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1.
2.
3.
4.
5.
6.
7.
8.
9.
1.目的和范圍:
1.1
1.
2.
2.1
2.2
2.3
2.4
2.1
2.2
2.3
2.4
2.5
2.6
3
3.1
3.1.1
3.1.2
3.
3.1.4焊絲的含碳量要低,通常要求含碳量小于0.11%,這樣可減少氣孔和飛濺。
3.1.5焊絲不得有折痕、彎曲、銹斑及油污。
3.1.6焊絲應符合GB88110-87《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用鋼絲》標準。
3.
3.2.1
3.2.2
3.2.3
3.3焊接材料選擇:
3.3.1
a、
b、
c、
d、
e、
3.3.2
焊絲牌號 | 用 |
H10MnSi | |
H08MnSi | |
H08MnSi | 焊接低碳鋼、低合金鋼 |
H08MnSiA | |
H08Mn2SiA | |
H04MnSiAlTiA | 焊接低合金高強鋼 |
H10MnSiM0 | |
H08Cr3Mn2M0A | 焊接貝氏體鋼 |
H18CrMnSiA | 焊接高強鋼 |
4.
4.1對焊接電源要求:
4.1.1
4.1.2
4.1.3
4.2
4.2.1
4.2.2
a.
b.
c.
d.
e.
f.
g.
5.
5.1
5.
5.3
6.
6.1安全防護準備包括:工作服、護靴、手套、遮光鏡、毛巾等防護用品。
6.2焊接設備檢查
6.2.1送絲機構檢查
6.2.2焊槍檢查
6.2.3氣路系統檢查
6.3焊接前應使CO2氣瓶倒置至少1個夜晚,安裝減壓閥前氣瓶閥門打開放氣4~5min,使水份充分溢出。
6.4焊前應清理焊縫坡口處油、銹及雜物,重要焊縫應焊引弧板和熄弧板。
7.
7.1
7.2
7.3焊接時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不得施焊。
7.3.1外界施焊遇下雨或下雪天;
7.3.2外界施焊風力超過3級者;
7.3.3當CO2氣瓶壓力降到980Kpa時;
7.4
7.5
7.6
7.7
7.8定位焊,對于長焊縫應當預先進行點固定位,定位焊的間距為200~300mm,焊接電流,焊接速度應大些。
7.9當長距離焊接時,應進行分段倒退焊,降低焊縫應力和變形。
7.10重要物件開坡口焊縫時,為降低焊接應力,防止焊接變形,需錘擊焊縫,但第一層和蓋面層不得錘擊,以防裂開和成型不良。
7.11當焊接坡口間隙過大時,應進行補焊,修磨后方可焊接,任何焊縫均不得填充異物。
7.12焊接中如發現缺陷(如氣孔、裂紋等),應停止焊接,待缺陷清除后,方可繼續施焊。
8.
8.1焊接結束后,焊工必須清除焊渣飛濺進行自檢,Ⅰ、Ⅱ類焊縫在焊縫兩端距焊縫中心50mm處打上焊工代號。
8.2焊縫尺寸和焊縫外觀質量檢查,如圖紙無明確規定,應符合DL/T5018-94及DL5017/93規范中有關規定。
8.3焊縫內部缺陷探傷可選用射線探傷或超聲波探傷,任選一種,表面裂紋檢查可選用滲透或磁粉探傷。
8.4無損探傷應在焊接完成24h以后進行。
8.5射線探傷按GB3323-87《鋼熔化焊接對接接頭,射線照相和質量分級》標準評定,一類焊縫Ⅱ級合格,二類焊縫Ⅲ級合格,超聲波探傷按GB11345-89《鋼焊縫手工超聲探傷方法和探傷結果的分級》標準評定,一類焊縫BI級為合格,二類焊縫BⅡ級為合格。
9.焊接質量檢驗記錄(J2-17)
10.
施
10.1班組長:負責本班制造、安裝施工組織與其它工種的施工協調,組織施工質量自檢并對本班組的施工質量和安全負責。
10.2電焊工:負責施工中的電焊和切割等工作。對自己的工作質量負責。
10.3技術人員:負責施工前的技術交底,解決施工中的技術問題,對施工工藝
10.4維護電工:負責施工電源、照明、電動設備和工具接線等,滿足施工需要。
10.5起重工:負責施工中零部件和設備的吊裝運輸及裝卸、配合安裝工進行安裝調整和腳手架搭設、拆除等工作。確保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