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我的世界完了。”
大叔哥們創業失敗,欠債幾十萬。之前眼睛總是發光的哥們,這會兒變得暗淡了。
我很難想象剛畢業幾年、家境并不殷實的他內心是怎樣的,無可奈何、絕望或者痛苦?
這對于他來說,可能是人生的至暗時刻吧。
我們每個人都有 “覺得世界完了” 的時候:或許是第一次失戀 ,也可能是一次次被心儀的公司拒絕。
今天我們聊聊低谷時期最容易犯的錯誤,以及如何高效度過低谷期。
01
低谷期常犯的兩種錯誤
錯誤一:全部外歸因
拿失戀舉例。
“我前男友就是個渣男,他……”
我們絕大多數人在失戀時,喜歡將原因歸結于關系中的另一半。
將責任全部交給他人承擔,是一種外歸因方式。這可以避免我們的自尊受損,承受更多的負面情緒。[1]
失戀本身就足夠痛苦了,外歸因可以避免我們出現自責、愧疚的感受,以及認為自己不夠好的想法。
但同時,外歸因的方式可能會影響我們發現自身問題、做出改變,從而再次陷入同樣的問題。
錯誤二:全部內歸因
還有一些人,喜歡在低谷期時進行內歸因,尋找自身問題甚至自我懲罰。這是因為自我懲罰可以降低自己的罪惡感。[2]
大叔記得在本科找工作投簡歷時,一個同學每天都在不停地說自己大學四年不努力,有時候甚至連飯都不吃。
這樣的自我批評與懲罰,也許可以讓他降低一些內心的愧疚。
但這樣的懲罰方式,對于現狀的改變真的有效嗎?
關于自我懲罰的效果,一項心理學研究給出答案。
研究人員組織了一項減肥實驗,隨機選取 48 名女性和 5 名男性肥胖成年人。
參與人員中,一部分人根據體重和飲食對自己進行“存款獎勵”;另一部分人進行自我“罰款”,并每周稱重 2 次。[3]
結果表明,4 周內自我懲罰組體重下降多于獎勵組,而經過 4 個月的隨訪,受到自我獎勵的參與者比自我懲罰的進步更大。
由此推論,低谷期時,強烈內歸因甚至自我懲罰,雖然一時有效,但并不利于長期改變。
02
如何高效度過低谷期?
我們大多數人在面對低谷時,可能都會偏向單純外歸因或內歸因,以此度過低谷期。
這其實很難改正自身的問題,還可能會陷入強烈的負面情緒中。
自我意識(清晰認識自我的意愿和能力)較強的人,往往會有更加靈活的策略:
面對不可改變的問題采取外歸因,可以改變的問題采取自我反思的內歸因。
這能夠最有效地提升他們的自尊。[1]
幫助他們快速調節情緒、自我總結,順利度過低谷期。
具體怎么做呢?
1.認識到低谷期是每個人、每個年齡段都無法避免的
大叔在 b 站看到一個短片《從 5 歲到90 歲的人生難題——你的憂愁和快樂是什么?》,每個年齡段的人都提出自己的人生難題,由下一個年齡段的人回答。
10 歲的孩子鄭重地問:以后是去清華好呢,還是去北大好呢?
15 歲的小姐姐笑得前仰后合,回答:你先能考上初中再說吧。
22 歲的男生很困惑:自己找不到另一半。
25 歲的女生回答:22 歲找不著挺好的,找著也得分,還不如 25 歲找,就直接結婚。
80 歲的老人身邊的朋友生病離去,走到生命的盡頭。
90 歲老爺爺回答:勸勸他,到公園轉一轉,全是老同志,聊聊天回憶下過去,想開點……
90 歲的老爺爺:老伴三年前去世了,我很想念她。
5 歲的孩子回答:別難過,老奶奶只是睡著了,你以后碰見她,親她一口,她就醒了。
一個年齡的難題在下一個年齡人的眼里,原來根本就算不上個問題。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當下的問題無法解決,可隨著時間的慢慢流逝,問題都會被慢慢解決。
同樣的,低谷期解決不了的事情,在以后或許根本算不上問題。
低谷,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可怕,多給自己一點時間去面對和處理吧。
2.在低谷中積極反思,獲得新知與經驗
有效反思,關鍵在于千萬不要陷入到對過去的回憶與思考中出不來。
最好的方式是準備一個小記錄本,將自己現在的情緒和想法記下來。[4]
在記錄時,保持對著自我的同情。可以運用第三視角,想象經歷低谷的這個人是自己的朋友,他只是經歷了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低谷期:“他可能只是犯了一些錯誤,你愿意給他一些接納與鼓勵么?”
另一方面,注意,記錄本上要記的不是 “我錯了”“都是我不好”這些評判性的內容,而是記錄“我從中學習到了怎樣的經驗”“之后生活里該怎樣去做”這些建設性的內容。
通過對情緒和想法的記錄,可以避免讓思考僅僅停留在頭腦里,亂成一鍋粥。
這樣既可以避免加劇負面情緒,也可以更有效地發現問題,從而做出改變。
03
寫在最后
陳忠實在《白鹿原》中寫道:
人生最痛苦的一刻是最難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的最后一刻;
熬過去就會開始一個重要的轉折,開始一個新的輝煌歷程。
大叔知道,開頭提到的那個朋友,無論給他多少關心、鼓勵,他也會不可避免的痛苦、悲傷、絕望;不管我如何描述未來可能的輝煌,他也無法立刻度過此刻的至暗時光。
但沒關系,一切都可以慢慢來。
生活最有趣的不就是它的變數嗎?無論是情緒、感情、事業乃至人生,都會起起伏伏。
也許生活不是我們最初期待的樣子,但是在慢慢接受真實生活的過程中,我們依然可以體驗到生活的另一種魅力。
世界和我愛著你 ~
編輯: 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