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小編看到一篇文章“電動車都是垃圾”。其大意是,現在的電動汽車價格高、質量差、配置低,甚至還不如老年代步車實惠,簡直就是垃圾!。
雖然小編不太同意原文作者的一些觀點,但是有些問題確實說出了一些問題,國產自主品牌的電動汽車質量不高也是實情,而且這里還牽扯“騙補”等諸多弊端等等。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國產車純電動車,會讓你覺得很垃圾!
對于所有電動汽車生產廠商來說,產品的定價絕對是一個重要問題!因為相比較傳統汽油機車型來說,純電動汽車的主要制造成本要高得多。比如現在電池組成本,雖然說2010年至2015年,電動汽車每千瓦時的成本已經從6800元降到2300元左右,但依舊很貴!
比如,一輛特斯拉Model X需要安裝90千瓦時的電池組,日產聆風、北汽EV等需要安裝30千瓦時的電池組。也就是說,一組30千瓦時的電池組的成本,就需要7萬塊!即便是使用國產電池組,電池組的成本也依舊不便宜。
對于一臺同級別的內燃機汽車的來說,一臺1.5L發動機和5速自動擋變速箱的采購成本,也就是三、四萬塊左右。當然,我們還沒有算上電池組的電控管理系統、散熱系統、傳統驅動系統……等等。所以即便廠商裝配一臺兩廂小車,其制造成本也高得驚人!
這就是為什么國內純電動汽車絕大多數都是看上去非常廉價的小型車!中大型、SUV車型,并不多見,因為成本太高!真不是一般普通消費者能接受的了的。
雖然“改革的春風吹滿地”,國內電動汽車市場銷售全球第一,絕大部分功勞記到政府的身上,但是這并不能代表政府對于電動汽車引導定位是成功的。
因為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電動汽車最大的優點就是不費油、不限號,雖然航里程有限、充電不便,但是電動汽車在城市生活中上下班作為代步使用是足夠了。而問題是,這代步的前提是你得有一輛汽油車作為生活半徑的另外一個延伸!因為如果你要來個自駕游,或是出趟遠門,電動汽車是無法做到的!
所以就像北京這種限號、搖號的地區,即便汽油指標是700多人搶一個號,依舊不能減低人們對于汽油指標的渴望。這就好像,你想讓二奶代替大奶的位置和功能,就得付出不小的代價。
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人都看不上,也不想看上電動汽車,即便買了也是一臉的無奈!
再來說說電動車污染的問題。從理論上來說,電動汽車的生命周期中,包括鋰電池的制造過程、用電時的火力發電,以及廢舊電池的處理過程,電動汽車的污染其實并不比汽油車少!這一點是毋庸置疑。
不過相比較內燃機而言,電動汽車對于城市中的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的排放,請注意是“城市中”!由于城市中的“熱島效應” 會讓城市上空的排放污染很難擴散和揮發,有多少排放,就有多少污染,只要天氣條件不好,城市上空的污染物就會惡性循環、揮之不去。就好像北京一樣,想看到明天的藍天,只能靠大風吹!
雖然中國大陸地區大約75%的電能都是依靠火力發電,并且能量來源都是煤炭,但是火力發電廠都設立在郊區,方圓幾十公里內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村子,只有上萬號人,同等排放量的條件下,對于人口、環境的覆蓋面要小得多,并且先對比大中城市來說,郊區的排放治理成本也要低得多,而且見效快。
我相信你一定會說,難道郊區人就不是人?郊區的環境就不是環境嗎?請千萬不要站在這個偽道德的制高點上說教,因為在現有條件下,不污染是不可能的,只有在策略上選擇那些相對污染影響范圍更小、治理成本更低、見效更快的地區,所以限制城市內部污染必須的。盡管會牽扯到公平正義和倫理學的問題上,但是問題存在的時候,總得去想辦法解決!
前面的內容中我們提到過電動汽車的電能儲備是非常有限的, 只能適合在城市中當做代步工具,不能長途旅行,因此這就牽扯到了電池本身的技術瓶頸。
就目前的動力電池技術而言,中國動力電池研發技術應算是全球領先行列,注意是“行列”并非“領軍”。雖然就出貨量而言,比亞迪2016上半年的動力電池出貨量已經到了全球第二大(當然,這還得感謝國家感謝黨),但是就研發科技水平來說,技術領先的依舊是日韓的幾家企業,松下、AESC、三星、LG、東芝……
按照官方解釋,“國內鋰電池的研發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只是在加工制造、基礎設備、基礎材料仍有一定的差距”。哎,這話說的真讓人心塞。因為這些“基礎技術”都是對電池產品性能影響的重要因素!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同樣體積的鋰電池,特斯拉用的松下鋰電池就能堅持三、四百公里的續航,而采用國內裝配國產鋰電池的電動汽車都跑不過200公里!這就是差距!
另外,除了電池技術本身的瓶頸之外,國內鋰電池的電控技術就不在世界“先進行列”當中了,而這正是純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所在!比如,如何控制電池放電頻率和次序,如何控制電池熱量損耗,如何延長電池充放電以及使用壽命……等等。
所以如果說電池技術心臟的話,那么一套完備先進的電池管理系統就是大腦,僅有強健的心臟,沒有高智商的大腦,依舊是“二傻子”一個。這就是為什么人們會覺得特斯拉、寶馬i3高級,國產電動車垃圾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這也就是解釋為什么這么多人,都認為國內電動汽車都是“垃圾”了……
當然,即便你有強健的心臟,高智商的大腦,讓你三天不吃不喝,照樣歇菜。電動汽車也是這個道理,既然是電動,就得需要充電,然而目前就國內形勢而言,雖然國家正在努力建設充電樁,也鼓勵民間投資建設充電樁,但是國家電網這么壟斷的行業,能這么輕易的讓民間資本涉足這個領域嗎?所以阻力來自哪兒?當然不是小區物業了……
你說這么掙錢的事業為什么不積極呢?你想想,讓你不干活,躺著都能漲錢,你會積極地上班嗎?并且在加上老舊小區環境,連停車都困難,哪兒還有條件建立充電樁呢?所以想買電動汽車,但是沒地方吃“糧”,其實也挺尷尬的……這也是另外一個阻礙購買純電動汽車的重要原因。
所以對于電動汽車整體環境來說,只有依靠國家這只大手,整體布局,僅僅靠幾個企業、幾個部門、幾個政策條款,是完全起不到效果的。比如,雖然現在規定國家電網的充電接口要統一化,但是什么時候具體統一,并沒有時間點;所有加油站需要配備充電樁,但是否能夠具體落實,款項是否到位,并沒有討論;所有電動汽車的電池組是否統一模組化、通用化,方便未來維修和及時更換,雖然有想法,但是什么時候變成現實,誰也不知道……
至于電動汽車技術領域是否能夠“彎道超車”,就不評論了,走一步看一步吧,至少咱們起步并不比別人晚多少……
我們來聊聊:
盡管說,目前電動汽車已經上升到國家的戰略層面上,并且電動汽車還有著這樣那樣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你無法改變目前其即將成為主流研發方向的事實,也無法改變未來電動汽車走向市場主流的發展趨勢。但是,這就跟國家倡導“公交出行”一樣,現在“公交路網”和“公交服務”并沒有發達到,可以讓你放棄開車的地步,我為什么要區坐公交呢?
另外可能有些人會說,石油現在產量這么大,到處都在降價,汽油還是很實惠的,用電太麻煩。不過,小編我也不是非得要站在一個人類的制高點上大義凜然,但是就地球能源來說,為人類計,為萬世計,石油作為寶貴的有機大分子材料,能省著點兒用省著點兒吧,正如特斯拉老板的名言:
“石油這么珍貴的化工原料你們居然用來燒!”—— 埃隆·馬斯克
— THE END —
公布上一期答案了,陸風X7,你猜對了么?
怎么判斷你是不是汽車大神?
當然是看你懂的姿勢夠不夠多啦!
只要一個細節,不用多說,就能猜出是什么車型,真正的汽車大神趕快亮出你的絕技吧~!答案將在明天的同樣位置公布,敬請期待!
小提示:這是一款MPV車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