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諸多帝王之間,朱元璋應該是格外偏愛玉壺春瓶的那一位。
玉壺春瓶是洪武時期的典型器物,它不僅承接了元朝器物的大氣風范,也呈現出獨特的端莊穩(wěn)重之感。
非常符合洪武的時代氣息,難怪朱元璋喜歡。
明洪武青花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 | 故宮博物院藏
1.
洪武「玉壺春瓶」特點
不過在聊“朱元璋到底有多喜歡玉壺春瓶”前,我們還是要先來看看洪武玉壺春瓶都有哪些具體的特點?
洪武玉壺春瓶的造型特點:瓶口外撇的程度較大,呈喇叭狀;頸部略顯粗長;腹部重心偏低、鼓圓。
明洪武釉里紅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
2019年10月香港蘇富比,成交價:2,750,000 HKD
明洪武龍泉青釉劃花梔子紋玉壺春瓶
2017年5月香港佳士得,成交價:HKD 2,100,000
明代主流的玉壺春瓶基本沿襲了洪武時期的造型特點,這大概也是為什么我們會覺得明代玉壺春瓶整體上會給人一種「雄健穩(wěn)重」之感。
尤其是和宋代的「挺拔雅致」
元的「粗獷豪放」一對比
?
左:北宋晚期/金早期鈞窯天青釉紅斑玉壺春瓶
2017年11月香港佳士得,成交價:HKD 4,900,000
右:元青花蓮池鴛鴦紋玉壺春瓶
2021年5月香港佳士得,成交價:HKD 1,250,000
不過在細節(jié)上明代不同時期的玉壺春瓶在造型上還是會有所不同。
比如被人稱為“最優(yōu)美”玉壺春瓶的「永樂玉壺春瓶」:
口沿處外撇程度依舊保留了洪武的特征,
但是頸部、腹部寬部的比例有所調整,
頸部到腹部的弧度也變得更小
?
左:明永樂甜白釉暗花榴開百子玉壺春瓶
2013年11月香港佳士得,成交價:HKD 27,000,000
右:明永樂青花纏枝蓮紋玉壺春瓶
2021年12月香港佳士得,成交價:HKD 21,850,000
2.
「釉里紅」與玉壺春瓶
從出土數量來看,明早期玉壺春瓶產量頗豐,尤其集中在洪武、永樂時期。
而到了中、晚期出土數量已經遠遠不及早期。
這也從側面能看出朱元璋(順帶捎上兒子朱棣)對玉壺春瓶的喜愛。
不過,我個人覺得朱元璋對玉壺春瓶的偏愛可能更為明顯的是體現在:
在洪武玉壺春瓶的品種中,釉里紅的占比很高。
眾所周知,朱元璋極其喜愛釉里紅器物,這其中的緣由除了與他本人偏愛紅色,且尚火德有關外,其實更是因為釉里紅著實珍貴。
釉里紅是用銅作呈色劑,而銅紅瓷器制作成本非常之高,成品率低,其生產制作在中國陶瓷史曾數度中斷。
因為珍貴所以偏愛,那么釉里紅加上玉壺春瓶,更可謂是偏愛中的偏愛。
我們來看看兩大故宮所藏的釉里紅玉壺春瓶
故宮博物院的,除卻上文提到的「纏枝牡丹紋」,還有「纏枝蓮紋」、「松竹梅紋」
?
左:明洪武釉里紅纏枝蓮紋玉壺春瓶
右:明洪武釉里紅松竹梅紋玉壺春瓶
故宮博物院藏
臺北故宮還有「番蓮紋」的
明洪武釉里紅番蓮紋玉壺春瓶 | 臺北故宮藏
也有一件「松竹梅紋」的,
我們換個角度來欣賞一下紋飾
明洪武釉里紅三友玉壺春瓶 | 臺北故宮藏
大英博物館藏有一件截口的「松樹紋」
明嘉洪武釉里紅松樹紋玉壺春瓶 | 大英博物館藏
除此之外,傳世的洪武釉里紅玉壺春瓶中還有「四時花卉」這種紋飾。
明洪武釉里紅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
2013年12月巴黎蘇富比,成交價:301,500 EUR
3.
玉壺春瓶的「衍生款」器物
可能就是出于開國皇帝這份對玉壺春瓶的熱愛,導致上行下效,明代出現了一些以玉壺春瓶為基礎的衍生款器物。
比如明代的經典執(zhí)壺造型:
就是以玉壺春瓶為主體,左右兩側附加長流和執(zhí)柄而組成的。
先來看看洪武時期的,此種執(zhí)壺的品種也是以釉里紅為主,主要紋飾題材也與玉壺春瓶上的接近。
纏枝牡丹紋
明洪武釉里紅纏枝牡丹紋執(zhí)壺 | 故宮博物院藏
明洪武釉里紅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
2018年5月倫敦佳士得,成交價:GBP 68,750
大英博物館有一件纏枝蓮紋的
明洪武釉里紅纏枝蓮紋執(zhí)壺 | 大英博物館藏
除卻釉里紅的以外,也有青花的
明洪武青花纏枝菊紋執(zhí)壺
2013年10月香港蘇富比,成交價:18,040,000 HKD
龍泉窯的
明初龍泉窯青瓷劃花枇杷執(zhí)壺 | 臺北故宮藏
永樂時期的
明永樂青花纏枝牡丹紋執(zhí)壺
2018年11月香港佳士得,成交價:HKD 6,100,000
永樂時期,除卻有這種執(zhí)壺以外,之前我們寫過文章的天價凈水瓶在造型上也有「玉壺春瓶」的元素。
明永樂青花纏枝牡丹紋凈水瓶
2016年4月香港蘇富比,99,320,000 HK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