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相機評測】RX100IV是不是黑卡戰(zhàn)斗機?比了才知道
全文導航
前言:大家好,這是“機志”評測節(jié)目,一個由兩位好友在工作閑暇之余的產物。簡單介紹一下自己,我是負責前期工作、拍攝、撰寫評測文章的張寅,而好友肖洋則幫我整理素材,進行后期的一些編輯工作。畢竟是利用業(yè)余閑散時間的作品,而且也是第一次嘗試,想必會有諸多不足,也請大家前往我們的微博多多提出意見!微博下面也附有我們這次視頻版評測的鏈接,時間較長,大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觀看。
從結束大學生涯到工作,基本也有6年的時間了,這么多年的收入沒干別的,都用來購置相機了。從最開始的佳能S95,到之后的適馬DP1X,再到之后松下的GF5、索尼的NEX6,以及理光GR、徠卡TYP109(也就是松下LX100),還有最近購入的索尼RX100IV,也就是這次要評測的對象。這還沒算上那些已經二手處理掉的,還有借給親戚朋友用的機器了。
主流便攜相機
索尼黑卡RX100IV
我覺得這么一路買下來,我應該也算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器材黨”了。剛畢業(yè)的時候,我也燒過單反燒過鏡頭,后來發(fā)現利用率實在太太太低了,所以就改變了自己的追求,轉而去尋找一個便攜好用的隨身機。但在尋尋覓覓的過程中,總會有這樣那樣的不足,或者新機上市,又有這樣那樣的優(yōu)點吸引我,誘惑我不斷的購入。慢慢的逐漸發(fā)現,也因為接觸得多了,我變得很適合給別人推薦器材,那就利用這個特長,在工作之余來做個評測節(jié)目好了。
因為我也都是在一些旅游中去使用這些器材,和大部分購買這些微單或者卡片的朋友需求是正好符合的。這也是我評測的基準,一切從實用角度出發(fā),而不會特別特別側重畫質,高感表現等等這些常規(guī)的項目,老實說,這么多年這么多臺機器用過來,除了最開始的S95之外,真的沒有哪一臺是讓我覺得畫質無法接受的。
·市場定位:主攻便攜式數碼相機市場
索尼黑卡機型在近幾年做得最漂亮的事兒,實際上就是——它讓廣大消費者接受了一個“溫水煮青蛙”式的消費概念轉換。還記得當年RX100的第一代剛出來,大家覺得“掏三四千塊買個卡片”簡直是個不可理喻的行為藝術;但到了RX100IV,起價接近6000,也有不少人都紛紛愿意掏腰包嘗鮮了。
而且即便RX100系已經四代同堂,索尼也完全沒有停售一代RX100的意思,官網還特別一本正經的將這四臺機器分成“入門黑卡”→“擴展黑卡”(意思是有熱靴....)→“自拍黑卡”(三代的翻轉屏...)→“超慢動作4K黑卡”(也就是四代機啦),搞得其他廠商想入這個門都非常難。畢竟,搞同價位的最新式樣,很難挑戰(zhàn)SONY的黑科技;而走質優(yōu)價廉的路線,又很難拼得過價格已經跌到2K左右的一代機。
索尼四代黑卡RX100系列機型
索尼四代黑卡RX100系列機型
既然定位是一臺“專業(yè)的便攜機”,那么便攜性自然是RX系的一個最大優(yōu)勢。的確,現在很多微單配上一些餅干的電動頭,便攜性也很不錯,但和RX系這樣“能夠揣進褲兜”的便攜性依然不;是一個等級。這也是我為什么會考慮它的原因,我認為旅游攝影,有一個“長劍加匕首”的組合是比較完美的,像是在晚上去酒吧閑逛,顯然一個能揣進兜里的“匕首”隨身機,遠比端個笨重的單反要方便輕巧得多,還不會錯過那些美妙的瞬間。
索尼黑卡RX100IV手持和不手持時候的手的狀態(tài)
索尼黑卡RX100IV手持和不手持時候的手的狀態(tài)
索尼黑卡RX100IV手持和不手持時候的手的狀態(tài)
不過到了RX100IV,它的重量已經比起一代提升很多了(大約重了25%左右,厚度增加了15%左右),便攜性的優(yōu)勢也因此受到了不小的影響。我曾經擁有過一代機,絕大部分的褲兜都能放得比較舒服,但RX100IV就不行。因為重量增加了,所以那些系帶子的運動褲,已經很有下墜的感覺了;而因為厚度的增加,牛仔褲又會繃得很緊,如果大腿有比較劇烈的動作,會有很難受的緊繃感、束縛感。
相機型號
外形尺寸
重量
RX100
101.6×58.1×35.9 mm
約240g(含電池與記憶棒)/ 約213g(僅主機)
RX100IV
101.6×58.1×41.0 mm
約298g(含電池與記憶棒)/ 約271g(僅主機)
·畫質篇:主機備機兩相宜
RX100的畫質,在用戶口碑上是最極端的了,有被神話成完虐單反的,也有嗤之以鼻、認為它還不如手機的。從三代開始,RX系的鏡頭就變成了等效24-70mm、F1.8-F2.8的大光圈,相比當年的一代二代,進化還是很明顯的,至少70端有2.8可用了。
為了讓大家有一個簡單的概念,我拿來了5D3+24-105L,NEX6+16-50套頭,和RX100IV進行實拍的對比。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實拍并不是一個非常嚴謹的畫質測試,再次強調,只是為了讓大家簡單有個概念而已。
首先是第一組對比,白天光照條件較強的大街上,使用的拍攝參數都是統(tǒng)一的等效24mm,光圈F4,快門1/1600,ISO100,標準風格JPG直出。在這組對比中,RX100IV是比較占便宜的,因為F4的光圈對于它來說基本是最優(yōu)成像光圈了,而對于24-105L,還有16-50基本都是出于一個最大光圈狀態(tài)。所以在畫質的清晰度上,RX100IV反而要明顯占優(yōu)。
佳能5D3套機實拍
索尼黑卡RX100IV實拍
索尼NEX6套機實拍
三款數碼相機實拍100%截圖對比
不過同時也能看到一些問題,首先是,同為等效24mm,但RX100IV明顯要比其他兩臺機器視角窄了一點,而且畸變也更加明顯,畢竟這種便攜機的鏡頭,很大程度上都要依賴后期的軟件矯正。其次,在畫面右下方的瀝青路面上,RX100IV也有一些很奇怪的噪點,而其他兩臺機器和肉眼觀察,都是不應該有的。當然,這種小細節(jié),不放到100%甚至200%來看,是完全無法觀察到的。
至于第二組對比,參數也都是統(tǒng)一的等效24mm,光圈F4,快門1/30,ISO3200,降噪都是默認的標準狀態(tài)。在這組夜間對比上,RX100IV沒法發(fā)揮自己大光圈的優(yōu)勢,不過我們也只是為了看看ISO3200這個常用高感區(qū)域的差異而已。總的來說,RX100IV肯定是三者中相對噪點最多,純凈度最差的,可是和NEX6這個APS-C畫幅相比,差別也不是特別明顯。
佳能5D3 ISO 3200實拍
索尼黑卡RX100IV ISO 3200實拍
索尼NEX6 ISO 3200實拍
三款數碼相機高感100%截圖對比
總之在這個注重網絡分享,各種砸濾鏡的年代,RX100IV的畫質不但可以滿足備機的需求,偶爾當做主力機,也是沒問題的。至于景深虛化,和全幅比是不要想了,和APS-C畫幅的機型,如果是和套頭相比的話,大約能保持一個差不多的水準,因為RX100IV雖然底小,但是鏡頭光圈大啊。關于虛化的問題,也是衡量所謂“卡片味”和“單反”的一個重要指標,以后會單獨開一期評測給大家講講。
接下來談談關于JPG直出的色彩取向問題,因為我只用過一代的RX100,跳過了二代三代,所以對它的改變基本沒有概念;但一直在追的臺灣5i01的評測,一位長期使用RX100M3的編輯在測試RX100IV時,評論白平衡和JPG直出的顏色好了很多,拍人物肖像的時候也有了很大提升,應該還是有比較高的可信度的。這次日本之行,我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拍攝短片上,照片拍得并不多,但也能感覺到,色彩還是比較討喜的。
最后,RX100IV還額外提供了S-LOG2模式,視頻和拍照都能用。它的寬容度在某些條件下,甚至看上去要比HDR還強。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并不太建議一般的用戶去考慮使用這個模式,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后期、不會加載LUT,很多時候還不如直出算了。此外,和A7S類似,RX100IV在使用S-LOG模式是,也會對ISO進行限定,可以理解為暗部處理的需求,也可以理解為對高端機型的保護,A7S當時是強制使用ISO3200起跳,RX100IV只需要ISO1600,但肯定也會影響光線充足時的畫質表現。
·反應篇
反應的快慢,包括開關機速度,拍照后儲存的速度,瀏覽界面的速度,RX100IV都做得相當不錯,這種都屬于對CPU處理速度的考驗,越新出的機器越占優(yōu)勢,甚至要好過很多所謂的專業(yè)單反,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至于對焦速度,應該說在我用過的這些器材里,可以算是中上水準,肯定沒有最新的A6000 4D對焦這個級別快,但相比GR、DP1X這樣的,是要明顯更快的。
在連拍速度上,官方宣稱達到了每秒16張(速度優(yōu)先連拍,無法連續(xù)對焦),一般連拍也能做到最多5.5張。而因為加入了電子快門系統(tǒng),所以在速度連拍模式下,可以做到幾乎完全沒有快門時滯,也是相當驚人的一點。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根據網上一些專業(yè)評測的資料,使用速度優(yōu)先連拍和電子快門,都會對畫質略微有一定影響,這一點還要看怎么取舍了。
·視頻篇
講了這么久終于講到重點,4K和超高速攝影。4K視頻就不必多說啦,算是順應了時下的潮流;加入了DRAM存儲,可以最多拍攝1000FPS HFR高速模式,才是讓我特別期待的。不過實際用了以后,很失望。
首先是畫質,之前用過FS700,知道畫質肯定會有損失,而且都是插值到的1080P,但沒想到損失如此大。即便在光線很強的戶外,1000FPS的畫質損失是非常可怕的,而且視角也被縮到很小的一個角度了。
而且畫質上的問題還是其次,在操作上,它的HFR限制也非常多。進入stand by預備以后,不能改變對焦,不能改變曝光,雖然也有快門后發(fā)的設定來防止你漏拍,但即便選擇了犧牲一定畫質的“拍攝時間優(yōu)先模式”,在1000FPS下只能拍攝大約1秒多一些的現實時間,250FPS下也只能拍攝3~4秒。簡單總結,只能用來擺拍一些“小實驗”,如果想用這個模式去抓拍、去創(chuàng)造內容的話,真的很難。
不過后來讓我特別驚喜的,是它的120FPS的1080P XAVC S模式,就是正常的使用拍攝,沒有那么多限制條件,僅僅是發(fā)熱會比1080P的30FPS高一些而已。在這個120FPS下,畫質相比1080P 30fps,差別并不是很大,完全可以接受。下面這段3分鐘左右的短片,就是這次在日本全部由RX100IV在120fps下拍攝,并且統(tǒng)一慢放到22%的速度,這也是短片名字的由來。(為什么是22%?因為在剪輯軟件里調節(jié)速度時,連續(xù)按兩個2,比21%、20%都要好按得多)
在120FPS大約可以支持4~5倍慢放,已經足夠滿足一般MV的那種意境的需求了。市場上能拍120FPS的消費級器材,比如iPhone手機等等,畫質都遠遠達不到這個高度,考慮到1080P的實用性,只要存儲卡夠大(64GB以上,因為120fps還是建議使用100Mbps的碼率來保證清晰度),我可以一直使用這個模式來拍就可以了,它能同時滿足高畫質和可能的慢速后期需求。之前在香港使用A7S的時候,就經常要顧慮720P的120FPS對于畫質的損失,總是要來回切換拍攝模式,在“畫質”和“幀數”之間二選一,真的是非常痛苦……
這里大概也和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視頻的清晰度關乎很多方面,分辨率只是其一,編碼格式、碼率等等條件也同樣有影響,在之后如果有需要,再和大家單獨講解。
而也因為這個120FPS,引出了一個很多人對索尼都很不滿意的地方:NTSC和PAL制式的限制。簡單的區(qū)分一下,只有在N制才能使用120fps,P制只能使用100fps,對于要做慢動作來說,這20幀差別可是很大的;可是,因為國行默認是PAL制,所以當我想使用NTSC制時,每次開機都會強制有一個提醒,必須多按一下確認鍵才能正常拍攝,非常麻煩。
分辨率
NTSC
PAL
3840*2160
30p 60Mbps
25p 60Mbps
30p 100Mbps
25p 100Mbps
1920*1080
24p 50Mbps
30p 50Mbps
25p 50Mbps
60p 50Mbps
50p 50Mbps
120p 60Mbps
100p 60Mbps
120p 100Mbps
100p 100Mbps
簡單來說,這兩個制式已經有點兒“老古董”的意思了,只有六七年前我在電視臺工作時,才需要注意這種制式的區(qū)分。而且現在國內的電視,大部分都是NTSC和PAL自動兼容的,就算要把RX100IV直接連到電視上觀看素材片段,也不用擔心。可是即便現實情況如此,索尼賣到大陸的國行機,還是非常嚴格的遵循了N制和P制的區(qū)分,甚至想要轉換到另一個制式,都必須要格式化SD卡。哎,至少也給我個選項,能讓我取消掉討厭的“NTSC開機提示”吧…………
·操作篇
RX100IV在操作上,是以導航鍵為核心的。這個導航鍵支持旋轉,支持左右上下四個按鈕,也支持正中間的確認鍵,并且自定義的權限給得很高。FN鍵按下之后,則會出現上下兩排可以完全自定義的常用功能,除此之外,它還有一個C鍵可以自行調節(jié)成任意功能(我最喜歡的是調節(jié)到MF/AF對焦切換)。總的來說,RX100IV絕大部分操作都能在兩步之內解決。
很多常用功能(包括HDR,全景拍攝,峰值對焦等等)做得都很用心,完全沒有短板,界面也已經完全升級到和A7這類定位更高的專業(yè)機型統(tǒng)一了。
在操作上一個讓我非常欣喜的亮點,是RX100IV可以設定在ISO自動的情況下,最慢的快門速度能夠被限制到多少,這個和理光的TAV模式很相似。在光線較差時,一般相機在光圈優(yōu)先模式或者在程序自動模式下,都會傾向于把快門速度控制在一個較慢的的程度(比如廣角端1/30秒這樣),這樣才能夠盡量降低ISO,提高畫質。可是當我想拍攝一些會運動的物體,1/30秒的快門雖然不會因為手抖而糊片,卻會讓拍攝目標形成動態(tài)模糊。
這時候,我可以把最低快門速度放到比如1/500秒即可,而不用去切換到手動或者快門優(yōu)先模式了,方便很多。
此外,RX100IV在可以使用USB充電的基礎上進一步升級,終于可以開始邊充電邊拍了,接上一個普通的充電寶,就可以長時間拍攝星軌、延時等等內容。在這里多補充一句,對于旅行攝影來說,能夠機身直接使用通用的micro usb接口充電,兼容任何充電寶和插頭,實在是太太太方便了…誰用誰知道啊……
至于電池本身的續(xù)航,如果使用4K還有HFR功能拍攝的話,耗電會很快;但正常拍攝1080P視頻,一天大約20G左右的素材量,大約兩塊電池也能撐得下來,比起全畫幅的A7S要好很多。
另一個值得夸獎的地方,就是RX100IV可以在關機狀態(tài)按住回放鍵,就能觀看照片、進入菜單選項進行調節(jié),不必傻乎乎的伸出鏡頭了;帶自動鏡頭蓋,也是這種卡片比起很多可換鏡頭的微單,要好得多的地方。閃光燈也依然支持跳閃,1/32000的電子快門是個亮點,不過我個人用的很少,一般在陽光下,開啟機內的ND鏡也就夠了。它的翻轉屏也支持180°自拍模式,還會自動進入倒計時拍攝,不過對于我這種從來不自拍的人來說,這個功能基本沒用。
操作篇的最后,讓我們來聊一聊也是從三代開始引入的EVF取景器。如此小的機身塞下了一個取景器,也真是讓人感嘆SONY黑科技的可怕之處,但實際使用下來,感覺并不好。首先就是它的取景器彈出以后,還必須多一個額外的動作拽出目鏡;其次,因為這個目鏡沒有外層膠套,沒辦法抵在眼眶上作為一個著力點,而且機身太小,使用EVF時握持感很詭異。另外補充一句,不裝原廠的手柄的話,RX100IV是不太好拿穩(wěn)的;但裝了以后,原廠的包什么的也就都用不了,也挺尷尬的……
·結論:
RX100IV依然是一臺在便攜性、畫質、黑科技上都保持同級領先的機型,幾乎在任何方面都沒什么短板的均衡存在。
這么多年了,RX100IV也沒有遇到真正的對手,佳能G7X算是唯一一個有資格較量一番的,似乎也沒太能影響到RX100的銷量。不經意間,RX系還間接還搞死了不少機型,尼康的J系列、富士X30、佳能S110V系列,甚至還有G1X這樣的,曾經被稱為專業(yè)備機的選手,都被黑卡壓得喘不過氣來。成功的秘訣就是,在這種既注重便攜又注重畫質的相機里,比它畫質好的沒它便攜,比它便攜的沒它畫質好。
但,對新人或者真正對攝影感興趣的初學者,我并不推薦這款所謂“一步到位”的機器。考慮到現在微單和鏡頭的價格都非常便宜了,一套玩法更多、更有樂趣的可更換鏡頭系統(tǒng),是好玩得多的,真買個RX100IV,確實少了很多折騰,但也同樣少了很多樂趣不是么?
至于在開篇,我建議大家所謂的“長劍和匕首”的搭配,一般人的手機已經足以勝任“匕首”的定位了,我之所以入手RX100IV,確實是屬于個人需求,我總得有一個視頻能力強的機器用來拍攝我的“評測對象”啊,而且4K視頻能直接轉成照片,對我來說也很方便。非要買,如果對視頻沒有那么高的需求,RX100M3已經足夠了,價格也要合理得多。
最后是個人的一點主觀意見,RX100發(fā)展到第四代,我覺得它現在最大的一個弱點,恰恰就是它越來越全面,越來越強大,但負擔也越來越重,尺寸和重量控制也越來越難。像是取景器和翻轉屏,當然都是很有用的,但如果取消掉它們、換來更輕的重量和更薄的機身,我也愿意用同樣的價格去購買RX100IV。因為在我看來,便攜永遠是它的第一屬性,然后才是所謂全面的素質。不過我也強調,這只是個人的極致需求而已,我想絕大多數人,還是更希望黑卡能夠全面一些吧!(微博地址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隨身4K影像 索尼黑卡RX100IV評測
4K視頻完美加持 最強DC索尼RX100 Ⅳ評測
一鏡拍天下 索尼黑卡RX10 IV評測
“無黑屏”24fps高速連拍 索尼黑卡RX10 V預計年底發(fā)布
24張/秒+25倍強大變焦 RX10 IV戶外全能拍攝體驗
應該算長焦便攜機利器:新一代索尼黑卡RX10 IV 測評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台县| 阿克陶县| 金山区| 龙井市| 杭锦旗| 岳普湖县| 平顶山市| 邯郸县| 兴安县| 香河县| 衡阳市| 新绛县| 内黄县| 玉门市| 芷江| 漳平市| 越西县| 缙云县| 海晏县| 阿城市| 乡宁县| 辽宁省| 屯昌县| 泽库县| 和静县| 鹤岗市| 中卫市| 静海县| 阳泉市| 黄山市| 潜山县| 德清县| 安阳市| 珠海市| 宝兴县| 江津市| 宜宾县| 谢通门县| 丰宁| 收藏| 门头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