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80年的JJ,家在東北,2003年大學畢業分配到北京一家事業單位工作,老公是醫生,因為學醫的不好找工作加上為了兩個人能在一起,考研、念書耽誤了幾年,2008年剛剛工作。我們的工作雖然穩定,收入在北京整體應該是中等偏下吧(真的不偏大家,年輕大夫是非常非常辛苦但是收入很低的),我剛開始的時候也挺困難的,幾年的努力下來小日子過得還算紅火,還是很有一點感觸的,我覺得理念的不同直接導致生活質量的不同。我的帖子主要談六個方面的理財心得:房子、基金、保險、合理的消費和存款計劃、開源、制定家庭長遠理財計劃。我覺得三十歲的朋友如果做好了這六個方面,會覺得生活很有安全感,而且會比同等收入的同齡人過得好。
在這里我不想具體談自己的家庭收入和通過理財的收入,
論壇里有的人掙得多、有的掙的少,其實沒有必要比較,只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理好自己的財,我們每個人都能把生活打理的很好。而且我覺得自己工作很忙,有些理財方式并不適合我,總結一下6點體會,適合工作忙的懶人理財。
1.房子:如果是自住,買房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兼備一點點的保值功能。自住的房子在任何時候都可以考慮買,但是買房子絕對是一個長期且非常艱巨的工作。我個人覺得年輕人自住的第一套房子應該首先考慮離工作單位近、或者有很方便的軌道交通的二手房,除去工作時間,每天可支配的下班后的個人時間也就四、五個小時,如果把大量的時間花在路上,幸福指數會大打折扣。我個人的實踐體會是,任何時候,只要肯找,不停的找,永遠有可能淘到便宜房子。如果買軌道交通的房子應該有提前量,在軌道沒有開通前兩三年就要下手;另外貸款比例要合適,占總房款的50%就差不多了,貸款要以不影響生活質量為前提,還款額最好占家庭月收入的25%一下,而且如果你的錢沒有充裕到沒有地方放的情況下,千萬不要提前還款,隨著收入的增長每月還款額會顯得越來越少,結余下來的錢好好打理會有更好的效果。
如果錢多到想投資房子,我以前看過一些相關的理財書,有些結合北京的實踐不太實用,我給自己設定的買投資房產的原則是:
1.堅決買客廳有窗戶的一居室(可以隔成兩間,出租回報率一居室最高);2.堅決買二手房(不用裝修就可以出租);3.堅決買二環以內或者地理位置好的三環以內的房子,只要地理位置好,多舊都能租出去;4.我必須攢夠50%以上的首付;5.貸款利息總額不超過3-4年的房租;6.以目前的租金計算,30年的租金能夠全部房款(如果20年的租金就夠全部房款,真的值得毫不猶豫的去買)。所以考察了一下,我覺得市區里地理位置好的,且比較老的房子還真有能達到這個標準的,大家也可以找找看。
房子就說這些吧,有點讓大家失望了吧,我說了,這些經驗只適合收入一般的年輕人。
2.基金:我因為懶,且工作忙,不適合炒股,所以只買基金。說實話,我的基金收入特別好,有點小小的驕傲一下吧。我買基金的方式非常簡單,有一份定投,每月錢很少,我想試試長期投資是不是忽悠人的。家庭存款只有30%用來買基金,所以基金的漲跌對我的心態影響不大。我只買激進型的股票基金,多數是指數基金。永遠不滿倉是保證基金能掙錢的重要前提。我是上一輪牛市前在2800點買的第一支基金,然后在4000點以上就堅決不買了,在5000點的時候(基金收益60%的時候堅決贖回),止贏點我覺得有必要,但是我這個人不喜歡止損,如果基金賠了,我堅決不贖回,但是我會跌得比較狠的時候補倉,慢慢的補,也千萬不要著急,即便是漲上去了,沒補成我也不傷心,我也掙到錢了呀。如果跌就繼續補,不停的稀釋成本,這個方法還是很好用的。
3.保險:這個要花些功夫貨比三家,尤其要仔細計算其中有很多小細節。因為我們夫妻都有單位上的社會保險,作為年輕人首先要配大病方面的商業險。這里面的門道太多了,真是不知從何說起。比如都是重大疾病保10萬,有的每年交3600多,交20年,累計交了7.2萬,如果滿期生存返回10萬保額(相當于給了點利息)。還有的看第一眼覺得很便宜,國內有個保險也是重大疾病保10萬每年只有2200多,交20年,可是我仔細一看滿期生存是返還本金(也就是4.4萬);所以你很難說這兩個保險哪個更便宜;另外這個保險員忽悠我,說他的保險合適,到55歲就算滿期了(前面那個是65歲滿期),可是我算了一下,滿期只返還本金是很不合算的,因為55歲以后才是重大疾病的高發期。對于返還本金的保險,滿期年齡越高越合適;對于返還保額的保險,滿期年齡越低越合適。雖然有點繞,大家自己想想。
真是一言難盡,總之我當時選保險算的眼花繚亂,后來買保險的都準備拉我入行了,哈哈!
我覺得重大疾病保險普遍保費貴,保障錢太少,不怎么合適,幾乎選擇不到太合適的險種,后來我勉為其難的選了兩個,一個是防癌的,只有惡性腫瘤理賠,每年交2200,交10年,累計交2.2萬,保10萬。選這個保險是因為我也是學醫的,我覺得80%以上的重大疾病是惡性腫瘤,這個保險滿足了我用最少的錢獲得最大的保障的原則。但是只有一個保險公司的不放心,再說還是應該配一個壽險,因為人死了保險公司是沒辦法抵賴的,必須賠呀。后來選了一個投連險的壽險附加重大疾病,投連險是新生事物,大家可以補充一下相關知識,雖然對投連險我不是特喜歡,但是考慮到這個保險同樣是保20萬的前提下,我每月交的錢最少,而且五年以后的流動性很好,最重要的是我可以隨時提高保障額度(當然保的越多扣的保費越多),考慮到五年后、十年后可能現有的保費不能滿足當時的需求了,能隨時調高保障額度這點還是很吸引我的。
總之呢,我覺得商業保險對于年輕人很重要,因為社保真正得病了是遠不夠的,很多治療藥品和項目是不在醫保范圍內的。買保險還是首先要考慮保障功能,有一份健康險,自己心里會踏實一些;有安全感也很重要。至于養老保險我不太感興趣,我希望通過今后20年的理財(包括房產和基金投資等),自己攢夠養老錢,把養老的錢放在自己手里比放在保險公司還是好些吧。
4.合理的消費和存款計劃:這點比較好寫。存款方面,我們每月必須把兩人總收入的40%存成定期,都是每月10日之前存,都是1年定期(因為現在利率低),用的是從
論壇里學到的12張單法。這部分錢也不是絕對不動的,是為了將來買房的投資計劃,而且如果股市到了讓我覺得非常低迷、沒有人敢買的時候,到期的定期存款我還是會堅決的,膽子和步子稍微大一點的買一些指數基金的。每月定存是個很好的習慣,有定期存款是能讓人覺得心里非常踏實;股市怎么跌我都不怕了,因為我永遠有子彈,呵呵!
合理的消費是保證生活質量的前提。我有一個觀點,理財也不能虧待自己,快樂在當下也很重要。曾經記過一段賬,我發現不太好,記賬讓我變扣兒了,后來索性不計了。我們的生活并不奢侈,換季的時候會買2000元左右的衣服(因為我超級不愛逛街,所以比較省錢,每次都是需要換季的衣服了趕緊殺出家門大采購,一會兒就買好了一大袋子),買就買質量好一點的衣服。化妝品我是基本的護理程序,冬天用歐泊來的全套,夏天用的比較雜,每周都用保濕的面膜自己護理(但不用貴的,用普通的),我超級不喜歡美容院,我是學醫的,覺得美容院的消毒不過關,哈哈。涂脂抹粉的事情我只在重要場合才用,我覺得這種護膚方式挺適合我的,不用最貴的,用最適合的。
另外每周我們會外出吃飯1~2次,因為我們兩個都很喜歡美食,吃也是人生一大樂趣呀!車堅決不買(我們上班交通太方便了),省下的買車錢通過買基金,可以提早實現我們投資買房的計劃。我們玩兒的方式不多,看看電影,樓下打打羽毛球、逛逛公園就挺好了。
合理的消費就是不奢侈,但是要讓自己過得很舒服。其實記賬與否不重要,偶爾心血來潮買點不需要的東西或者偶爾買點奢侈品也沒啥,只要不是購物狂、不總亂花錢就行了,自己如果能控制住自己,記賬不記賬都差不多。我是不喜歡每天晚上還得問老公花了多少錢,記賬這個理財方式不太符合我的性格。我個人覺得,對于我來說,節流遠不如開源重要,后面會談到開源的問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