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寬敞的大房子可能是很多人的夢想,但在日本,現在小房子卻吃香了。不必有寬敞的客廳,也不必有太大的浴室,只要生活無礙,必要的設備齊全就行了。你可以想像,那就是整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感覺。
你還可以把小房子想像成一個大集裝箱的樣子,里頭有一個房間以及廚房、衛生間和洗澡間,價格數百萬日元,相當十幾二十萬人民幣。這樣的小房子可以住一家三口——父母和一個小孩。小孩長大了,或者另一個小孩出生,那么在小房子的旁邊加一棟就好了。搬家時那么就把整個房子用吊車吊起來,放到卡車上既可。
在東京,買個公寓通常要數千萬日元,對工薪族來說,是個不小的負擔,還款需要幾十年,若是小房子負擔就輕多了。
唯一比較棘手的是土地比較貴,土地價格房子的翻倍甚至數倍,若不想買土地,那么可以租借,每個月花一兩萬日元既可。
鐘情小房子的人的心態是怎樣的呢。有人說:“住小房子,可以把富余的錢用于其他,比如環游世界。”“選擇小房子,因為想品嘗自己動手建房子的滋味。”“喜歡小格局的生活,有一種安全感。”有的人則比較浪漫:“不想給地球增加負擔。”
比起中國的房子,日本的房子整體上比較小的,一戶建三層樓也就七八十平方米,構造上小巧玲瓏。房子小,造價低,也節約日常生活的成本,搞衛生不累,取東西伸手可及。小房子的缺點是家里不能迎客,不過日本人一般都是在公共空間見朋友。
在國內我去過朋友家的別墅,像宮殿一樣,房子寬敞,樓梯很高很長,上下幾回就氣喘吁吁了。人為什么需要那么大的生活空間?家是休息的地方,房間足夠放一張伸直雙腿的床就夠了。大房子雖然很氣派,但住起來費成本的。
想到現在國內不少城市的民眾爭相購房,或成房奴,為房所困,相比之下,日本人對房子的意識倒是灑脫多了。
小時候,我總是幻想著自己住在一輛汽車上,里頭床以及生活日需品應有盡有,這個家小小的,又可以四處移動。如今這也已經成為現實,汽車房子已經問世了。雖然已經在都市擁有了自己的家,但是還有個奢望,望在鄉間能有個休閑的小房子,周末去那兒住兩天,那該是很愜意的事,打開門就能呼吸新鮮空氣。(黃文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