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車開多了就容易養成一些很壞的習慣,殊不知這些壞習慣可能會給愛車帶來極大的危害甚至還能危及到自己的生命安全,下面列舉出16大毀車行為,看看你16條里面占了幾條?
正文
1、生憋發動機
低檔高速,想提速也不換擋,干踩油門等,還有比這更具殺傷力的是缺機油駕駛和高水溫駕駛,發動機運轉需要潤滑和冷卻,機油或水溫都報警了還開,那離車子進廠大修不遠了。所以各位開神車大眾的一定要后備箱備好機油,缺油趕緊停車加。
2、離合器不離腳
最有名的毀車行為是左腳不離離合器,以為這樣可以更好地保持對車輛的控制。實際上,這種做法對離合片損害極大。尤其是跑高速時,長時間的半離合狀態會讓離合片迅速磨損。另外,二擋起步的做法也同樣會導致離合器過早損壞。一擋起步對任何車型來說都是有益無害的。
3、 方向往死里打
學車移庫時,很多人習慣了打死方向。其實,因為常常使用,助力泵也是車輛上易損的部件,經常打死方向,會讓助力泵長期處于繃緊的狀態。因此,盡量不要將方向盤打到底,即使在極端情況下,方向打死的持續時間也最好不要超過10秒。
4、過坎不減速
新手沒啥速度感,或者對路況、車況不熟悉,不知道通過減速帶時應降到合適的速度。其實,這樣很容易傷到汽車減震器等零部件,甚至會導致油門失效,非常危險。除了過減速帶以外,經過車道之間的分道器、上下馬路牙子,都要注意控制車速。
5、開關頻繁玩
這東西燒了多半是老愛晃大燈的哥們,想晃大燈沒關系,開一下,關一下,別一開一關不停手工,那開關的觸點在開關的一刻通過的電流高出平常很多,在半接合半分開的狀態下產生打火,電火花就把觸點給燒毀了。
6、噴水嘴被堵也強噴
冬天結冰了,噴水嘴被凍上了咱就先別噴了,那玩意不是高壓水槍,這么玩會把水泵憋壞,等車走起來溫度上來了冰化了再噴。雨刷也是凍冰了先別愣刷。
7、停車猴急換擋毀變速箱
手檔的想毀還真不太容易,除了前面說的第2點,離合沒踩到底也算一種。而自動擋好毀,車沒停就進P檔,沒事就聽車出點金屬聲再晃兩下,壞車也就是不久的事。
8、上臺階、爬樓梯
汽車輪胎側面最薄,找個臺階,馬路牙子蹭蹭沒準就能蹭破一塊,等高速上再一超速,萬一爆胎那就可能要出事故。如果一定要這樣做,記住盡量成90°角再上。此外輪胎氣壓偏高、偏低都不好,毀胎又毀車。
9、長時間熱車
很多老司機有熱車的習慣,可能20年以前教練也會這么教。但是,現在的電噴車,在如今氣候變暖這樣的氣候環境下,其實不需要特別花力氣去熱車,只要注意剛起步時不要一下把速度拉得太快就行。反而,如果長時間熱車,會對發動機、三元催化器不利,當然冬季的東北那是例外。
10、停車、減速全靠剎車
有人說剎車不用留著干啥,確實剎車一般不會是用壞的,拉手剎跑頂多把剎車片磨薄了,不過要養成預判路況少用剎車,尤其是在下山、下坡是時學會降低擋位,合理運用剎車才是真安全。
11、熄火了還用電
汽車蓄電池的電能,需要依靠車輛行駛過程中不斷對其進行充電。一旦車輛熄火,蓄電池就處于只放電不充電的工作狀態。如果熄火后仍然長時間使用車內大功率用電器(例如大燈、音響等),可能很快會導致蓄電池徹底放電、車輛無法啟動。
12、大力開關車門
很多超過10年駕齡的老司機,考駕照時基本都是拿“大東風”練手,所以上下車開車門等都十分粗獷。無論開關什么,總會大力一點。這確實是傷車的表現,時間久了易導致車框密封膠條變形,嚴重的還會導致車廂內一些內飾脫落。
13、自己清理清理引擎
不乏有很多十分愛惜車的車主,自己洗車,甚至會揭蓋清洗發動機艙內部。清理完后,多少都會在些部件上留下水跡,嚴重的可能會在清洗過程中導致一些部件進水,產生故障隱患。
14、停車熄火/不熄火?
停車不熄火派認為,車子啟啟停停會十分傷車,但只要前后打火時間超過10分鐘,打火持續次數不要過多就不會有問題。有些老司機知道上面這回事,因此他們停車就熄火,這樣反而不太好。事實上,預計停車會超過3分鐘,就應該熄火。長時間怠速會不僅費油,還容易積碳,電瓶也處于耗電狀態。
15、停車不拉手剎
有些車主停車沒養成拉手剎的習慣,結果車溜坡撞了——這樣的事,在高速公路服務區都發生過多次。
有些車主擔心,經常拉手制動,手剎彈簧會變形,長此以往會導致手剎損壞。從機械零部件的疲勞損傷來說,長時間手剎處于拉緊狀態不太好,但是從安全角度來說,還是建議拉手剎。必要的時候(比如手剎偏軟,坡度很大),可以在輪下墊磚頭石塊。
16、螺栓擰得緊
有些人喜歡自己保養并把螺栓擰緊,覺得車子動的時候多,產生的共振會讓螺栓跑動從而松了影響機械性,可實際上如果擰得過緊,一方面將使連接件在外力的作用下產生永久變形;另一方面將使螺栓產生拉伸永久變形,預緊力反而下降,甚至造成滑扣或折斷現象,最好還是送到正規維修店面,用正常的扭矩安裝螺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