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是導致高血壓的原因,所以合理的飲食不僅可以有效的控制高血壓,還可以預防其他并發癥的出現。那么高血壓患者到底應該怎么樣改變飲食習慣呢?
蛋白質、油脂和糖是人體不可或缺的三大營養素,如果攝入超過人體所需要的消耗量,久而久之,會使體重增加,造成肥胖,而肥胖是導致高血壓的主要原因。
所以應該多吃低脂類的食品,如:雞蛋清、花生、脫脂牛奶、豆制品、瘦肉等。盡量少吃奶油、蛋黃、酥脆點心、魷魚等。
我們平時的鹽攝入量主要來自于烹調用鹽。正常的用鹽應該是每天在2-5g,約一小勺。還要減去醬油等調料中含有的Na。這樣才算是健康的用鹽量,對高血壓患者是非常有用的。
所以應該利用香菇、洋蔥、青椒的本自身味道和其他食物搭配著調味,這樣可以少放一些鹽。
盡量少吃榨菜、咸菜、腌菜、臘肉等含鹽量高的食物。
適量補充蛋白質,如果蛋白質攝入不足,會影響血管細胞的代謝,加劇血管的老化,使血管失去彈性而變脆,加速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的形成。而適量攝取蛋白質可以強健血管。
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可以利于控制血壓。
多吃含鈣的食物,因為低鈣的飲食習慣會致使血壓升高,年紀越大攝入鈣量應該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