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咖啡君
作者:榨菜大叔
今天吃飯的時候,朋友突然一臉八卦地和我說,"你知道嗎?我今天看到阿黎跟她男朋友見面了。"
"前陣子不是還發(fā)朋友圈鬧分手呢,怎么還見面啊。"
她拿起手機,打開阿黎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模q如"每日進(jìn)程報備"的朋友圈在我眼前晃了晃。
One
阿黎和男友分手的那半個月,每天都會把自己的心情放上朋友圈。
"無論看到什么,都會勾起關(guān)于你的記憶。"
"我還是離不開你,你什么時候回來我身邊。"
朋友圈里所有人都知道阿黎和男朋友分手了,也知道阿黎現(xiàn)在很難受,但她卻收不到任何人的關(guān)心。
直到有一天聽見身后某位朋友圈"好友"八卦她鬧分手的事,字字句句都充滿著嘲諷。
她才知道,朋友圈里的"好友",只是一邊假裝看不見,一邊又在背地里把她的感情生活當(dāng)作談資。
隨著社交圈子的增大,我們的朋友圈已經(jīng)不再像最初那么純粹。形形色色的人,都存在于自己的好友列表里。
他們或許不熟悉我們,更不能理解我們偶爾的壞情緒。
比起安慰和陪伴,朋友圈更多的,是看熱鬧的人。
他們會對我們的動態(tài)評頭論足,卻不會停下來,了解我們內(nèi)心深處想要表達(dá)的東西。
偶爾面臨情緒崩潰邊緣,宣泄在朋友圈的動態(tài),也只會成為別人茶余飯后的閑談。
Two
大概,我們都曾是阿黎,曾在朋友圈里發(fā)過這樣的動態(tài)。
不厭其煩地更新著自己的自拍,再配上一句,"某某月對我好一點";
起床了不忘在朋友圈說一聲,生病吃藥肚子疼,遇到不順心的事都要在朋友圈里講一講。
把自己一天的所有進(jìn)度和情緒都發(fā)在朋友圈,再時不時拿起手機,點開那個小紅點,看看有沒有人點贊評論。
我們總是很在意別人的感受,想要出現(xiàn)在他們的視線里,嘗試著用各種方法吸引別人的注意。
為了不被忽略,努力去說更多的話,發(fā)送更多的動態(tài)。
好像只有得到足夠多的點贊和評論數(shù),才能證明大家在乎自己。
但實際上,那么大的圈子,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生活壓力和小情緒。
大部分人看朋友圈時只是一刷而過,不會停下來細(xì)看你的不開心,更不會真的點開你的頭像私聊你一句,"怎么了"。
而在我們滿心期待再次點開朋友圈的那一刻,如果得不到回應(yīng),大概只會更失落更難過吧。
Three
"我好像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最近因為工作上的事悶悶不樂,編輯了一條動態(tài)表達(dá)自己此刻真的很不開心,想找尋一點安慰。
但想到上次難過時發(fā)的朋友圈,得到的也只是幾個擁抱的表情,無奈只能默默地刪去。
"心情不好就出來吃麻辣燙??!"正巧阿喜給我發(fā)了條微信,見到她時,她手里拿著一包為我準(zhǔn)備的紙巾。
我問她,怎么知道我心情不好。
"平時每天都約我吃宵夜的,但今天突然沒動靜,肯定是不開心了。"阿喜說得平淡,我卻感動了好久。
那些在低落時想要發(fā)泄的動態(tài),朋友圈里或許沒有人懂。
而那些真正關(guān)心在意你的人,從不需要你刻意地在他們面前說很多話,也無需你精心編輯那么多條動態(tài)。
他們只要看你一個眼神,就能察覺到你異樣的情緒。
真正的朋友,從來都不會只看你朋友圈。
他們更關(guān)心的,是朋友圈之外的你。
Four
朋友圈有時像一個廣場。
當(dāng)你把所有的情緒暴露出來的那一刻,你就好比在裸奔。
跟你關(guān)系好的人會上前給你裹上大衣,在所有人不理解你的時候,陪你體面地離開;
跟你關(guān)系一般的可能會問你一句,你干嘛這么做,然后留下一個似懂非懂的表情;
而跟你不熟悉的人則會站在人群中,和別人一起討論,為什么你不穿衣服。
所以,比起考慮該如何編輯朋友圈動態(tài)才不至于讓人反感,更多時候,我們更愿意試著一個人慢慢把它們磨碎消化掉,第二天接著用笑臉去面對別人。
雖然孤單,但至少不用再滿懷期待,等待著別人的回應(yīng),也不再會因為別人的忽略而暗自傷神。
沒有人能一直理解你,也沒有人能一直陪著你。
當(dāng)你一個人也能好好地走下去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那么努力地發(fā)朋友圈,尋找那些所謂的存在感,現(xiàn)在,其實也沒有那么重要。
那些不值得袒露的難過,不如,就讓它們爛在心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