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下,關于我近幾年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及記憶方法的解讀,希望可以幫到正在求學的莘莘學子,或看著孩子學習成績大幅下滑,卻使不了勁干著急的父母們。
在我多年的教育研究中,我大致把孩子分為3類:
這類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特別了解,有計劃有目的地學習,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從來不會讓老師或家長擔心,即便是生字再多,數據再復雜,他們也能靠著自己的毅力努力背完,或許是死記硬背,或許是找到了自己的背誦方法。
我的網絡課程上有個叫于東的初三學生,他就屬于上文提到的信心型,成績處于中上,每天都刻苦律己地學習,背誦文言文,歷史地理,古詩詞,用他跟我咨詢時說的話就是一個字——“累”,他比別人要多花一倍,甚至兩倍的時間去學習。別人在玩,他在學;別人在運動,他在學。
經過我利用最強大腦記憶法反復訓練一周,目前于東已經掌握了記憶簡便、輕松的方法,且月考也擠進年紀前5名。眼看還有三個月左右就中考了,只要好好發揮,被重點高中錄取是非常有把握的事情。
為什么最強記憶方法這么有效?這里簡單地舉個例子,大家就懂了。
記憶元素周期表上的前20號元素,這些元素名稱是單調、枯燥的,可先把它們按序數排列:以前十為例,然后編成諧音的歌訣形式(按諧音意思分類):
第二類:迷茫型
迷茫型孩子對于學習持一種觀望態度,不知道自己學習為了什么,而是同桌在看書了,他(她)也拿著書胡亂看著,另一個同學去打籃球了,他(她)就跟著走了。這類學生對于學習總是迷糊著,被動地學習。
第三類:放棄型
“管你學習多么有趣,我就是學不進去。”這類學生大多在自我層面上已經進行了否定,連自己都破罐子破摔,自己也和老師、家長們一樣認為自己不是讀書的料。也許只是自己放棄了,也許連老師和家長都放棄了。
家長朋友們,可能你對于你的孩子屬于哪一種仍然有所疑慮,這是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正經歷著復雜的,從某一種到另一種的過渡期。但是,家族朋友們也無須擔心,本文介紹的最強大腦記憶方法就會詳細地為你解決這一疑惑。
那么,迷茫型和放棄型的孩子是否也適用呢?當然,每個孩子的學習態度不一樣,但是只要我們給予一種合適的方法,以此來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自然而然讓孩子找到學習的信心,提高學習的興趣了。當孩子自己從被動變成主動學習,家長朋友們也不用愁孩子的學習不好,或總是下滑。
對于這兩類的孩子要從一些簡單的記憶技巧開始,引導孩子,幫助孩子樹立良好的信心,比如冗長復雜的歷史,需要大量地記憶時間,地點,事件。
本來,還打算就后兩種學生好好和大家說一下,但受限于篇幅,這里就不多說了。如果有家長朋友還有別的教育方法、學習技巧方面的疑慮,可以到我的朋友圈里面看看對應問題的文章,我會經常在朋友圈分享一些我的教育心得。或者,直接就具體的問題來與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