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慈禧太后時代,碧璽在中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慈禧對顏色豐富多彩、變幻萬千的碧璽萬分寵愛,是位十足的碧璽迷。
據說當時為了滿足慈禧對碧璽的需求,清朝與北美的蒂芙尼公司合資,成立了中國第一家外貿公司。
北美有一個碧璽礦,每年源源不斷地向大內供應幾噸碧璽原料。所以在那個時期宮里的碧璽珠寶特別多。戲劇性的是,這個公司在慈禧去世不久以后就倒閉了。
那么,如同彩虹般色彩艷麗的碧璽到底有哪些分類呢?
碧璽種類
按照顏色分類
一般可分為紅色碧璽(Rubellite)、綠色碧璽(Verdelite)、藍色碧璽(Indicolite)、黑碧璽(Schorl)、紫色碧璽(Siberite)、無色碧璽(Achroite)、雙色碧璽(Bi-Colored)等。
按照特殊光學效應分類
一般為貓眼碧璽(Cat's eye)。
按照化學成分分類
一般可以分為鈉鎂碧璽(Dravite)、鈣鋰碧璽(Liddicoatite)、鉻碧璽(Chrome)和帕拉依巴碧璽(Paraiba)等。
紅色碧璽(Rubellite)
紅碧璽的色調由粉紅到深紅非常豐富,同樣具有雙折射率。紅色碧璽以紫紅色和玫瑰紅色最佳。與紅寶石最大的區別就是紅碧璽的色澤相對偏向粉紅色。
紅色系里接近紅寶石紅色的碧璽價值最高,我們稱之為“盧比萊”,英文“Rubellite”,直譯過來就是“如同紅寶石一般”。
重達761ct的卡地亞Rubellite項鏈,胸針
礦物學家沃爾特·舒曼認為,Rubellite碧璽是指「粉紅到紅、有時帶些微的紫色調」的碧璽。
上兩行紅色碧璽 下行粉色碧璽
19世紀末,紅碧璽的最大市場是中國。慈禧太后特別喜歡粉紅色和紅色的碧璽,謂之“桃紅” 。
桃紅碧璽瓜式佩,清,長3.5厘米,寬4.5厘米,厚1.1厘米。碧璽桃紅色。
許多產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圣地亞哥的紅色碧璽被運往中國,被雕刻成鼻煙壺和其他飾物,或鑲嵌在首飾中。
碧璽雕雙蝠鼻煙壺,清,高5.6厘米,腹寬3.8厘米,足徑最大1.6厘米。
圣地亞哥縣著名的碧璽礦山包括 Tourmaline Queen、Tourmaline King、Stewart、Pala Chief 。礦主長期依賴與中國的貿易往來,致使在 1912 年清政府被推翻時,美國碧璽貿易也隨之瓦解。
綠色碧璽(Verdelite)
綠色碧璽多產于巴西、坦桑尼亞和納米比亞。因為其中含有釩和鉻元素而呈現多重變化的綠色。
其中,綠色碧璽有時會和色調較深的祖母綠或橄欖石的柔和綠色相像。
薄荷綠碧璽
最高品質的綠色碧璽透明、干凈、明亮,呈現出美麗的藍綠色色調。
許多綠色品種的石頭是強多色性的,這意味著它們的顏色會根據光線的角度和寶石的角度而變化。
Everlasting Light 白金戒指,from梵克雅寶 Van Cleef & Arpels collection
如果寶石從一個角度呈現亮綠色,從另一個角度呈現藍綠色,那這個寶石是最有價值也是最理想的。
藍色碧璽(Indicolite)
與帕拉依巴碧璽不同,帕拉依巴的命名是因為出產自南美的帕拉伊巴。
而藍碧璽則是碧璽家族其他淺藍色至深藍色碧璽的統稱,產于俄羅斯西伯利亞風化花崗巖的黃粘土中,巴西、馬達加斯加和美國也均有。
然而,純正的藍色碧璽(Indicolite)真的是相當罕見,自然界所產出的絕大部分藍碧璽或多或少都會帶有綠色調。
同時,由于碧璽的雙色性以及較強的內部應力結構,只有少數寶石切割師能夠將碧璽藍色的一面完整地展現出來。
一旦切割方向選擇錯誤,不僅顔色展現不出來,而且還可能會因內部張力而導致寶石在切割過程中突然破碎為無用的小塊。
所以藍色的碧璽也算是碧璽里較為罕有的品種,尤其是擁有純正藍色的碧璽,其藍色之濃艷明亮,堪比最美麗的藍寶石。
黑色碧璽(Schorl)
一般黑色碧璽會用作寶石學教學中學習晶形的標本,或者大量應用于工業中。
由于黑碧璽的價格比較便宜,幾乎不太用來做首飾。
紫色碧璽(Siberite)
紫碧璽是因為內部含有較多的錳元素從而呈現紫色,純正的紫色碧璽非常罕見。
紫色碧璽
紫色碧璽常以淺紫、深紫、紫紅等色調為主,略有些類似桃紅的色澤,所以也常被歸類入紅碧璽的行列。
Parcours d'un Style China 鉑金手鐲,from L'Odyssée de Cartier collection
紫色碧璽易與紫水晶混淆,其區別主要有二色性和折射率,顏色等。
無色碧璽(Achroite)
無色碧璽十分稀有,僅在馬達加斯加和美國加利福尼亞有少量的產量。無色碧璽的英文名稱源于古希臘語“achroos”,無色的意思。
有著透明或者乳白色澤的無色碧璽,內部的棉絮裂紋等包裹體也顯現無遺,光亮不顯,折射率也不高,無法展現漂亮的火彩。
因此,無色碧璽一般情況下很少用作寶石。除非其有稀有的貓眼效應,否則價值不高。
需要注意的是,市場上有一些無色碧璽是由粉紅色碧璽加熱淡化后制成的。
雙色碧璽(Bi-Colored)
碧璽實際上一顆只含有一種均勻顏色的也相當少(當然也取決于所謂一顆多?。?,所以有相當多的雙色碧璽,甚至還有多色碧璽(Multi-Colored) 。
雙色或多色碧璽是因為內部含有多種礦物元素而呈現不同部分有著不一樣的顏色。
Nature's Heart 金質掛墜,by Paula Crevoshay
其中內圈紅色,外圈綠色,紅綠色的搭配,因為類似西瓜造型,被人們形象的稱之為西瓜碧璽(Watermelon Tourmaline)。
西瓜碧璽
貓眼碧璽(Cat's eye)
貓眼碧璽(Cat's eye),一般在紅色和綠色碧璽中比較常見。
“貓眼效應”是指寶石上出現的一種光學現象。當磨成半球形的寶石被強光照射時,表面會出現一條細窄明亮的反光。所以如果碧璽出現了貓眼效應就可以稱之為貓眼碧璽。
貓眼碧璽的質量首先看“眼線”,閃光越明亮、越細致平直最佳,而且最好貓眼還能夠展現出開閉的動態。
其次則看寶石本身的成色,比如色澤和凈度。而貓眼在東南亞的概念中,具有避邪和好運的寓意。
鈉鎂碧璽(Dravite)
因內部含有較多的鈉、鎂成分而呈現獨特色澤的電氣石,從金棕色到深棕色或者更加深地接近于黑色。
鈣鋰碧璽(Liddicoatite)
鈣鋰碧璽是一種富含鈣的鋰碧璽,由于在晶體生長過程中,礦石內部因為多種致色微量元素的濃集程度發生變化而出現“多色(雜色)”現象,使得鈣鋰碧璽產生了獨特的三角環狀色帶。
鈣鋰碧璽切片
鈣鋰碧璽經常被沿著垂直于晶體C軸的方向切開,經過拋光打磨之后,可以看到類似于奔馳標志的“三叉星”或者三角形區域圖案,這是鈣鋰碧璽的特征標識,正是因為這個獨特的色帶,讓它備受礦標收藏者的青睞。
鉻碧璽(Chrome)
鉻碧璽內含有鉻(Cr)和釩(V)元素,這種綠色的碧璽呈現出一種非常美艷的翠綠色,就像是純粹的森林綠。
其色調比普通的綠碧璽亮麗很多,顏色飽滿鮮濃,因其翠綠色接近祖母綠的綠色而知名。
與普通綠碧璽的黃綠或橄欖綠色有相當大的區別,因顏色卓絕和產量稀有,價格比普通綠碧璽高很多,但依舊受到市場的熱烈追捧。
帕拉依巴碧璽(Paraiba)
帕拉伊巴碧璽是由1989年于巴西Paraiba州產出的綠藍-藍色調的電氣石而得名。
1989 年由寶石探勘家 Heitor Dimas Barbosa 先生所領導的團隊,經過多年探索和挖掘在巴西的帕拉伊巴州(Paraiba)發現,定名為帕拉依巴碧璽。
不同于一般的普通藍碧璽顏色發暗沉,帕拉伊巴藍碧璽的顏色非常明亮,主要為綠色到藍色的各種色調,有些像海藍寶石那般清澈卻又比海藍寶稍稍偏綠,捧在手心你都覺得它是一汪凝固的湖水。
Haute Joaillerie 白金戒指,from Chopard collection
最為稀有的是明亮的土耳其藍,閃爍通透、火彩閃耀、獨具熒光效果。有人形容它是“閃著電光石火般霓光的碧璽”。
從首次發現,帕拉伊巴碧璽在二十多年的時間里身價翻了數百倍,如今頂級品的價格甚至已超過每克拉6萬美元。
- 感謝關注 左巖珠寶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