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父母,更是你自己。愛是噴薄的付出,也理性的克制。有了孩子后,是夫妻關系真正的轉折點。父母的素質直接影響孩子的素質,父母的相處模式更是決定孩子的婚戀觀。我們的身上,藏著孩子未來婚姻的模樣。某心理學家說過:“很奇妙,人的一生都是3歲前經(jīng)歷的不斷重復。”
如果真愛孩子,應該分出時間給伴侶,比沒有孩子時更努力地經(jīng)營夫妻情感。孩子見到了父母之前愛情的樣子,才會去相信愛情。
文/久久小魔仙
來源/知書女人(beiwomeishi)
- 1 -
一轉眼,娃已經(jīng)八個月了,某天深夜,終于把娃哄睡,老公從背后抱著我,肌膚接觸的一剎那,咻地一下,這種感覺,陌生又熟悉,回想我們上一次擁抱,大概是在八個月前,卻仿佛過了一個世紀。
生娃之前,我和小黑也是朋友圈的撒狗糧大戶兒,我們每天都要說“晚安”,“我愛你”,我們每次分別都要親吻對方,我叫他大灰狼,他叫我小白兔,我們約定八十歲也要在街頭接吻。
我們外出時永遠都十指緊扣,他每天都要去公交/地鐵站接我回家,十幾年如一日,無論風雪深夜,還是生病賭氣……然而這一切,都在有了孩子之后,陡然改變。
孩子出生后,頻繁的夜哺將我們的睡眠拆解得支離破碎,外出的時間半徑控制在三小時以內(nèi),二人世界更是比十克拉的祖母綠還奢侈……
孩子的到來像一個放大鏡,放大了所有矛盾,白天上班,晚上看娃,還要處理和老人的關系…….我們神經(jīng)緊繃,負能量爆棚,我們向往的詩和遠方,自以為是的潮爸辣媽都特么沒有發(fā)生……
我們終究沒有逃過過來人“有了孩子之后”的魔咒,我們不知不覺就活成了以前最害怕變成的樣子,而當我忽然意識到這一切時,已經(jīng)是八個月后。
好在,老公的一個擁抱將我喚醒,還不算晚。
- 2 -
小雪是我的前同事,一個漂亮的藝術生,她和先生的愛情故事一度為我們奉為御夫教科書。
她愛人是典型的工科男,標配的格襯衫沖鋒衣雙肩背和直男的大腦。
追女孩的手段自然也是簡單粗暴,零下二三十度的雪夜,捧著玫瑰花在樓下站成雪人。
這一站,就是一整個冬天,春暖花開時,他們結婚了。
再次遇見小雪已是多年后,她帶兒子來北京旅游,為盡地主之誼我當導游……
閑談時才知道,她們的愛情已經(jīng)變了模樣。
孩子出生以后,因為心疼丈夫,她跟丈夫分居兩個房間。婆婆身體不好,她辭職一個人帶娃,當過媽媽的都知道,這種辛苦和犧牲,意味著什么。
她剪短了長發(fā),放下了畫筆,不再染指甲做瑜伽,她包攬了所有的家務,事無巨細的照顧著兒子的起居,久而久之,丈夫成了一個多余的人,回家的時間越來越晚。
當她意識到夫妻關系觸礁時,丈夫的手機里,已經(jīng)有了另一個女人。為了孩子,她選擇了隱忍,她懇請丈夫回臥室睡,丈夫竟以“不習慣”為借口拒絕了。
她放下驕傲委曲求全換來的只是丈夫的不領情和冰山臉。
- 3 -
好在還有兒子,兒子滿足了她所有的情感需要:兒子上幼兒園,她像被摘掉心一樣的空虛感,兒子要求自己睡一個房間,她失魂落魄徹夜失眠,兒子叛逆頂嘴,她委屈這么多年的辛酸付出無處訴說,她對我說兒子長大了懂事了就會明白她的苦心……
可我實在不忍心告訴她:完完全全,毫無保留的愛,對于付出者而言,是幸福,而對于承受者來說,是負擔。
靠苦情的戲份,永遠綁架不來她想要的“孝順”。
如果真愛孩子,應該分出時間給伴侶,比沒有孩子時更努力地經(jīng)營夫妻情感。孩子見到了父母之前愛情的樣子,才會去相信愛情。
在充滿愛的環(huán)境下長大的孩子,才會有篤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才會自信開朗!老舍在《有了小孩以后》里寫道:“家庭之累,大半由兒女造成。小孩使世界擴大,使隱藏著的東西都顯露出來。非有小孩不能明白這個。”
沒錯,說起道理,我們大家都明白,婚姻要經(jīng)營,女人要自立,有了孩子不能沒有自我……
但有了孩子之后才明白:這特么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多少夫妻在煩勞和瑣碎中漸行漸遠,多少媽媽在孩子的一顰一笑里迷失自我。
- 4 -
有了孩子之后的生活,7*24小時的全年無休,小家伙可愛的模樣里刻進了我們的基因和全部的愛。
作為媽媽,很容易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家務的泥潭尚不能解脫,心理的依賴更是與日俱增。
我記得一個“過來人”姐姐的金句:“有了孩子之后,你會覺得老公是個可有可無的存在。”聽起來是個笑話,仔細感受難免唏噓無奈。
前陣大熱的電視劇《小別離》,黃磊和海清飾演的中年夫妻,彼此恩愛、共同奮斗、浪漫情調(diào)一樣不少,可自從女兒朵朵出國以后,夫妻之間的紐帶沒有了,親密關系開始出現(xiàn)了問題。
劇中有一幕特別耐人尋味:送朵朵從機場回家之后,夫妻倆都忍不住痛哭起來——可是他們不是抱頭痛哭,而是各坐一隅,獨自淚流,無言以對。
沒有了孩子,他們忽然不知道如何相處了,因為她們之前的所有的話題和相處都以孩子為圓心,這是多少中國式婚姻的真實寫照。
我們明明是因為相愛才結婚生孩子,生完孩子卻忘了怎么繼續(xù)去相愛了,一句“為了孩子”就成為疏于經(jīng)營婚姻的借口。
愛是噴薄的付出,也理性的克制。有了孩子后,是夫妻關系真正的轉折點。
父母的素質直接影響孩子的素質,父母的相處模式更是決定孩子的婚戀觀。我們的身上,藏著孩子未來婚姻的模樣。某心理學家說過:“很奇妙,人的一生都是3歲前經(jīng)歷的不斷重復。”
而三歲以前,恰好是一個家庭經(jīng)歷變革,父母角色轉變和身心挑戰(zhàn)的重要時期。
孩子在3歲前是在愛與溫暖的環(huán)境中長大,那么他長大后也會得到身邊人的尊重和愛,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強迫性重復”效應,也是原生家庭對孩子最重要的影響之一。
- 5 -
我們?nèi)绾翁幚砼c伴侶的關系,就是孩子身上“原生家庭”深厚的烙印。
沒錯,當我們因為自己的偏執(zhí)和不惑而怨念父母時,卻不曾想過,今天的我們,正是孩子的“原生家庭”。我們的愛與尊重,恰是孩子的陽光雨露。
那么從現(xiàn)在起,留一點時間給愛情吧!
你是父母,也是自己!你們是父母,更是夫妻!
作者簡介:久久小魔仙(id:joojoo9999),專注寫走心的文字,帶給你有情、有趣的閱讀體驗。首發(fā)公眾號:知書女人(beiwomeishi),每晚九點二十,伴你成長,一起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