得從被告人上做起文章。 “來呀!傳涂如松。”
涂如松在家正犯愁呢,媳婦丟了一年多沒找到,自己還攤上了官司,心中不斷自責,當初就不應該動手打媳婦都怪自己的臭脾氣,正后悔呢就被前來的官差卡蹦嘎啦給鎖上了。
來到縣衙高知縣立即審訊涂如松,讓他招認如何殺妻拋尸,涂如松壓根不知,也無從招來。高知縣一看呦呵嘴還挻硬,喝道;“古人云,人是苦蟲,不打不從,人是木雕,不打不招,來呀!給我打!”
差役們聽令,架著涂如松拉下去就打,可沒聽說打多少板,也怕把他打死過去。就上下左右渾身一頓拍,可這涂如松一口咬死自己并沒有殺人。
接下來幾天這涂如松可遭了大罪了,五天一小打三天一大打,沒過幾天就被打成了個血葫蘆,涂如松眼看要被活活打死,沒有辦法只好認罪。
簽字畫押后,高縣令讓他指出埋尸之地,涂如松也不知道尸體埋在哪里,又怕再遭毒打只好胡亂指認。“回大人,尸體埋在十里外一座石墳里。”
兩班衙役接到命令前去尋尸,說來也巧了,十里外還真有一座石墳,石墳四周用青磚壘成。此時天黑也看不清楚碑上寫的是啥,也是含著困意,心想著早些結案回去睡覺,于是乎幾個衙役連刨帶挖就把棺材蓋掀開。
打開棺材蓋傻了眼,這棺材里躺著是一具皚皚白骨,差役們也傻了眼,這也不是女尸呀,有一個衙役說道:“先帶回去讓老爺定奪吧。”
回去之后,楊知縣見了白骨也覺得不對,轉念一想將錯就錯吧!結案要緊。
就讓涂如松指認,這就是他殺害的妻子楊氏,涂如松沒敢否認,只想著早點結束痛苦便也一口承認。
案情了結,高知縣書寫卷宗送往巡撫衙門審批。湖北巡撫吳應棻看著卷宗,覺得這案子有些古怪,就沒批復擱置了下來。
又過幾天,吳應棻接到有人前來告狀,告狀之人是麻城縣的縣民,說他家祖墳尸身被盜,去麻城縣報案卻被知縣打了出去。
吳應芬覺得這案子并不簡單,就派遣下手陳鼎代理湖北巡撫吳應棻前去查探。陳鼎一到立刻從新審理涂如松,看到涂如松被打的不成人樣,就知道是被屈打成招,于是下令,從新查案。
正當陳鼎苦于沒有線索時,有一個老漢帶著老嫗前來報案,老嫗說在楊同范家看到了楊氏。
原來這婦人是本縣產婆,楊同范之妻胡氏臨盆生子,請她前去接生,可胡氏難產久生不下,就在命懸一線時,從屏風后楊氏走了出來,幫著產婆一起接生,這才救下孩子。
隨后產婆一眼認出此人便是失蹤一年多的楊氏,楊同范立刻上前威脅產婆。“若你敢將今日之事說了出去,我必定殺你全家。”
說完又隨手給了產婆十兩紋銀,產婆連連說是,又對著楊同范發下毒事,許之后才被放了出去。
回到家后臉色蒼白,家里老頭上前詢問發生何時,產婆拿出十兩銀子道出緣由。老頭膽小怕受牽連,就帶著產婆前來報案。
陳鼎聞言對案情已然明了,于是立即命差人前去緝拿要犯楊同范。不久后楊同范與楊氏二人被緝拿歸案,陳鼎一番審問,眼見事情敗落二人也不得不招出實情。
原來這兩個人早有奸情,商量著長此下去也不是辦法,于是楊同范就設計陷害涂如松。讓楊氏假裝出走,藏于楊如同家,楊同范好趁機鼓動楊五郎去衙門告狀。
正愁沒有證據,恰巧山上沖下男尸,楊同范見到尸體心生毒計。就把兩人之事告之楊五郎,并答應事成之后許以重金。楊五郎見錢眼開又與涂如松早有不和,便答應下來,而仵作李榮也同時被楊同范收買,這才有了這一系列的案件。
真相大白陳鼎寫下案宗稟明湖北巡撫吳應芬,不久后宣判如下;案犯楊同范與涂如松之妻楊氏有染,并伙同楊五郎陷害涂如松,按大清律誣告陷害罪,判處三人死罪,秋后問斬。
麻城知縣高仁杰貪功冒進屈打成招革職查辦,涂如松無罪釋放。
真是色字頭上一把刀,害人之時終害已,自此涂如松冤案宣告結案。
參考文獻 《清朝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