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國”的名字起源于北魏史學家所編寫的《十六國春秋》,是指從304年到439年這段時間里由匈奴、鮮卑、氐、羯、羌等少數(shù)民族在中國北方建立的16個割據(jù)政權。事實上,這一時期的割據(jù)政權數(shù)量高達數(shù)十個之多。
《十六國春秋》只是選出了其中存在時間教長、影響力比較大的16個政權加以記載,故稱為“五胡16國”。北魏是鮮卑族拓拔部建立的政權,其實也是五胡之一,不過因為北魏結束了五胡16國分裂局面,所以不被列入其中。筆者將五胡16國時期劃分為5個階段,一一給大家敘述,以免敘述混亂,層次模糊。
八王之亂時,西晉控制的匈奴人質劉淵欺騙成都王司馬穎說:只要放他回到故地,就可以召集來匈奴軍隊幫成都王奪取皇位。誰知道劉淵回到北方后變成了一匹脫韁之馬,他在離石地區(qū)迅速聚集匈奴貴族起兵,并得到了北方各民族的響應。奴隸出身的羯族人石勒和流民李雄、西晉的士族王彌等人均依附劉淵的勢力攻城略地,一時之間聲勢滔天。這就是五胡亂華的開端永嘉之亂,此時距離三國時代結束(西晉滅吳)不過才24年。
劉淵便自稱漢朝的后裔,建立了“匈奴漢國”。全盛時期的匈奴漢國在名義上統(tǒng)治黃河流域。匈奴漢國的劉聰在位時,派遣匈奴的名將劉曜(劉淵的侄子)攻滅了西晉王朝。瑯琊王司馬睿逃到江南,建立了半壁河山的東晉,作為晉朝的延續(xù)。
劉聰、劉粲兩父子均荒淫好色,導致國家衰落,加上匈奴本身有亂倫的野習。特別是劉聰?shù)膬鹤觿Ⅳ釉谖粫r期,迎娶父親劉聰?shù)腻樱衷陂L安血洗宗親,鬧得民怨沸騰,最終被權臣靳準廢殺。匈奴漢國的中山王劉曜依靠鎮(zhèn)壓權臣靳準上臺,但是那位割據(jù)著東部廣袤地區(qū)的石勒不服他的統(tǒng)治。于是統(tǒng)一的匈奴漢國徹底瓦解為2部分:即劉曜建立的前趙,石勒建立的后趙。除了兩趙以外,還有漢人張軌的前涼國與司馬睿的東晉、氐族人李雄建立的成漢等國。
前趙、后趙兩國相互攻殺多年,造成北方地區(qū)民不聊生。匈奴人劉曜在與羯族人石勒作戰(zhàn)時,兵敗被殺,野心勃勃的石勒趁機統(tǒng)一了北方。石勒就是那位評點司馬懿、曹操欺負孤兒寡母,又說自己能與劉秀爭奪天下的后趙開國皇帝。石勒出身于貧賤的奴隸,靠依附于劉淵起兵稱王,采納漢人張賓的建議攻占了整個黃河中下游。他本人雖然是一代雄主,但是卻在繼承人問題上留下了隱患。
石勒消滅劉曜以后不久就去世了,他冊立的繼承人石弘最終被他的養(yǎng)子石虎所殺。石虎是后趙有名的暴君,他不僅殺盡了石勒的兒子們,還大興土木,橫征暴斂,導致強盛后趙國陷入混亂之中。成漢國派遣使者到達襄國進貢時,目睹了羯族人屠殺中原漢民的慘狀。石虎病死后,他的兒子們?yōu)榱藸帄Z皇位,手段更加血腥,后趙的版圖也逐漸縮小。后趙末年,石遵的養(yǎng)子冉閔消滅了后趙殘余,但卻只得到了河南、河北一小部分地區(qū)。
在后趙衰落的過程中,氐族的豪強苻洪、苻健父子控制了后趙帝國的西部,建立了前秦;崛起于遼東地區(qū)的慕容皝、慕容俊父子(鮮卑族慕容部)則南下中原,建立了前燕國,奪取了后趙的東部疆域。前燕的名將慕容恪用鐵馬陣攻殺了冉閔的部隊,掃清了前燕進入中原的障礙。全盛時期的前燕與前秦平分北方,前涼國偏居西域、國力弱小,不成氣候。
前秦與前燕交戰(zhàn)多年,起初是前秦處于下風。鮮卑的名將慕容恪、慕容垂等人多次領導前燕的軍隊入侵前秦,奪取了洛陽一帶。好景不長,慕容恪去世之后,前燕幽帝沉迷享樂,排斥名將慕容垂,寵信奸邪。前燕日漸沒落,名將慕容垂也被逼遠走前秦。
公元370年,前秦以少勝多,殲滅了15萬燕軍主力,拿下鄴城,攻滅了前燕國。在此基礎上,苻堅又先后攻滅了代國、仇池、前涼等國,威名遠傳西域地區(qū)。
在公元383年,這位野心勃勃的苻堅決定徹底消滅淮南的東晉。他從全國強征了馬步軍97萬人,南攻東晉。前秦的主力還未出發(fā),前軍已經到達淝水(投鞭斷流的來歷)。但是秦軍先勝而后敗,最終受阻于淝水之戰(zhàn),未能再前進一步。主要是因為當時的前秦將領姚萇、慕容垂等人手握重兵,只顧保存實力,所以前秦真正到達前線的部隊不足20萬人。淝水之戰(zhàn)的慘敗導致鼎盛的前秦迅速陷入四分五裂,好不容易統(tǒng)一的北方再次陷入戰(zhàn)亂中。
淝水之戰(zhàn)后,前秦國迅速土崩瓦解。385年,苻堅全家都被部下的羌族將領姚萇殺害于新平城之中,前秦國從此名存實亡。在淝水之戰(zhàn)中保存實力的姚萇異軍突起,建立了后秦;另一位慕容垂原本就是前燕的吳王(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五子),他也趁亂恢復了燕國,建立了五胡16國中的后燕。
后燕曾是當時北方最強的政權,但是在慕容垂去世后國力每況愈下,逐漸被北魏消滅。慕容垂在位時,尚且還能壓制新興的北魏,可是他的兒子慕容寶是個不會用兵的昏君。395年,拓拔珪在參合坡之戰(zhàn)中大破慕容寶的8萬大軍,攻取河北地區(qū),后燕國也逐漸瓦解為南燕與北燕兩個弱國。除此之外,還有前秦的大將呂光在西域建立的后涼,以及鮮卑族乞伏部首領乞伏國仁建立的西秦。
北魏強力崛起以后,西邊的姚氏后秦國也開始衰落。鐵弗匈奴首領赫連勃勃攻擊后秦,從北部奪取了大量土地,并建立了五胡16國之中的大夏國。此時西部還有盧水胡人建立的北涼,河西鮮卑人建立的南涼,還有河西漢人建立的西涼國(唐朝李淵的先祖),原先由漢人呂光建立后涼國已經滅亡。不過西北三涼都是弱國,不成氣候。
夏國與北魏之間相互攻擊,并未分出勝負。不過赫連勃勃去世以后,大夏國也逐漸沒落,北魏卻越發(fā)強大,統(tǒng)一北方的格局越來越明顯。北燕、北涼、大夏均被北魏消滅,五胡亂華以來北方持續(xù)了一百多年的分裂局面最終結束于北魏。而東晉的權臣劉裕消滅了南燕與后秦,建立了劉宋政權。北魏是北朝的第一個朝代,劉宋是南朝的第一個朝代,合稱為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