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唐?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茫茫宇宙,地球人類作為智慧生物是否真是唯一的存在?在浩瀚的時空之中,無論其確切的答案為是或不是,都會給人類的內心帶來巨大的震撼。
費米悖論是一個有關外星文明的科學悖論,宇宙巨大的尺度和年齡意味著智慧地外文明應該存在。但是這個假設沒有充分的證據。從數量級上估計:銀河系大約有2500億顆恒星,可觀測宇宙內則有7 x 10^22顆恒星。即使智慧生命以很小的概率出現在這些恒星系的行星中,那么僅僅在銀河系內就應該有相當大量的智慧生命存在。但迄今為止,我們沒有在地球之外的地方,找到其他智慧生命存在的切實可靠的證據。這是為什么呢?
費米悖論已經有十多種解釋,但是還沒有一種解釋得到科學界的普遍認同。下面提供一種新的解釋供大家探討:
地球文明是銀河系中的第一個技術文明,第二個及以后的技術文明還沒有演化出來,所以我們在地球之外的地方,找不到有其他智慧生命存在的證據。
有人會問,且不說宇宙中,就是銀河系中適合生命出現的行星就有數千乃至數萬之多,憑什么認為地球文明是最先演化出的技術文明,數千乃至數萬分之一概率,為什么偏偏就是地球?
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地球文明在銀河系中的情形,和智人在地球上的情形,是一樣的。
今天的地球文明由智人這個物種來承載,智人在地球上的出現時間不過7萬年而已,這和天文學上動輒數千萬年,數億年的時間相比,不過是一瞬間。也就是說,智慧生物從出現到能夠進行星際航行,從天文學時間尺度看,不過是一瞬間而已。銀河系中盡管有很多適合生命出現的行星,但是由于宇宙時間尺度的巨大,各行星演化條件的差異,以及最終演化出智慧生物所需要的各種機緣巧合,各個適合生命出現的行星能夠最終演化出智慧生物的時間,彼此間大概率是間隔巨大,至少是數百萬年以上。銀河系中不同的適合生命出現的行星,最終演化出智慧生物的時間間隔只有幾十萬年,或十幾萬年,或幾萬年,從概率上講,是不能成立的。現有的一般科學上的估計,地球文明以目前狀態繼續發展,只要再經過100萬年,就能殖民整個銀河系。也就是說當地球文明殖民整個銀河系時,排在地球文明后面的那個智慧生物還沒有演化出技術文明,甚至很可能還沒有完成從生物到智慧生物的演化。
可能有人要問,在今天這個時間點,銀河系中地球文明之后的地外文明還沒出現,但是你怎么知道地球文明之前的地外文明還沒出現呢?我們現在還沒有發現他們存在的證據并不意味著他們不存在啊,也許他們就是躲著不讓我們發現?也許地球文明目前技術還不夠,還不能探測到他們存在的證據?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就要用到人擇原理了:正是因為在銀河系中沒有地球文明之前的地外文明,所以今天我們能站在地球上來問這個問題。如果銀河系中有地球文明之前的地外文明,這個地外文明將在地球文明演化出智慧生物之前就殖民地球,這種殖民將強烈的改變地球的生物演化環境,使地球生物完全失去演化成智慧生物的機會,那么今天在地球上根本就不會有智人這種生物。
這里的邏輯只要看看智人在地球上的情形就能知道。從古生物學和基因學的研究我們知道,從動物中演化出智人這種物種,中間充滿了各種偶然性,進化樹上很多分岔,并不必然在這個時間點演化出智人這種物種,而且甚至演化到智人這一步,在早期也多次瀕臨滅絕的危險,換句話說,我們今天司空見慣的日常生活,其出現其實是非常偶然和僥幸的。但是假如地球上沒有出現智人這種智慧生物,那其他的某種生物能否演化成為智慧生物呢?答案是肯定的,無非是再多花幾百萬年,或幾千萬年,或幾億年而已,但是在自然的條件下地球上最終將演化出智慧生物這個結果是毫無疑問的。那么我們再問一個問題,在今天智人已經遍布整個地球的情況下,再過幾百萬年,或幾千萬年,或幾億年,地球上會有第二種生物能夠演化為智慧生物嗎?應該是不能。因為智人的出現已經強烈地改變了地球的生物演化環境,對其他的生物而言,能夠不滅絕就已經算是幸運的了,至于演化為智慧生物的機會,已經永遠失去了。
所以同樣的道理,如果銀河系中地球文明之前的地外文明已經出現,他們即使不是出于發展的考慮,僅僅是出于安全,出于保存及延續自身文明的需要,也必須離開本恒星系,進入銀河系中去殖民。這不是他們想不想這樣做的問題,而是他們必須這樣做,別無選擇。其原因是,身處恒星系中的行星,其行星文明是處于一個極不安全的環境中,超新星爆發/小行星的撞擊/超級火山爆發/超級傳染病的流行,都有可能毀滅該文明該物種。為了規避這種災難性的風險,離開本恒星系,進入銀河系中去殖民,是唯一的選擇。至于說去進行這種殖民的載體,可以是智慧生物可以是機器人也可以是探測器,對于能夠飛入銀河系的智慧生物而言,這方面應該沒有很大的技術障礙。智慧生物離開本恒星系后,即使技術水平并不高,只要有足夠長的飛行時間,也能飛出極遠的距離,這一點,我們只要看一看已經飛出太陽系的旅行者1號2號就能明白。也就是說,對飛入銀河系的智慧生物而言,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在星際空間中到達近處和到達遠處的技術難度和經濟成本其實差別并不大。所以智慧生物一旦進入銀河系,其腳步就不會停止,將在100萬年的時間內殖民整個銀河系。由于地外智慧生物與地球人類同屬智慧生物,他們對生存環境的要求應該是大致類似的,那就意味著地球這樣的行星將是他們殖民的首選目標。如前文所述,各個適合生命出現的行星能夠最終演化出智慧生物的時間,彼此間間隔巨大,應在數百萬年以上,該先進的地外文明在100萬年的時間里殖民銀河系殖民地球時,地球上應該還沒有演化出智人這一物種。而這種殖民將強烈地改變地球的生物演化環境,地球生物將再無機會演化為智慧生物。這和智人演化為智慧生物后,地球上其他的生物將再無演化為智慧生物的機會,其中的邏輯是一樣的。同樣的道理,地球文明進入技術文明之后,將在在100萬年的時間里殖民整個銀河系,在地球文明之后那些原本有可能演化出智慧生物的行星,其生物演化環境將被這種殖民強烈影響,最終徹底喪失演化出智慧生物的機會,也就意味著,在地球文明之后的那些地外文明,實際上根本就不會出現。
銀河系中數千個數萬個能夠演化出智慧生命的行星中,地球是最早的那個,這確實是一個極小概率事件。但是在這些行星中,會有一個行星最早演化出智慧生命,卻是一個必然事件。
這是一個徹底的勝者通吃的游戲。
這里還剩下一個問題,銀河系中沒有地外文明,那銀河系以外呢?嗯,很能是有的。但由于物理距離相距過遠,克服如此巨大的距離,產生實際上的接觸應該是很困難的。實際上能夠探測到彼此的信號,進行信息交流都會非常困難。所以現在進行的地外文明的搜尋項目大概率是不會有結果的,至于有人擔心的現在人類向太空中有意或無意發送的信息,大概率也不會給地球人類招來災禍,因為根本就不會有地外文明收到這些信息,更不要說對這些信息作出善意或惡意的反應了。
有個段子,說是捉住一個外星人,北京人說拿去作研究----搞科研,上海人說拿去作展覽收門票----要賺錢,廣東人說拿去煲湯----嘗嘗味道!可是現在我們知道,外星人即使存在,也是在銀河系之外的地方,去這么遠的地方捉外星人來煲湯,難度未免太大了。我的廣東人同事們,你們恐怕是沒機會嘗到這道老火靚湯的味道了。
最后想說的是,在今天這個時點,在新冠大流行的背景下,肩負銀河系文明的是地球文明,肩負地球文明的是人類文明,肩負人類文明的是中華文明,肩負中華文明的是正在看本文的各位,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2021年4月 寫于 銀河系*太陽系*地球*中國*廣東省*廣州市*永和開發區*某橡膠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