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設在倫敦的平面設計師Genís Carreras想要讓我們能更簡單地討論哲學,所以他展開了“視覺哲學”計劃,他在他的明信片中把文字統統都去掉,并以圖片取而代之。下回如果需要和朋友或者同事解釋哲學名詞,可以直接發一張精美的圖片給他~
幸福說:一套用來衡量行為產生快樂的能力的倫理體系。
自由意志:具有自我意識的人有自主做決定的自由,不受任何來自社會、道德或是政治的約束。
二元論:世間一切理念從根本上來說都是包含著兩種截然對立的特質,例如善良和邪惡,或是肉體與精神。
女權主義:一系列社會和道德哲學,涉及社會中女性的經歷。其中大部分旨在消除性別不平等。
存在主義:一切哲學思想都必須以個體經歷為出發點,而個體則負責賦予其自身存在的意義,并證明自身存在的真實性。
情緒主義:一切個體的道德判斷都純粹是個人好惡的表現,目的是改變他人的行為或態度。
演繹主義:科學知識應如此得來:首先提出一個假說,然后通過對觀察所得數據進行檢驗來嘗試將假說證偽。
人類中心主義:人類的存在才是宇宙存在的核心意義。
荒誕主義:人類試圖探索宇宙終極真理的嘗試必將失敗,因為它根本不存在。
決定論:一切事情的結果,包括人類的思想在內,都由牢不可破的因果聯系所決定。
外熵:一套涉及利用科學技術進步來增強人類體質的理論體系。
享樂主義:享樂是人生終極目標也是最高的善,任何決定都應以享樂或痛苦來制定
實證主義:真理僅能從科學實踐中獲得
教條主義:生搬教條硬套意識形態,忽略理性論據
現實主義:現實獨立存在于人的觀察和感知之外
理性主義:知識來源于理性
理想主義:現實是基于人類思維活動而存在而不是物質
經驗主義:知識源于感覺,而不是直覺和先驗觀念
絕對主義:所有觀念非對即錯
虛無主義:宇宙和人類的存在最終都導向無意義、無價值和虛無
原作者:Valentina Palladino (WIRED)譯者: oksklok (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