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沒想過自己的性別和年齡,只會思考進入政壇的初心和如何贏得選民的支持。”
|作者:二水
屏幕前的你可能又被同齡人拋下了……
當地時間12月8日,芬蘭社會民主黨以32票贊成、29票反對的結果,選舉年僅34歲的交通運輸部長桑娜·馬林為新任黨主席。
馬林的當選也得到了與社會民主黨聯合組閣的其他4個政黨認可。她將接替在本月3日辭去總理職位的安蒂·林內,成為芬蘭最年輕總理、第三位女總理,同時也成為全世界最年輕的政府領導人之一。
新職位給馬林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因為不滿林內在處理工人罷工問題上的失誤,社會民主黨失去了聯盟伙伴的信任。對即將在罷工潮中走馬上任的馬林來說,要如何處理棘手的勞資問題,成了擺在她面前的第一道考題。
安蒂·林內
另外,芬蘭是歐盟輪值主席國,其任期將持續到今年年底,在歐盟制定新預算的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在此時更換領導人,讓芬蘭在歐盟的地位變得十分尷尬。也正因為如此,有消息稱,芬蘭議會將迅速批準馬林就職,讓她可以代表芬蘭出席本月12日舉行的歐盟峰會。
來自“彩虹家庭”的少女
有人說,34歲就當上總理,馬林的人生仿佛開了掛。可細看她的簡歷你就會發現,她這一路走得并不易。
馬林出生于1985年。她曾在一個采訪中提到,自己來自“彩虹家庭”。她的媽媽是單親母親,并有一位同性戀人。因為不能公開談論自己的家庭,馬林小時候總覺得自己是個“隱形人”。
因為家境貧困,馬林一家人在公租房里生活了許多年。15歲時,還在上學的她就出來打工賺錢,做過面包、送過雜志,早早就懂得了獨立生活的重要性。
那個時候,忙于生計的馬林是政治絕緣體:“我感覺那些從政的人很不一樣,和我的背景完全不同。當時,我從未考慮過從政,那簡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高中畢業后,她一度因為沒錢繳納學費而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直到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以北的坦佩雷市找到一個在大學辦公室做兼職的機會,她才有機會一邊打工一邊完成學業。
2012年,馬林從坦佩雷大學畢業,獲得行政管理碩士學位。也是在那一年,她被選為坦佩雷市的市議員,正式步入政壇。
開掛的政治人生
雖然從政時間只有7年,但馬林的從政經歷其實并不淺。早在青年時期,她就參加了芬蘭社會民主青年會,并在短時間內做到了副主席的位置。
2015年,30歲的馬林當選芬蘭議會議員和社會民主黨副主席。因為形象靚麗,又大走親民路線,她一下子成為坦佩雷市政壇新星。
美食面前全無官員形象。
今年4月,馬林在議員選舉中連任,還被任命為聯合政府的交通與通信部部長。
在今年早些時候,時任芬蘭總理林內因心臟問題休養了一個月。在這段時間里,馬林帶領社會民主黨在全國議會選舉中以微弱優勢勝出,鞏固了自己黨派的執政地位。
也正是在那個時候,馬林憑借出色表現得到同僚們的認可,他們認為年輕的馬林有能力勝任國家領導人一職。
別看馬林在職場上永遠一副精英形象,在私人生活上,她也是一個“人生贏家”。
有著模特身材的馬林,適合各種晚禮服。
白色↓↓
藍色↓↓
玫紅色↓↓
就在去年,馬林和丈夫迎來了他們的女兒。孕期時,她還不忘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辣媽照”。
女兒出生后,“美女議員”成了曬娃狂魔。有時,馬林因為工作需要出差,也會把女兒帶在身邊。馬林工作,丈夫帶娃,這樣的搭配組合,在芬蘭已成趨勢。
娘子軍團來了
對于外界關心的性別和年齡,馬林自己看得很開:“我從沒想過自己的性別和年齡,只會思考進入政壇的初心和如何贏得選民的支持。”
馬林說這話是有底氣的。除了美女總理,馬林的“全女性芬蘭新政府班底”也引爆了輿論。
在馬林領導的執政聯盟中,五個黨派主席全是女性,而且除一人超過35歲外,其余三人都是“80后”,還都在政府部門擔任要職。
圖1為卡特麗·庫姆尼,32歲,經濟部長;圖2為麗·安德森,32歲,教育部長;圖3為瑪麗亞·歐希薩洛,34歲,內務部長;圖4為安娜-瑪佳·亨利克森,55歲,司法部長。
不僅是政府內閣,連芬蘭議會的男女比例也在發生著變化。
《紐約時報》在今年曾發表一份芬蘭議會選舉數據:1983年大選中,女性占據了30%的議會席位;2007年,女性議員比例超過40%;到今年4月,女性議員更占到了總議員人數的47%……
當然這并非是馬林上臺后才有的新現象。在林內擔任總理時,芬蘭政府的全部20個部長中,就已經有11個女性部長,名副其實地撐起了“半邊天”。
馬林也不是芬蘭的第一位女總理。2003年,芬蘭選出了第一位女總理安內莉·耶滕邁基,2010年又誕生了第二位女總理瑪麗·基維涅米;而早在2000年,芬蘭還產生了第一位女總統(芬蘭名義上的國家元首)塔里婭·哈洛寧。
此次馬林當選后,芬蘭貿易部長斯基納里也明確表示:“我非常驕傲,我們擁有世界上最年輕的女總理,芬蘭正在為實現兩性平等鋪平道路。我支持馬林的理由很簡單,去年我們在工作上的合作非常有效率,我真心希望可以持續下去,并且可以著手落實雄心勃勃的政策計劃。”
除了芬蘭,在歐洲其他一些國家,女性也早已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政壇力量。僅今年,新上任的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斯洛伐克總統恰普托娃、丹麥首相弗雷德里克森等,就都是女性。
歐洲女性在政壇的脫穎而出,正是她們不懈推動的結果。
從1792年瑪麗·伍爾斯通克拉芙特寫下《為女權辯護》一書開始,歐洲女權主義者通過不懈的奮斗和犧牲,一步步為女性爭取到參政權、教育權、財產權、離婚權,促進了婦女地位的普遍提高,也掃除了婦女參政的觀念障礙。她們在政壇上靠自己的本事與男性同場競技、公平競爭,最終在同一規則下勝出。“女性”二字終于不再是她們事業上的絆腳石。
不過,也有輿論提醒馬林,無論是誰當選領導人,關鍵還是要看管理國家的能力。
馬林上任后,在改變社會民主黨支持率一路下滑的頹勢方面被寄予厚望。芬蘭廣播公司的最新民調顯示,社會民主黨目前的支持率僅為13%,大幅落后于芬蘭人黨。
芬蘭工人罷工的問題也同樣亟待解決。
工人們在12月9日發起的新一輪為期3天的大罷工,將造成一些大企業近5億歐元的損失。
馬林說:“政府接下來的路不容易。不過沒關系,我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的確,雖然她在童年經歷了家境貧困和歧視,卻依然能靠自己的力量在34歲走上人生巔峰,而她的人生故事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