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的病床上,躺著一位骨瘦如柴、面色發黃、肚子很大的肝癌患者,患者滿臉疑惑:自己從不喝酒,為何患了肝癌呢?
大圖模式 肝癌病人
經了解,患者姓胡,今年34歲,因為家庭條件差,妻子提出離婚,留了兩個孩子給胡先生。
胡先生一個人養著孩子難免有些困難,但還是盡力給孩子更好的生活。
胡先生知道每天吃點堅果對身體好,就去批發市場買幾箱不同的堅果放在家里,這樣能省下來不少錢。
但時間一久,堅果就開始發霉、變味,胡先生舍不得扔掉,但也舍不得讓孩子們吃,于是胡先生每次都自己洗洗吃。
大圖模式 肝癌示意圖
醫生警示:廚房1種食物是"禍根"
堅果一旦開始霉變、變味,極易滋生黃曲霉毒素,這是一種強致癌物,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類致癌物"。
它主要污染的食物就是糧油產品、動植物食品,如花生、玉米、堅果類、豆類、大米、小麥等。
它的毒性是氰化鉀的10倍,是砒霜的68倍:
? 若短期大量攝入,會引起急性肝炎、出血性壞死、肝細胞脂肪變性等急性損傷;
? 若長期微量攝入,會出現慢性中毒,引起纖維組織增生,誘發肝硬化,嚴重時可誘發肝癌。
大圖模式 霉變食物
肝癌來臨后,身體會有這3種表現,占1個,也盡早就醫
表現1:骨瘦如柴
大多數的癌癥患者都會出現消瘦的現象,原因有:
? 肝癌屬于消耗性疾病,癌細胞會先于身體攝入能量和營養,導致其他器官營養不足,使患者有消瘦的現象。
? 腫瘤組織壞死后,會釋放出一些毒素,使患者有食欲不振、發熱的現象,患者攝取的營養減少,發熱會增強身體的消耗,使機體能量不足,從而逐漸消瘦。
一般,患者會在短時間內,體重下降5斤、10斤甚至20斤。
大圖模式 消瘦
表現2:面色發黃
肝癌患者發生黃疸的幾率大約在29.6%~37.5%,是因為血液中膽紅素濃度升高導致的,其機制主要有:
? 腫瘤壓迫膽管,導致膽汁引流異常,結合膽紅素與非結合膽紅素會反流進入血液,升高膽紅素濃度,出現阻塞性黃疸。
? 彌漫性肝癌,或者合并嚴重的肝硬化時,因為肝細胞廣泛受損,膽紅素在肝臟內的生成、代謝、排泄等障礙,使血液中膽紅素濃度升高,引起肝細胞性黃疸。
黃疸的主要表現有皮膚、鞏膜、粘膜、體液等黃染。
大圖模式 黃疸
表現3:肚子大
這一癥狀在醫學中被稱為"腹水",原因主要有2點:
? 腫瘤會導致門靜脈高壓,使血液中的成分滲入腹腔,出現腹水;
? 或者因為肝功能下降,導致肝臟合成蛋白質的能力降低,血液中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血液中的成分會經過血管壁滲入腹腔,出現腹水。
大圖模式 大量腹水
肝臟,以養護為主;肝癌,以預防為主,生活中,做好4件事
第1件:以茶代酒
酒精也被列在"一類致癌物"名單中。90%的酒精都在肝臟內代謝,其中間產物乙醛,會損傷肝細胞,升高轉氨酶;
長期大量飲酒,還會使肝細胞出現不可逆的損傷,誘發酒精性脂肪肝、肝炎、肝硬化,增加肝癌的發生率。建議,每天酒精攝入男性<25g,女性<15g。
生活中,除了少喝酒,還可多喝些玲雁菊,有助于養肝。
玲雁菊,是養肝的"小能手",它含有豐富的硒。堅持服用,可以抑制肝轉氨酶活性、增加細胞再生功能,保護肝細胞的完整性、穩定性及正常功能,幫助降低酒精性肝損傷、肝硬化及肝癌的發病幾率,減少肝負擔。建議大家每天補充。
菊花茶
第2件:鍛煉身體
鍛煉身體是天然的養肝藥,運動時,血液循環加速,能促進多余的熱量、毒素排出,有利于控制體重、預防脂肪肝。
建議選擇散步、慢跑、打太極拳、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每周3~5次,每次以不損傷身體、使身體微微出汗為宜,持續30分鐘以上。
大圖模式 騎單車
第3件:早點睡覺
夜貓子,是現代年輕人的代名詞。
但癌細胞在細胞的分裂過程中產生,而細胞的分裂在睡眠時進行,若經常熬夜,會增加細胞突變的幾率。
熬夜還會降低人體免疫力,也會增加患癌的風險。
因此,最好在晚上11點之前睡覺,并盡量保證7~8個小時的充足睡眠。
大圖模式 充足睡眠
第4件:吃藥一定要謹遵醫囑
肝臟會通過多種機制降低肝毒性,但當藥物代謝的過程中,中毒反應性產物超過肝臟能安全排泄的速度時,就會引起藥物性肝損傷。
而藥物性肝損傷一旦發生,不僅會損傷肝功能,還可能發生嚴重、廣泛的肝損傷,進而發展至肝硬化甚至肝功能衰竭。
因此,生活中一定要謹遵醫囑服藥,在就醫時,主動向醫生表明自己正在服用的藥物,避免毒副作用。
大圖模式 乙肝疫苗接種
小知識——接種乙肝疫苗
接種乙肝疫苗,可以刺激機體不斷產生抗體,達到預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效果,可以有效降低肝癌的患有率。
建議,每3~5年檢查一次乙肝兩對半,若體內無抗體,要及時在防疫站接種乙肝疫苗。