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既不是我們的血肉之軀,也不是我們的心智。身體只是“自我”用來執行任務的工具,而心智是“自我”用來思考、推理、謀劃的工具。
如果你認識了“自我”的真實存在,你就會體驗到一種以前從來沒有體驗到的力量,因為“自我”能夠控制并引導身體與心智,讓他們以最好的狀態、最佳的方式選擇如何去做、怎樣去做。
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成為的人,因為所有的個人特征、習慣、癖好等性格特點都潛藏在你的潛意識當中,但它們和你現在的“自我”并沒有真正地關聯起來。
思考是“自我”被賦予的最偉大、最神奇的力量,然而不幸的是,只有極少數人懂得選擇以建設性的、積極正確的方式思考,而人與人之間就這樣產生了差別。而大多數人選擇的是不恰當的、不合適的思考方式,這樣他們難免會顯得自私而又幼稚,阻礙了他們的發展。而成熟的人會懂得選擇恰當的思維方式,這導致了他們的成功。
認為別人比自己愚蠢的人才是最蠢的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須讓每一個參與這件事情的人從中獲益,任何一種利用他人的軟弱、無知而使自己受益的舉動,只會得到雙倍的懲罰。
世界是由無數的個體組成,個體是世界的一部分,每一個人的利益是與他人相關聯的,每一個人的幸福都與其他人的幸福有關,團結才能產生合力。
當你決定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就要最大程度地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它上面,消除那些游移不定的想法,專用設備,不在無益的目標上浪費時間,這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春天播種,秋天收獲。記住這樣一句話:“我要成為怎樣的人,我就能成為怎樣的人。”這就是夢想的力量。
盡最大的努力去理解“自我”的真正內涵。如果你能做到,如果你能夠把“自我”的目標與社會的目標和諧統一起來,那么你將無往而不勝。在奔向成功的道路上,你跑在最前面,別人只能看到你的背影。
不論在什么時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你想起“我要成為怎樣的人,就能成為怎樣的人”,就重復一遍,堅持下去,直到它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你生命的一部分,成為你人生的目標。
如果你不打算做一件事情,那就別開始;如果你開始了,即使天塌下來也要把它做成,要堅持到底,絕不能半途而廢。當我們開始做某事但不把它完成,或是作了某項決定卻并不堅守,失敗就會成為一種習慣——像幽靈一樣的習慣,纏繞著我們。一旦做出決定,就不要受任何人、任何事的干擾。骰子已經擲出去了,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只有堅持下去,完成它。
滴水也能折射太陽的光輝。從最小的事情做起,從那些你能夠掌控、能夠做成的小事做起,經小的成功換取大的成功,你將發現你最終能夠戰勝自己。戰勝自己絕非易事,無數的經驗表明,戰勝自己,并不比戰勝一個國家更容易,小事中也藏著大玄機。
最強大的敵人往往是自己,當你學會戰勝自己,你就會發現你擁有無盡的力量之源,你將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你的每一個愿望都會順理成章地變成現實,在那時,成功對于你來說,就如探囊取物一樣。
“無限之我”即為宇宙精神或宇宙能量,人們通常把它們叫做“上帝”。內心世界是由“自我”掌控的,而這個“自我”正是那個“無限之我”的一部分。
哲學家赫伯特·斯彭德說過:“在我們身邊的所有奇跡中,最令人確信的是:我們一直身處在萬物或由此產生的無限而永恒的能量之中。
科學和宗教有不同的分工,科學發現了宇宙國永恒的真理,然而宗教卻發現了潛藏在這些真理背后的力量,并把它樹立在人們的內心之中。
你不能給予別人你沒有的東西。如果我們自己軟弱無力,也就無法幫助他人,如果我們希望對他人有所幫助,我們首先自己要擁有能量,要想幫助別人,首先就要發現自己的潛能。
人的潛力是永遠挖掘不盡的,如同神話中那眼永不干涸的泉水。作為無限潛能的代言人,我們必須認識到自己的這股巨大的能量。開發自己的潛能吧,這會讓你受用不盡!
戰勝一切卻不目中無物,謹慎謙虛卻不妄自尊菲薄。這就是力量的奧秘所在,也是對“自我”的控制力的奧秘所在。
我們必須對他人有所幫助,我們施予的越多,所得的回報就越多。宇宙間充滿能量,但必須借助我們的幫助才能夠相互溝通。我們應當成為宇宙傳遞活力的渠道。
眼光要放長一些,不要只拘泥于眼前的安樂,讓自己處于平靜當中,然后內心的渴望就會自發地涌現出來,關注你的內心世界,你將會變得耳聰目明,你將會發現數不清的機遇,平常的生活將變得豐富多彩。
萬物的精華,不在于它現在是什么,也不在于它如何孔武有力,而在于它生生不息的精神,精神是真實的存在,是生命的核心;當精神離去的時候,生命也就消逝了,熄滅了,不復存在了,精神就是生命的靈魂。
精神活動是在頭腦和心靈中完成的,是屬于內在世界的,屬于“因”;而一切現實的世界,都是我們的精神動力的作用下創造出來的,它們是“果”。正因為如此,你就是創造者。精神勞作是最重要的勞作,比其他任何事情都理重要。
精神和肉體一樣,在我們操勞過度的時候,就會感覺倦怠,就會影響我們的創造力,所以我們需要適時返回到“寂靜”的狀態之中。“寂靜”并不是靜止,相反,我們的精神得以休息,積淀,還有升華。升華的思想,正是一切成就的奧秘。所以不要忘記讓自己的精神休息一下。
思考不是靜止的,而是在不停地運動。愛賦予它活力,時時賦予它深度與厚度。思考是“自我”的產物,是一種神圣的、有創造性的運動。
為了進行有創造力的思考,首先必須喚醒心中的激情,激情則可以讓思考心潮澎湃,靈光四射。
你會發現,當我們持續思考同一件事情,到最后這種思考就變成自發性的了,我們會情不自禁地思考這件事情;精神力量的獲得與身體力量的獲得一樣,是通過鍛煉達到的。在我們思考一件事情的時候,可能在頭一次非常困難,當我們第二次思考同樣的問題時,就變得容易多了;當我反反復復一遍又一遍地思考的時候,就形成了一種精神習慣,成為我們自動自發的潛意識。
還不能做到有意識迅速放松下來的人,就不能夠進到自己的意識深處,不能夠進行有創造性的思考。可以說,尚未獲得自由,還不能算是自己的主人,仍然受到外在條件的奴役。
本課重點
1、什么是思想?
——思想就是精神的能量。
2、思想的作用是什么?
——我們所見到的一切文明的成果,皆由思想而來。
3、思想如何獲取活力?
——它遵循愛的定律,激情賦予它活力。
4、思想如何壯大?
——思想通過沉淀、累積而壯大。
5、如何解釋創造性能力?
——創造性能力是積極的思想的產物。
6、如何開發勇氣、信念和激情?
——它本來就在我們意識深處,認識到這一點即可獲得。
7、宇宙之間的能量是怎樣傳遞的?
——通過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幫助。
8、為什么要幫助他人?
——因為能量會在彼此間相互轉移,使我們變得更強大。
9、什么是“寂靜”?
——“寂靜”是身體的安寧。
10、安寧的價值何在?
——安寧是控制自我、主宰自我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