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懷讀書會
“一句哲理在年輕人嘴里說出和在老年人嘴里說出是不一樣的。年輕人說的只是這句哲理本身,盡管他可能理解得完全正確。而老年人不只是說了這句哲理,其中還包含了他的全部生活!”——黑格爾
假如你避免不了,就得去忍受。不能忍受生命中注定要忍受的事情,就是軟弱和愚蠢的表現(xiàn)。—— 勃朗特《簡愛》
一定的憂愁、痛苦或煩惱,對每個人都是時時必需的。一艘船如果沒有壓艙物,便不會穩(wěn)定,不能朝著目的地一直前進。—— 叔本華
衡量一個人是否幸福,不應(yīng)該向他詢問那些令他高興的賞心樂事,而應(yīng)該了解那些讓他煩惱操心的事情;因為煩擾他的事情越少,越微不足道,那么他也就生活得越幸福,因為如果微不足道的煩惱都感受得到,那就意味著我們正處于安逸舒適的狀態(tài)了——在很不幸的時候,我們是不會感覺到這些小事情的。——叔本華
我們不應(yīng)為某件事情過分高興或者過分悲傷,原因之一就是一切事物都在改變,另一個原因是我們對于何為有利,何為不利的判斷是虛幻的。因此,幾乎每個人都曾經(jīng)一度為某件事情悲傷不已,但最后那卻被證明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又或者,我們曾經(jīng)為之興高采烈的事情,卻變成了我們極度痛苦的根源。——叔本華
虛榮和驕傲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東西,但大家卻常常把它們當作同義詞。一個驕傲的人可能并不虛榮。驕傲主要關(guān)系到我們怎樣看自己,而虛榮則關(guān)系到我們讓別人怎樣看我們。”——簡.奧斯汀《理智與情感》
不管你是在研究什么事物、還是在思考任何觀點,只問自己,事實是什么,以及這些事實所證實的真理是什么。永遠不要讓自己被自己所更愿意相信的、或者認為人們相信了,會對社會更加有益的東西所影響。只是單單去審視,什么才是事實。——羅素
假如我的生命不結(jié)出美善的果子,誰贊賞我都沒意義。假如我的生命多結(jié)出美善的果子,誰批評我也沒意義。(約翰·班揚 John Bunyan)
人,有了物質(zhì)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談得上生活。 腳步不能達到的地方,眼光可以到達;眼光不能到達的地方,精神可以飛到。——雨果《悲慘世界》
“生命中偉大的光輝不在于永不墜落,而是在墜落后能再度升起”。——曼德拉
一個人越是有許多事情能夠放得下,他越是富有。——梭羅
重大事件考驗一個人的能力,細小事件考驗一個人的品格。——約瑟夫·牛頓
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想不干什么就有能力不干什么。——康德
耐心是一切聰明才智的基礎(chǔ)。——柏拉圖
洋蔥、蘿卜和西紅柿,不相信世界上有南瓜這種東西。它們認為那是一種空想。南瓜不說話,只是默默地成長。——于爾克·舒比格《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
一個人在他的信仰上站得越不牢固,他就越要用雙臂緊緊抱住那些使之區(qū)分于其他信仰的教條不放;相反,一個人在他的信念上站得越牢固,他就越可以自由地把雙手伸向那些與他信仰不同的人。——弗蘭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