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表明,2015年全球有4680萬老年癡呆癥患者,65歲以上每增加5歲患病者就增加1倍。
這也意味著,在全球每3秒,就新增1個老年癡呆患者,值得注意的是,老年癡呆患者集中于中低收入國家,亞洲占據大比例。
阿爾茨海默病又稱為老年癡呆,該疾病的主要表現為日常生活能力喪失、行為癥狀、認知能力損害。
暨南大學藥學院中藥藥理教研室教授聶紅表示,老年癡呆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化性疾病。
小于65歲稱為早老性癡呆,大于65歲稱老年性癡呆;其中VD(血管性癡呆)大概占比20%。
聶紅指出,三高與癡呆有一定關系。「三高」微血管的損傷,導致重要臟器功能退化。
高血糖的慢性長期作用造成的腦組織損害較高血壓、高血脂更嚴重。研究甚至表明糖尿病患者是非糖尿病患者患血管性癡呆的1.27倍。
此外,男性的「三高」患病率高于女性,所以男性的患老年癡呆的機率高于女性。
由于全球老齡化人口逐年增長,患老年癡呆癥的人數也不斷遞增,為此,用于該疾病的花費數額巨大。
北京大學神經病學教授、博導、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神經科神經心理研究室主任王蔭華在會上透露,2015年全球用于治療老年癡呆癥的費用為8180億美金,2018年將達1萬億美金,2030年達2萬億美金。
由于治療費用昂貴,為此,該疾病的預防治療非常關鍵。
控制血糖是預防老年癡呆癥的有效方法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降糖常用藥胰島素及磺脲類藥物的使用,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時,不可避免的也有發生低血糖的風險,研究發現隨著低血糖事件次數的增加發生癡呆的風險增加。
因此,對于糖尿病患者,既要控制血糖在理想的范圍內,又要減少由于藥物導致低血糖事件的發生。
王蔭華指出,西藥對老年癡呆的治療無法根治,只能延緩發展。所以預防顯得很重要。
老年癡呆跟心腦血管疾病有很大關系,特別跟三高關系密切,所以中藥在配合老年癡呆癥的治療上,效果好,市場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