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搬硬抄沒意思
洛陽,中國建都最早,建都跨度最大,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的古都。
建都最早,早至中國第一個朝代夏,洛陽是夏晚期都城斟潯,夏都二里頭遺址已經寫進2017年新版義務教育中學歷史教科書。
跨度最大,自夏起,至宋朝前的后晉。
朝代最多,自古稱為九朝古都,得名于乾隆皇帝御筆題字于嵩陽書院,九朝都會。83年后陜師大古都學會成立,古都由四大升級為八大,洛陽也由九朝升級為十三朝,為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晉。
歷史最長,建立于時間跨度之上,夏商沒有明確考古證實,其后建都史也是無出其右者。
稱為帝王之都,除了以上原因之外,還因為中國正史二十四史,洛陽十三朝全入正史,二十四史中提及洛陽3549次,平均每8000余字提及一次。洛陽自古居九州之中,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專指成周洛邑。司馬遷言,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隋煬帝言,然洛邑自古之都,王畿之內,天地之所合,陰陽之所和。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陸通,貢賦等。故漢祖曰:「吾行天下多矣,唯見洛陽。」 自古皇王,何嘗不留意。所以洛陽在古代帝王心目中具有無與倫比的傳承與正統性,孝文帝寧愿處死兒子也要遷都洛陽,也是為了追尋華夏正統。
普天之下無二置,四海之內無并雄。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煌煌祖宗業,泳懷河洛間。
如今的洛陽沒有有些古都名氣大,也沒有有些古都政治地位高,但歷史是真實的,也是無法改變的,洛陽在中華文明史上的地位獨一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