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這樣一個小故事:
一戶人家養了三個兒子,不幸的是,他們從小就生活在父母的爭吵中,而且他們的媽媽常常遍體鱗傷。
看到這樣的情況,三個兒子產生了三種不同情緒——
老大心懷悲憫,心想:媽媽實在太可憐了!我以后要對老婆好點。
老二則對婚姻懷揣膽怯,心想:結婚太可怕了,我長大絕不結婚!
而老三,居然想到了家庭暴力的合理性,心想:原來,老公可以打老婆??!
可見,即使處在相同的生存環境,一個人的思維方式也會有所不同;
不同的思維方式,又進而決定了每個人未來相異的人生格局。
01
思維若積極樂觀
生活必定風生水起
丘吉爾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樂觀的人在每個危機里看到機會,悲觀的人在每個機會里看見危機?!?/p>
在人生的雄關漫道中,積極樂觀的精神,猶如迎風飄揚的船帆,能夠給你指引生活的前方,讓你即使深陷危機,也終能找到機會。
法國著名作家巴爾扎克在成名前,就遭遇過極深的困苦和窘迫。
巴爾扎克
他本是學法律的,可當他畢業后卻偏偏想要當作家,全然不聽從父親的忠告。父親也因此不再給他提供任何生活費。
最窘迫時,他甚至只能干吃面包配白開水。但天性樂觀的他,卻常在此時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在餐桌上畫下一個個盤子,上面寫上“火腿”“奶酪”“牛排”等字樣,望梅止渴。
就這樣,他用自己的名言:“我將粉碎一切障礙”,一路支撐自己,終成一代文豪。
永遠記?。?/p>
無論前方的道路,平順還是崎嶇,你都應當樂觀積極,因為只有它們,才能讓你獲得永恒之幸福。
02
思維若細致縝密
成功必定在前方等你
韓非子有言:
“事以密成。”
不論何時,唯有細致縝密的思維,才是獲取成功的訣竅。
遙想當年,海爾集團創立之初,其經營管理堪稱一塌糊涂。
為了改善公司的管理,海爾創始人張瑞敏先是編寫了一份10萬字的《質量保證手冊》,進而又制定了121項管理標準、49項工作標準、1008個技術標準,可謂“事無巨細”。
也正是有了張瑞敏這樣細致縝密的管理思維,將一切瑣碎繁雜的小事當成大事來做,海爾也才有了今天的名氣和地位。
俗語所謂:“細節決定成敗”。
當你能夠做到心思縝密而不浮躁,思維細致而不粗糙,傾盡全心,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成功便會在不遠處微笑著等你。
03
思維若創新活躍
未來必定無限可能
人民日報曾刊文曰: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p>
人生在世,唯有不斷活躍思維,不斷創造創新,人生才得以擁有不斷進步的動力!
無數的歷史告訴我們,思維創新活躍,才能成就偉大的發展——
畢昇創造的活字印刷,大大節約了人們的讀書成本;
愛迪生發明了電燈,于是,夜晚也能光亮如白晝;
貝爾發明了電話,讓人們即使遠隔千里,也可以做到一秒交流
……
如今,我們的美好生活,無一不是創新創造的結果!
所以,若你能永葆不斷創造創新的活躍思維,那么燦爛的未來終將屬于你!
很喜歡王小波的一句話:
“思索是一道大門,通向現世上沒有的東西,通到現在人類想不到的地方?!?/p>
真知灼見,永遠來源于你的思維。
人生路上,我們與其不經思索就出發,不如學會做一只“懶螞蟻”,在人生旅途上,不斷精進和打磨自己的思維。
唯有如此,才能厚積薄發,伺機而動,成就最完美的人生!
愿看到本文的所有人
都能不斷修煉自己的思維
讓人生終能一往無前!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