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 南 針 ●治 煩 “讀書當先正志;志在學習為圣賢,則凡所讀之書,圣賢言語便當奉為師法,立心行事俱要依他做法,務求言行無愧為圣賢之徒。經史書中所載古人事跡,善者可以為法,惡者可以…
指 南 針
●治 煩
“讀書當先正志;志在學習為圣賢,則凡所讀之書,圣賢言語便當奉為師法,立心行事俱要依他做法,務求言行無愧為圣賢之徒。經史書中所載古人事跡,善者可以為法,惡者可以為戒,勿徒口讀過。如此之志,久暫不移,胸中便有一定趨向,如行路者之有指南針,不致誤入旁徑。雖未遽是圣賢,亦不失為坦蕩之君子矣。” (陳寶箴《扇訓》)
史學家陳寅恪的祖父陳寶箴,曾經寫了一幅《扇訓》勉勵他。讀書應當先端正志向,志向定在學習做圣賢。讀的一切書籍,只要是圣賢的言語都要奉為準則。存心辦事要依著圣賢言語去做,一言一行務必對得起圣賢的教誨。經典、史書里的古人事跡,善良的可以學習,若是為惡違禮的就要引以為戒,不能口里讀過而已。
抱持這個志向,久久不放,胸中自有清楚的方向,就像遠行的人,握有指南針,不會迷失了方向,雖然不能馬上成為圣賢,至少也是個坦蕩的君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