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職場中的主力軍團大都是出生于70年代和80年代的。63%的人準備春節后跳槽,以謀求新的工作機會,提升薪酬水平。對兩個年代的人群進行細分,略顯不同,70后的跳槽意向略微高于80后2.1個百分點,70后的觀望意向略微低于80后1.7個百分點。
對薪酬不滿意是跳槽最大誘因
職場打拼,揮灑的是青春,換回的是希望,職場人無不希望能夠靠自己的才智體換回相應的回報,收入高低則成為最直接的指標。調查結果顯示,在眾多的跳槽原因中,薪酬不滿居首位,占到近四成。對公司制度、對工作崗位不滿各占兩成多。
對70后和80后進行對比來看,70后的職場人更加看重工作崗位的發展空間以及公司的文化、制度等,分別比80后職場人高出5和7個百分點。80后職場人則更加看重薪酬水平,比70后職場人高8個百分點。對工作環境和條件沒有什么差別。
專家表示,薪酬對于職場新人,特別是80后來說,不是首要考慮的因素,即便是當前生活成本和壓力增大,打拼在職場的主要目標依然還是認識自己、認識社會、確立自己的定位,尋找自己未來幾十年的職業方向才是重點。只追逐高薪,并定會放棄一些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和追求,短期內看似沒什么影響,等大多數人跨過35 歲后就會發現,自己可能找不到生活的方向和目標。
4成多人跨地域跳槽
此次調查人群從地域分布來看,一線城市占46%,二線城市占15%,三線城市占18%,四線城市占21%。58%的人仍選擇回原單位所在城市求職,30%的人選擇去其它城市,一成多的人回歸家鄉發展,大約1%的人選擇到國外尋找工作機會。從區域細分來看,一線城市仍最具吸引力,只有一成多的人會離開并選擇到二三線城市。從二、三、四線城市離開到其它城市發展的人才比例逐次增高,分別是40%、43%、72%。
專業證書成為行業發展的必備
從某權威人才網前期舉辦的行業薪酬調查來看,25%的企業調薪會直接根據個人的專業和資質來進行調薪,這決定了擁有專業學歷、資格證書、執業證書的人才會更有機會獲得調薪。此次調查進一步表明,專業人才的職業發展,各種體現專業背景和職業資質的證書、職稱等仍受行業人才的追捧,40%的人才會在來年進行證書、職稱的考試和準備,10%的人會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學歷背景,另有24%的人表示通過自學來補充專業知識。
專家表示,通過多年對行業人才的分析發現,企業的專業化發展更加注重用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已成行業趨勢和必然。無論是對于新進入職場的人員,還是已經在行業內打拼多年的職場精英,都應該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盡量在專業程度上提升自己的含金量,為今后的職業發展和職業規劃鞏固基礎。
職業方向不清成為跳槽最大障礙
雖然六成多的職場人計劃春節后跳槽謀求新的發展,但從本次調查來看,“不清楚自己的職業方向和目標”成為大多數人的跳槽障礙,很多求職者表示要找一份好工作,但具體到什么行業,哪個領域,做什么工作崗位,不是很清楚,顯得盲目、茫然和忙亂。從70后和80后的細分來看,80后作為新入職場的人群,經驗閱歷少于70后人群,問題更加明顯。對職業方向不清晰的超過70后7個百分點,無法區分和鑒別招聘真實性的超過70后6個百分點,在簡歷編寫方面也高出70后5個百分點。
“茫、盲、忙”成為職場人的常態,茫然、盲目地忙著面試、跳槽,為了換工作而換工作,卻不知道到底追求什么,是高薪?是穩定?是挑戰還是隨大流?緊張的社會變遷和起伏的經濟發展,使得職場人已經無力也無法進行思考和展望,隨著社會的滾滾洪流而身不由己。
專家表示,對于找不到方向的職場人來說,未來的發展和成長必然是混亂和無序的,這種狀態持續下去,不良的影響用不了多久就會反映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臨近年底,建議可以利用這一短暫的假期時間,結合自己的知識、經歷、興趣、能力,家庭實際條件等,自我反思和剖析一下,或者可以通過一些測評,大概確定自己的方向和領域,制定一個2—3年的短期規劃,該學習的就惡補專業知識,該穩定的就繼續鉆研提高業務能力,該積累的就繼續增加經歷和資歷,為兩三年后的新目標和方向做準備。
春節后職場人必做的幾件事
一、穩妥拿到年終獎
在這個月里,職場人將拿到辛苦一年換來的年終獎,回到老家去和父母及家人團聚,所以,不要急于跳槽,要穩妥的拿到年終獎,否則,辛苦了一年,就白白送給了老板,但是,年終獎得到后還是喜憂摻半的,有些人在拿到年終獎之后,不得不加入跳槽大軍。
或者是因為心理不平衡,或者找到了更好的目標,所以也同時要做好跳槽的準備。
二、作好職業規劃
職業是人生最大事,需要好好規劃。人每天三頓飯還要規劃,何況職業大事,走錯路,再回頭就賠上時間成本,落在同一起跑線的人的后面。找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人崗匹配,職業規劃就是找到這個匹配點和各個階段的發展平臺,通過對自己的內在因素進行測評,那是一種工具,找到潛質的東西,而學歷、經驗、能力等是外部的東西,要把內、外優勢結合起來,形成職場打拼的核心競爭力。測評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找到這個匹配點和各個階段的發展平臺,然后由咨詢師對切入點的所在的市場狀況、行業前景、職位要求、入行條件、培訓考證、工作業務、薪酬提升、行業英語等運作進行詳細的指導,而自己則沿著主干道去充電,幾年后成為業內的精英,從而使自己的薪水和職位得到升華。
通常來說春節后是跳槽的高發期,很多企業春節后一到兩個月內的跳槽率占全年比重的四分之一;
春節后頻繁跳槽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春節后通常是企業新戰略開始實施的時間點,對企業來說是一個招聘的密集期;另一方面春節后通常是個人規劃的新起點,如果員工發現自己的規劃與公司戰略不符,往往容易跳槽,當然也有年終獎的因素;
企業通常會對“節后跳槽高發期”做預防;企業通常在年底會給員工作“心理按摩”,并做好人才儲備工作;
員工在提跳槽的時候一定要慎重,如果確定要走一定要堅決;如果是因為某些因素不得已才選擇跳槽,建議與老板坦誠溝通,在這些因素得到有效解決后,也可以留下來,而不用擔心 “忠誠度傷痕”問題;
通常來說員工跳槽有如下三個原因:職業發展遇到瓶頸、對自己的薪酬不滿,以及工作不得開心;
單純為了追求高薪而跳槽是短視行為,長視的跳槽要從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的角度去考慮,同時還需要考慮跳槽的各種因素是否成熟,比如自己的能力與經驗儲備是否足夠,時機是否成熟,對行業與公司是否足夠了解等;
向公司提出跳槽時不要越級匯報,最好先與自己的直線領導口頭溝通,然后再書面匯報,發送離職郵件時建議盡量縮小范圍,避免給公司造成負面影響;做離職訪談時心態要平和,態度要坦誠,這樣也可以給自己留下職業回流的機會;
進入一家公司之后,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判斷出自己是否適合這份工作,不要工作沒幾天就草率地判斷自己不適合某份工作,在簡歷上不滿一年的工作經歷是減分的;
跳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為了更好的實現個人的職業目標,建議對自己的職業地圖能有一個清晰地規劃,然后按照職業地圖來決定自己的職業路線;
一般來說進入職場的前五年,可以按照公司中自己“目標前輩”的腳印走,選準一個榜樣之后,借鑒他的經驗教訓;積累一定經驗之后可以考慮自己今后在“管理、專家、綜合”幾個方面的路徑選擇;但無論如何職業前幾年中必須積累專業知識、溝通能力與管理經驗;
近年來傳媒行業中的公關方向發展很快,適合有活力的年輕人發展,此外公共服務行業、低碳行業等新興行業發展也很迅速;
非核心崗位是可以向核心崗位轉化的,例如人事、行政方面目前都有提升的機會,建議關注行業動態,及時補充新知識,如有機會可以在現有崗位上試行;轉行跳槽做銷售,一定要有抗打擊的能力,通常來說剛開始的時候是非常艱難的,做銷售還需要自信與堅持;不過建議超過30歲后不要夸行業跳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