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媽。”
來源:鏘鏘匠(ID:QiangQiang_Jiang)
開開心心地去迪士尼玩的小蔡姑娘大概想象不到,自己會在這遭遇這樣的屈辱。
因為一個8歲男孩走路時碰到了自己的屁股,小蔡說了男孩幾句,沒想到男孩的媽媽當場發飆,大聲辱罵、威脅小蔡,還和自己的同伴一起,幾次動手打人。
視頻戳這。
男孩的媽媽84年生人,比被打的小蔡大5歲,網上有目擊者的截圖,看得出小姐姐一直是打不還手。
視頻沒拍到,女孩還曾被推到地上打。
如果不是看了視頻,很難相信,一個當媽的,當著自己孩子的面,能說出這么難聽的話(說這話的時候又打了女孩一下)。
做出這么難看的事。
為母則剛,媽媽保護孩子是本能,可這樣的護犢子,當媽的看了也很想打人。
視頻在網上炸鍋后,網友的三觀:
本來不覺得一個8歲的小孩會有意識做這種事情。但看到了這個父母后。突然覺得還真有可能是被父母教出來的。
1.孩子是鏡子,照出了好多東西。2。沒事,將來社會肯定會替你去教育。
我覺得這個時候應該教育自己的小孩子給那女子道歉,這樣的方式反而讓小男孩從小就以為一個細微不尊重女性的動作并沒有什么大不了的……教育還是注重細節吧!
從小應該給孩子樹立男女觀念,家長處理問題實在欠妥,你這面鏡子照的是孩子的未來。
有什么樣的孩子就有什么樣的父母
等10年好了,你這巴掌就可以從自己孩子那兒吃回來了
就沖這樣的父母,孩子也不是無辜的。什么樣的父母教育什么樣的孩子。看看這樣的母親不就是在言行身教
熊孩子長大又生了熊孩子
一代無好妻,三代無好子,這句老話也是沒錯的。
有網友挖出打人者的微博,都是美顏濾鏡歲月靜好,殊不知生活里,可以是這般嘴臉。
這件事,道理再簡單不過,不管孩子是否有意,引起了別人的不適,就應該道歉。不管孩子幾歲,出現了問題,都應該糾正。作為一個成年人,道歉,對別人是個交待,作為一個媽媽,糾正,對孩子是個教育。
這么簡單的道理,30多歲的為人母者會不懂?大概,這“不懂”已是本能。
都說父母的這面鏡子,照的是孩子的未來。這樣的一個媽,能給孩子照出什么樣的未來?
視頻里,看著媽媽辱罵、打人的8歲男孩,不哭不鬧,沒有不自在。
一個孩子,沒有是非觀,不懂對錯,對丑陋的東西視若無睹,才真可怕。
周末,在肯德基汽車餐廳排隊點餐,前面的車里突然有個小男孩探出窗,用一把玩具槍打前面的車,玩具子彈打到車上砰砰作響,前車的車主聞聲下來,呵斥了幾句,男孩還不住手。車主氣憤地來找他的父母,男孩父親車都沒下,搖下窗甩出一句:“小孩的玩具槍,又打不壞?!?/span>
憤怒的車主一把上前奪過了男孩手里的玩具槍,丟在地上,男孩哇的一聲哭出來。
看見兒子受了“欺負”,父母都下了車,一把玩具槍最終演變成一場對罵,空氣中都是孩子媽媽的大嗓子:“你們要是耽誤我送孩子去特長班,我XX……”
那個四五歲的男孩早就不哭了,抻出脖子,若無其事地看著熱鬧。大概這樣的情景,對他來說也并不新鮮。
人們常說,你可以一夜變成暴發戶,但三代才能出一個貴族。
窮養富養都比不上有教養。
今天的父母,舍得給孩子買最貴的玩具,上最好的補習班,但這樣的孩子,不知道要花多少錢去上多貴的特長班,才能抵過爸媽給自己上的這堂“課”。
你覺得你的孩子還小、是寶,可今日你不“教”他,明天就會有人替你來“教訓”他。
沒有完美的媽媽、完美的孩子,也沒有毫無瑕疵的教育,作為父母,我們常常要面對孩子制造的突發狀況,當孩子出了錯,比“護犢子”更重要的,是及時彌補,及時止損。
是,教育也是需要及時止損的。
我去游泳的游泳館,暑假后多了很多家長和孩子,常有歲數不大的孩子扎堆兒在游泳區域打鬧玩耍,和正在游泳的人碰碰撞撞,我看到過好幾個家長“護犢子”,鬧得不歡而散。
但有個媽媽很不同。
她總是坐在泳池邊上,不下水,兒子大概八九歲,看樣子不怎么會游泳,有一次,他拿著一個浮板在泳道上丟來丟去,一下子丟中了正在游泳的大哥,大哥很生氣地站起來,說了他好幾句。
他媽媽看見了,立刻走過去,蹲下來向那大哥道歉,“真是對不起,是我沒看好孩子”,然后,她叫過兒子“跟叔叔道歉”。大哥氣消了,繼續游泳,我以為這一切結束了的時候,那個媽媽把站在池里的兒子叫了出來,領到了一邊,面色嚴肅地說著什么,男孩一直很羞愧地低著頭。
后來去游泳好幾次碰到那個男孩,他總是在一條泳道里安安靜靜地玩,再也沒有丟過浮板。
一次休息時,跟那個媽媽閑聊了幾句,她說兒子想來游泳館玩,擔心他會亂鬧影響別人,自己不會游泳,就坐在岸邊陪著他。
真想為這個媽媽點個贊。
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財產,是教養;給孩子最好的“保護”,是端正的三觀;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親力親為、言傳身教。
好三觀、壞三觀,耳濡目染而來,你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處理事情的方式,都看在他的眼睛里,長在他的心上。
一直覺得,一個女人做了媽媽之后,她的樣貌和教養就被分成了兩半,一半在自己身上,一半在孩子身上。
為人父母者常會犯的一個錯誤,是一邊抱怨孩子的糟糕,一邊給他們最爛的言傳身教。
無法想象一個要錢未遂就把撿來的別人家的狗摔死的媽媽,能教出一個心存善意的孩子;一個為了讓遲到的丈夫上車可以拽著高鐵門撒潑耍賴的媽媽,能教出一個遵守公序良俗的孩子;而一個當著孩子的面辱罵毆打弱者的媽媽,能教出一個謙謙君子。
當你憤憤于孩子沒有教養的時候,可有檢討過自己的德行?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說過: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太可怕了。
為人父母是不用考試,但是你的低分,換來的可能是孩子人生的差評。
迪士尼打人事件最后,當事人達成了諒解,打人媽媽賠償小蔡姑娘1000元。
很多網友憤憤然說,做壞事的代價太低。
可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如果未來你走的還是這條囂張的路,總有一天,想要道歉,也不會有人想聽。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