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體所必需的六大營養素均來自食物,而不同的食物所含的營養素各不相同,為了讓大家能夠適當地選擇食物,并合理搭配,從而獲得均衡的營養,我國的營養學家把各種各樣的食物分成了五類,并設計了一個平衡膳食寶塔。
平衡膳食寶塔共分五層,包含我們每天應吃的主要食物種類。寶塔各層位置和面積不同,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應出各類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應占的比重。
第一層(底層):谷類。包括米、面、雜糧。主要提供碳水化物、蛋白質、膳食纖維及B族維生素。它們是膳食中能量的主要來源,多種谷類摻著吃比單吃一種好。每人每天要吃350~500克。
第二層:蔬菜和水果。主要提供膳食纖維、礦物質、維生素和胡蘿卜素。蔬菜和水果各有特點,不能完全相互替代,不可只吃水果不吃蔬菜。一般來說紅、綠、黃色較深的蔬菜和深黃色水果含營養素比較豐富,所以應多選用深色蔬菜和水果。每天應吃蔬菜400~500克,水果100~200克。
第三層:魚、蝦、肉、蛋(肉類包括畜肉、禽肉及內臟)類。主要提供優質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A和B族維生素。它們彼此間營養素含量有所區別。每天應吃150~200克。
第四層:奶類和豆類食物。奶類主要包括鮮牛奶、奶粉等。除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外,含鈣量較高,且利用率也高,是天然鈣質的極好來源。豆類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鈣及維生素B1、B2等。每天應飲鮮奶250~500克,吃豆類及豆制品50~100克。
第五層(塔尖):油脂類。包括植不物油等。主要提供能量。植物油還可提供維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每天不超過25克。
少年朋友請注意:
1.在食物寶塔上,你看到了每日所需的五類食物。它們不能互相替代,要使身體健康,每一類食物你都需要。
2.在寶塔同一層中的各種食物所含營養成分大體相近,在膳食中應經常互相替換,以使膳食豐富多彩。而且吃的品種越多,攝入的營養素越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