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為她這一走是為了天長地久,可沒想到再回來面對的只能是回憶中的曾經擁有。千回百轉見,從革命戰友到患難夫妻再回到同志相稱,賀子珍心中的痛與悔,泣盡繼以血。
01
毛澤東與賀子珍的婚姻是中國革命歷史上最著名的紅色婚姻之一,毛澤東剛到井岡山時就被這個有文化、有性格又頗具英雄氣概的小姑娘所吸引,條件艱苦的井岡山卻是他們愛情的春天,在茅坪的八角樓里有毛澤東一生都珍藏的浪漫。
但這段生死同行、患難與共的革命愛情,在他們婚姻的第十年頭里因為賀子珍的出走蘇聯,戛然而止!
十年兩茫茫,當1947年滿身傷痕的賀子珍被王稼祥夫婦從蘇聯的精神病院接回國時,蒼老的不僅是她的面容,還有她的心境?;貒蟮馁R子珍在中央的安排下,帶著女兒嬌嬌和兒子岸青到了哈爾濱生活,擔任東北財政部任機關總支部書記工作。
02
賀子珍在妹妹賀怡力勸下,給毛澤東寫給一封信,告訴他自己回來了,說一些在蘇聯的艱苦生活,最后感謝主席對妹妹和母親的照顧。時隔兩年,賀子珍等來了毛澤東的回信:“望你保重身體,革命第一,身體第一,他人第一,顧全大局?!?/p>
這是安慰,也是勸說,是解釋,更是回不去的過去。
1937年,剛開完洛川會議就回到延安的毛澤東,一進家門就收到了賀子珍的“訣別信”,而此時的賀子珍已經到了西安,打算前往紅色圣地莫斯科,她想要再學習,想要再武裝自己。而她之所以有這樣的舉動,其實就是在斗氣,和毛澤東斗,和那個美國人女人斗,這個16歲就參加革命的女人,骨子永遠都是不服輸的。而她之所以斗氣,是因為她還深愛自己的丈夫,害怕丈夫的疏遠。
而她口中的美國女人,延安采訪的美國記者史沫特萊,因為她的到來使毛澤東與賀子珍的誤會、猜疑越來越大,本來只是夫妻間的小打小鬧轉變成了火藥味十足,十年的患難夫妻開始賭氣吵架,而這時的毛澤東沒有遷就賀子珍,甚至開始分居。
賀子珍覺得毛澤東變了,所以才有了要去莫斯科繼續學習的想法。他她覺得只有這樣才能挽回自己的愛情。
03
河橋不相送,江樹遠含情,對于出走的賀子珍毛澤東怎能不掛牽,是她陪著自己在井岡山經歷三起三落,是她在18歲幫自己給化膿的雙腳上藥。但是面對毛澤東的挽留,眾人的勸說,賀子珍卻異常的堅決,她給了自己兩年的時間,她以為她這一次地走出,再回來能擁抱她心中的天長地久,可是沒想到多情總似無情擾。
當她后悔,當她想重修舊好的時候,她等來的卻是毛澤東的“同志”相稱。
面對丈夫委婉提出的分手,賀子珍的世界變了天,后來因為蘇德戰爭的爆發,她被疏散到了其他城市,又因為與國際兒童醫院發生沖突,被野蠻的關進了精神病院。在長達6年的時間里,分分秒秒都是煎熬。
04
回國后的賀子珍一直想見一見毛澤東,1959年的那個夏天,她終于等來了這機會。
就在著名的“美廬”,這對十年的患難夫妻終于見面了。相逢不似長相憶,見到毛澤東的賀子珍恍惚的只會掩面哭泣,毛澤東輕聲地安慰說“我們見面了,你不說話,老哭,以后見不到了,又想說了”別淚多如花上雨,此時的賀子珍只有淚水能表達的內心吧。
這是他們時隔22年后的重逢,也是永別。
當賀子珍再次見到毛澤東時,已經是在20年后了。她的“革命戰友”安靜地躺在里面睡著,而她則在外面站著、看著。這次她沒有哭,在經歷過人生的百轉千回,早已心摧兩無聲。
05
1979年,70歲的賀子珍想到北京去看一看、走一走,親眼見一見新中國的首都。
1979年9月8日,在女兒和女婿的陪同下她來到了天安門廣場上的毛主席紀念堂,在敬獻的花圈上落款寫著“戰友賀子珍”。
如果不是當時的倔強,如果聽從的別人的勸導,那今天她將會以一個身份出現在這里,但是人生沒有如果。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長圓。1984年4月19日,賀子珍在上海病逝,她的骨灰被安放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