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棧道是我國古代在峭巖陡壁上鑿孔架橋連閣而成的一種通道,也是兵家攻守的交通要道,工程艱巨,路途險惡,是我國古代交通史上的奇跡。
4 左岸峭壁上的古棧道遺跡依稀可見。
5 石門棧道被譽為“世界第九大奇跡”,全長235公里,是古代溝通南北的軍事要沖。人們常說:“蜀道難,難于上青天”。自春秋戰國以來,古人為了翻越秦嶺天險,沿河谷懸崖鑿孔,橫木為梁,立木為柱,上鋪木板、裝上欄桿形成棧道,車馬懸空行走,極為壯觀。
6 褒斜棧道南起漢中褒谷口,北到眉縣斜峪關,故稱之為褒斜棧道,據傳其盛時“五里一閣、十里一亭、三十里一驛”,共修有各類建筑6000余座。且路面平闊,可行車馬輜重,可見勞役之艱巨棧道之恢弘,令人嘆服。棧道蜿蜒盤桓于石門水庫兩岸所以又稱石門棧道。
7
8 新建的仿古棧道獨具一格,飛架在陡壁懸崖上成為古褒斜道縮影;歷史上“蕭何月下追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典故就發生在這里;諸葛亮北伐曹魏也由此出入。
9
10
11
12 步入棧道,有如跨越歷史,仿佛看到金戈鐵馬旌旗搖曳!
13
14 攝友說這不是進山洞,這是穿越時空隧道,極是!
15
16 感嘆前人的浩瀚工程,我們能做的是見證它記錄它。
17
18
19 石門附近有超過104塊的摩崖石刻,最著名的“十三品”被稱為“國之瑰寶”,被日本書道界稱為“漢中石門,日本之師”。曹操“袞雪”、張良“玉盆”、鄭子真“石虎”,尤其是《石門頌》、《石門銘》自古被推崇為中國書法之楷模。
20
21 石門大約是戰國時期,為修褒斜棧道而鑿的,后經歷代修鑿,方告開通。門洞長13.6米,寬4.2米,南口高3.45米,北口高3.75米。它是用我國古代原始攻鑿山石的辦法“火燒水激”鑿成的,是我國最早的人工隧道,是研究我國古代交通史的寶貴資料。
22
23
24 石門水庫大壩
25
26 峭壁上保存的是歷史的真跡 ,不可近觀只能遙望 。
27
28
29
30
31
典故: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公元前206年秦朝被推翻后,項羽依仗強大的兵力,迫使先入秦都咸陽的劉邦退出,自己率兵進入,并稱西楚霸王。接著,項羽封劉邦為漢王,讓他統治偏遠的漢中,為麻痹項羽,在去封地的路上,他采用張良的計策,將長達好幾百里的棧道全部燒掉,以示再無回關中之心,從而使項羽對其疏于戒備。同年八月,大將韓信提出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謀,劉邦采納了他的建議,并開始修復棧道。守衛關中的秦將譏諷劉邦不知要修到何年何月。實際上,韓信暗地里正為攻打陳倉(今寶雞)調兵遣將積極準備。不久,韓信迅速出兵,攻下了陳倉。秦將得知但為時已晚。借道于陳倉,劉邦軍隊很快攻打并占領了關中,為以后建立漢朝奠定了基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